法官的自由心证与依法判决

(0)

相关推荐

  • 二审推翻一审结果一审法官会被追责吗

    一审判决被二审法院依法改判,一审法官是否会被追责.追究多大责任,要分情况进行讨论. 如果一审法官完全按照"以事实为依据,以法律为准绳"的裁判思维做出判决,并无任何主观过错,只是由于 ...

  • 身为法官,你必须要知道的三个真相

    来源: 油菜花的审判实务 一.你的裁判理由究竟是写给谁看的 一份裁判文书主要包括两个部分,一个是事实认定,也就是审理查明部分:另一个是裁判理由,也就是本院认为部分. 案件事实认定,依据的是证据.当事人 ...

  • 法官运用“自由心证”应遵循的几个规则

    2002年4月1日起施行的<关于民事诉讼证据的若干规定>(下称<证据规定>)对法官的"自由心证"作出了创新性的变革.<证据规定>第64条:&qu ...

  • #头条法律#快速看懂判决书。1/对民事判...

    #头条法律#快速看懂判决书. 1/对民事判决书的理解分析最重要的部分应为证据的采信.事实认定.裁判理由及判决主项等. 2/证据采信:应从证据"三性"(合法性.客观性和关联性)方面论 ...

  • 律师撰写上诉状要点

    上诉状是对一审的不满,要求二审改判或发回重审,对手不但是被上诉人,还有一审法官(他们会为自己的判决正确极力辩护).统计数据表明,二审大多数是维持一审判决,维持率80%以上,改判率低于20%,尤其是上下 ...

  • 新民事诉讼证据规则:案件事实,慎用推定

    在民事诉讼中,当事人对于自己事实主张需要提供证据支持,否则将承担不利的法律后果.不过凡事均有例外,民事诉讼中也规定一些事实主张,可以免除当事人的证明责任.这就是常说的免证事实.民事诉讼中的免证事实有( ...

  • 每日小练习-法律

    每日小练习-法律

  • 法官眼中,如何通过证据认定民商事案件的事实?

    " 不同的事实决定了适用不同的法律,进而有不同的审判结果.对于律师来说,一份关键的证据.一个重要的事实,有时往往可能导致案件的胜败发生根本性的逆转.因此,证据规则的学习与运用对认定案件事实起 ...

  • 一审法官违背事实和法律枉法判决,二审、再...

    一审法官违背事实和法律枉法判决,二审.再审有新证据,证实一审将原告违法虚构的证据判我认可符合证据三性,故意制造冤假错案. 一审判决前己查明的事实鉴定机构不具备该案委托事项检测鉴定资格,明知是违法鉴定判 ...

  • 民事诉讼中,理解法官自由心证形成路径的思维工具:存疑区间图

    作者:熊承星律师,中国法学会会员 前面系列文章都是围绕民事诉讼中的证明标准展开论述的.从三种证明标准的概念.适用情形到与之密切相关的自由心证.刻度盘理论,从"存疑"到"足 ...

  • 法官的良心—自由心证的运用

    "常识.常理.常情"是指为社会普通民众所长期认同的基本经验.基本道理并为社会民众所普遍认同和遵守的是非观念.行为准则."常识"是指人们基于日常生活经验所形成的对 ...

  • 如何防止法官 滥用自由裁量权

    广东省高级人民法院<关于规范民商事审判自由裁量权的意见>已于近日正式实施.依据该规范意见,法官行使自由裁量权将不再自由,"同案不同判"的现象将得到有效遏制. 由于我国立 ...

  • 民事诉讼中自由心证的裁判方法及司法适用

    摘 要: 从新<民事证据规定>第85条和<民事诉讼法解释>第105条中,可以提炼出我国民事诉讼自由心证的几点原则和要求,即依法原则,全面.客观原则,运用逻辑推理.经验法则以及充 ...

  • 证明标准的把握方式:自由心证与刻度盘理论

    作者:熊承星律师,中国法学会会员 排除合理怀疑.高度盖然性.盖然性占优这三种事实证明标准,尽管语言表述起来不复杂,但实务中真正理解起来还是比较主观抽象的.那如何把握证明标准的内涵,或者说是否有相对客观 ...

  • 再审申请事由与法官的自由裁判权

    我们国家司法制度采取的是二审终审制,也就是说对于一个案件的审理,只要历经了一审.二审程序,无论当事人服与不服,案件的审理工作就算是结束了.再审实质上是一种对先前审判结果的监督程序.到了再审阶段,人民法 ...

  • 最高法:对法官故意违法办案坚决依法追责

    来源:央视新闻客户端 记者从最高人民法院24日召开的贯彻落实政法领域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会精神专题会议上获悉,最高法要求加快健全违法审判责任追究体系,对故意违反法律法规办理案件.或者因重大过失导致裁判结果 ...

  • 未经法院依法判决对任何人都不得确定有罪

    未经法院依法判决对任何人都不得确定有罪 根据刑事诉讼法第十二条规定,未经人民法院依法判决,对任何人都不得确定有罪.人民法院是国家的审判机关,不经人民法院依法判决,任何机关.团体和个人都无权对他人确定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