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帝四经·十大经·前道》原文阅读及翻译
相关推荐
-
论语:仲由、冉求可谓大臣与?(11-24)
孔子强调要以道事君,大臣应该具备坚定的政治立场,能够按照礼乐规制去辅佐君主,而不能盲从于君主.同时,君主也要循道守礼. 季子然问:"仲由.冉求可谓大臣与?"子曰:"吾以子 ...
-
《易经》中“否卦”的智慧
<易经>中"否卦"的智慧 否卦是<易经>中第12卦,第11卦是泰卦,卦序中:物不可以终通,故受之以否.事物不可能长久处于通泰的状态,所以接着是否塞不通. 事 ...
-
读书 | “道谛”——八正道之正精进、正念、正定
新功能 精彩回顾 四谛法门之"灭谛"与"道谛" 四谛法门之"集谛" 四谛法门之"苦谛"
-
《管子》精华(一)
管子(约前725年-前645年),名夷吾,字仲,颍上(今安徽颍上县)人,春秋初年杰出的政治家.思想家.法家的先驱.管仲学派的创始人.辅佐齐桓公"九合诸侯,一匡天下".<管子& ...
-
《黄帝四经·十大经·12前道》诗解圣义卑身名正道正
题文诗: 圣人举事,阖于天地,顺于民心,祥于神鬼, 使民同利,万夫赖之,所谓义也.圣人真情, 身载于前,主上用之,长利社稷,世利百姓, 天下名轩,执国之士,于是虚聚.壹言利民, 谓之士也;壹言利国,国 ...
-
《黄帝四经·经法·4六分》诗解2六顺非私德民义兵
题文诗: 观国六顺:主不失位,则国有本.臣失其处, 则下无根,国忧而存.主惠臣忠,其国则安. 主主臣臣,上下不拆,其国乃强.其主执度, 臣循理者,其国霸昌.得臣辐属,主王天下. 六顺六逆,存亡之分.主 ...
-
《逸周书·卷三·武穆解》原文阅读及翻译
卷三·武穆解 曰若稽古,曰昭天之道,熙地之载,揆民之任,夷德之用.总之以咸,殷,等之以□禁,成之以□和,咸康于民,卿格维时,监于列辟.敬惟三事,永有休哉.三事:一倡德,三和乱,三终齐.德有七伦,乱有五 ...
-
《逸周书·卷三·小开解》原文阅读及翻译
卷三·小开解 维三十有五祀,王念曰:"□所□,正月丙子,拜望食无时,汝开后嗣,谋曰:呜呼,于来,后之人,余闻在昔,曰明明非常维德,曰为明食无时.汝夜何修非躬,何慎非言,何择非德.呜呼,敬之哉 ...
-
《逸周书·卷三·大开解》原文阅读及翻译
卷三·大开解 维王二月,既生魄,王在酆,立于少庭,兆墓九开,开厥后人.八儆.王戒.八儆:一□旦于开,二躬修九过,三族修九禁,四无竞维义,五习用九教,六□用守备,七足用九利,八宁用怀□.五戒:一祗用谋宗 ...
-
《逸周书·卷三·武顺解》原文阅读及翻译
卷三·武顺解 天道尚左,日月西移:地道尚右,水道东流.人道尚中,耳目役心.心有四佐,不和曰废.地有五行,不通曰恶.天有四时,不时曰凶.天道曰祥,地道曰义,人道曰礼.知祥则寿,知义则立,知礼则行.礼义顺 ...
-
《逸周书·卷三·武顺解》原文及译文!!!
题解:"武顺"二字取自篇中"武礼右旋,顺地以利兵"一句.主要讲军制及军中之官. 天道尚左,日月西移:地道尚右,水道东流.人道尚中,耳目役心.心有四佐,不和曰废. ...
-
《逸周书·卷五·成开解》原文阅读及翻译
卷五·成开解 成王元年,大开告用.周公曰:"呜呼,余夙夜之勤,今商孽竞时,逋播以以辅.余何循,何循何慎,王其敬天命,无易天不虞.在昔文考躬修五典,勉兹九功,敬人畏天,教以六则.四守.五示.三 ...
-
《逸周书·卷十·武纪解》原文阅读及翻译
卷十·武纪解 币帛之间,有巧言令色,事不成.车甲之间,有巧言令色,事不捷.克□事而有武色,必失其德.临权而疑,必离其灾.□□不捷,智不可□,□于不足,并于不几,则始而施,几而弗免,无功. 国有三守,卑 ...
-
《逸周书·卷五·武儆解》原文阅读及翻译
卷五·武儆解 惟十有二祀四月,王告梦,丙辰,出金枝,郊宝,开和细书,命诏周公旦立后嗣,属小子诵文及宝典.王曰:"呜呼,敬之哉!汝勤之无盖□周未知所周不知商□无也.朕不敢望,敬守勿失,以诏宥. ...
-
《逸周书·卷四·武寤解》原文阅读及翻译
卷四·武寤解 王赫奋烈,八方咸发,高城若地,商庶若化.约期于牧,案用师旅,商不足灭,分祷上下.王食无疆,王不食言,庶赦定宗.太师三公,咸作有绩,神无不飨.王克配天,合于四海,惟乃永宁. 译文 武王赫然 ...
-
《逸周书·卷三·寤儆解》原文阅读及翻译
卷三·寤儆解 维四月朔,王告儆,召周公旦曰:"呜呼,谋泄哉!今朕寤,有商惊予.欲与无□,则欲攻无庸,以王不足,戒乃不兴,忧其深矣." 周公曰:"天下不虞周,惊义务不王,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