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赞二图诗卷》乃是书写在一种极为莹润的哑光纸张纸上,这种纸张较为后世,并且书写之前应该是被砑过的,所以呈现出来的极为丰富的墨色的变化,从中我们能够窥见出赵子昂真实的用笔状态
相关推荐
-
赵孟頫的小楷绝笔,5162个字毫无破绽,跟王羲之相比也毫不逊色!
在今天的北京故宫博物馆,已经卓然成为了全国最大型的博物馆之一,其中的藏品大部分来自于各地博物馆的精品珍藏和藏家捐献. 在书法类的藏品当中,有一件真正的"书法奇宝",此作通篇洋洋洒洒 ...
-
宋徽宗的“神作”1幅字估值100多亿,所用宣纸现代人造不出来
宋徽宗赵佶虽然被冠以昏君之名,但他的书画作品却被视若珍宝.现在有很多人都特别追捧他创造的书法风格"瘦金体",这种极具个性的书法字体,以运笔灵动.笔迹瘦劲,外加"瘦而不失其 ...
-
当代行书创作的主要做法及标准问题
当代行书创作的主要做法 书法是视觉艺术, 如何在展厅中使自己的书法作品具有视觉冲击力和感染力, 是书家必须考虑的一个问题, 书法水平的高低便转变成了在展厅中作品的视觉吸引力大小了.这是目前书法艺术的一 ...
-
赵冷月创作的书法作品,是后世书法家学习的楷模
在1995年的时候,上海书法家协会召开了座谈会,对赵冷月创作的书法精品进行评价,在三十多位书法家的发言当中,不乏批评他的声音存在.这对钟情于书法创新的他来说,实在是有点难以接受的事情,因而在之后的时间 ...
-
启功论书诗33:凭啥说《伯远帖》是真迹?启功说:笔墨纸张可断
启功论书绝句33: 王帖惟余伯远真,非摹是写最精神. 临窗映日分明见,转折豪芒墨若新. 此诗启功点评<伯远帖>,认为<伯远帖>是晋人王羲之家族的唯一真迹,为何有这样的断定呢?诗 ...
-
瓜瓜斋第103期:《二赞二图诗卷》试探
下面这件赵孟頫的墨迹,王世贞在跋语里称其为<行书二赞二图诗及跋尾>,今天一般称为<二赞二图诗卷>,落款为"孟頫",无年款,现藏故宫,公认是赵孟頫真迹.我们先 ...
-
赵孟頫《二赞二诗卷》酒酣之作,骚气十足,...
赵孟頫<二赞二诗卷>酒酣之作,骚气十足,纸质莹润光滑,墨色温雅净爽,神融笔畅,滂沛悦然,独霸唐宋后书法史.@逐真
-
赵孟頫《行书二赞二诗卷》
释文: 太湖石赞 猗拳石.来震泽.莽荡荡.太古色.玄云兴.黝如墨.冒八荒,雨万物.卷之怀,不盈尺. 萧子中真赞 臞臞萧子,乃我世交.有之似之,德音孔胶.环堵之中(此字点去)宮,啸歌其中.相彼逸民,可与 ...
-
赵孟頫酒后泄密,《行书二赞二诗卷》笔法秘密一览无余!
公元1297年秋的一天,赵孟頫与官场的朋友张谦小聚,一杯酒下肚,赵孟頫便觉得醉意横生,随即来了要写点什么的兴致. 他命人取来纸墨笔砚,没等书童把墨磨得足够黑,就挥毫于纸上了. 这一下笔不要紧,浓淡不均 ...
-
赵孟頫酒后泄密,书《行书二赞二诗卷》,笔法秘密一览无余!
公元1297年秋的一天,赵孟頫与官场的朋友张谦小聚,一杯酒下肚,赵孟頫便觉得醉意横生,随即来了要写点什么的兴致. 他命人取来纸墨笔砚,没等书童把墨磨得足够黑,就挥毫于纸上了. 这一下笔不要紧,浓淡不均 ...
-
故宫藏元代赵孟俯行书《二赞二诗》卷
赵孟俯<行书二赞二诗卷> 27×456.3cm 北京故宫博物院藏 此帖是与好友相聚,一时酒酣的乘兴之作.纸质莹润光滑,信手写来,"神融笔畅",滂沛悦然.风格上多得颜(真 ...
-
神融笔畅:赵孟頫行书《赵子昂二赞二诗卷》横向长卷完整版
赵孟頫,赵子昂,元朝著名的书画家,书法,绘画等都有建树,并有长足发展,支撑了元朝书法的最高峰,赵孟頫行书<赵子昂二赞二诗卷>是酒后趁兴而作的行书作品,通过这篇书法作品,有颜真卿和米芾的笔意 ...
-
赵孟頫《二赞二诗卷》笔法一览无余
公元1297年秋的一天,赵孟頫与官场的朋友张谦小聚,一杯酒下肚,赵孟頫便觉得醉意横生,随即来了要写点什么的兴致. 他命人取来纸墨笔砚,没等书童把墨磨得足够黑,就挥毫于纸上了. 这一下笔不要紧,浓淡不均 ...
-
赵孟頫行书《二赞二诗卷》
赵孟頫行书<二赞二诗卷>释文<太湖石赞>猗拳石.来震泽.莽荡荡.太古色.玄云兴.黝如墨.冒八荒,雨万物.卷之怀,不盈尺.<萧子中真赞>臞(qú)臞萧子,乃我世交.有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