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0岁老师查出肠癌!他的这个坏习惯,80%的年轻人都有!

导 

小龙虾啤酒烧烤,已经成为一种流行风尚。特别是年轻人,对烧烤的热爱可谓是融入了血液。但千万不要以为年轻就可以放肆身体,真要遇上重大疾病时就追悔莫及……分享下面这位小哥的惨痛经历,敲个警钟,身体健康比啥都重要!

»»» 肠癌为什么会找上他?«««

小胡,东北人,在杭州当老师,查出直肠癌时只有30岁,晴天霹雳。

现如今回忆起来,直肠癌的“信号”是从2016年下半年排便出现问题开始的。粪便变细、变粘,上完厕所有时冲也冲不掉,到后来还有了黑便。

本来小胡还想扛一扛,但随后而来的一系列症状,打乱了他的正常生活。

“坐不久,感觉肠子堵牢了,坐在椅子上很难受。睡不好,要经常上厕所,一个晚上最多跑过10次厕所。老婆更加辛苦,我们俩一起出去逛街,她得一直等我,我每隔半个小时就要上厕所,大便老是拉不尽。”

后来,在医院做肠镜小胡被确诊为直肠癌,在2017年2月19日接受了手术。

但是前几天,小胡在家里洗澡,摸到腹股沟的位置有个肿块,很警惕,到医院来检查,发现是直肠癌的腹股沟转移。

两年来,小胡一直在反思一个问题,患直肠癌的为什么是我?

在遗传方面,自己没有家族史,家里三个兄弟没有人有类似情况,爷爷奶奶也都活到八九十岁。在他看来,主要问题还是在生活习惯和饮食上。

“平时喜欢吃夜宵,一周7天,夜宵吃6天,尤其爱吃油炸食物、烧烤和红烧肉,不喜欢吃蔬菜,也不吃水果,工作压力大。”

小胡说,2014年大学毕业之后,他一天吃4顿,养成吃夜宵的习惯,一周7天吃6次夜宵,凌晨十一二点吃完然后睡觉,尤其爱吃烧烤和啤酒,一个人最多能喝到二十多瓶,少的时候也八九瓶,这样的习惯维持了2年左右。“我1米78,以前体型偏瘦,但吃夜宵之后变胖了,体重也到了178斤。”

»»» 重口味,成肠癌高发病因 «««

肠癌越来越年轻化,很多年轻人确诊后都会问:“为什么我会得癌症”?

肠癌与饮食习惯密切相关。“二高一低”即高脂肪、高蛋白、低膳食纤维的饮食结构是诱发肠癌的主要因素,胃肠道在消化高脂肪类食物时,需要更多的胆汁,多余的胆汁被肠道细菌分解后,产生有致癌作用的'二级胆酸’,这种致癌物常年作用于肠黏膜,容易使肠黏膜发生癌变。

再加上都市人的运动量减少,机体的抵抗力下降,而所有肿瘤的发生都和机体抵抗力下降有关,运动量少还会导致肠的蠕动比较慢,存储的宿便比较多,增加患癌概率。

夜生活频繁,三餐无规律也是诱因

长时间的夜生活,三餐饮食没有规律,暴饮暴食,饮酒无度等,也会直接或间接地诱发肠癌的发生。而这些生活方式一般都出现在年轻人身上,这就导致了此类疾病的年轻化趋势。

长期饮食单一,吃隔夜饭也是成因

吃得太好容易得肠癌,而吃得太单一也会出问题。有老两口,老爷子76岁,被查出直肠癌,没过多久,老伴儿也因为直肠癌住进了医院。而老两口平时很注意饮食,荤腥食物吃得少,蔬菜吃得多,怎么还会得肠癌呢?

原来夫妻俩每天都吃很固定的几样食物,几十年来几乎没有改变过,虽然蔬菜吃得多,但长期饮食品种单一,又习惯了节俭,吃隔夜饭菜等,都是患肠癌的诱因。

»»» 小心,这些是肠癌高危人群!«««

目前我国每年新增肠癌确诊病例44万例,每年死亡患者多达23万人。肠癌是一种典型的“富贵病”,与人们的生活条件和饮食方式有关。而对于年轻人来说,患肠癌主要受遗传因素影响,环境因素次之。

1.  家族性结肠多发性腺瘤病、结肠息肉、软组织肿瘤和骨瘤的人。

2.  经常吃高脂高热食物、生活不规律、抽烟嗜酒、有熬夜习惯的人。

»»» 45岁以上人群应每年做肠癌筛查 «««

肠癌早期几乎没有症状,有的可能只是腹部不适或者腹胀,这也是很多人并不在意的原因。

还有的患者因为出现便血症状而误以为是痔疮,结果耽误了治疗。建议大家应重视肠癌的筛查,健康人群45岁以上应每年做便潜血的检查。

»»» 4个自测直肠癌的方法 «««

● 便血:便血色暗红,排黏液便,或者腥臭的脓血便。

● 直肠刺激症状:大便次数增多,便意频繁,里急后重。

● 肠梗阻症状:开始时大便变形、变细,严重管腔狭窄时可以导致排便困难。

● 伴随症状:晚期出现贫血、消瘦、乏力、恶病质等。

»»» 防肠癌的建议饮食 «««

1. 减少脂肪类食物的摄入(包括动物油和植物油),以及鱼、禽、瘦肉、低脂奶制品代替动物油过多的肉食,以煮、蒸食物代替油炸食品。

2. 增加绿色叶类和根类蔬菜、水果的摄入。

3. 多吃淀粉和纤维多的食物。

4. 保持适当的体重。

5. 每天的食盐摄入低于5克。

6. 多吃新鲜食物,少吃腌熏食物,不吃发霉食品。少喝酒精饮料。

再次提醒:如果出现便血、肛门疼痛、肿物脱出、便秘等高危症状,尤其是35岁以上人群,请务必重视早期筛查,尽快到医院做个检查!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