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邦、李陵、李广、卫青——从西汉四人,看大汉与匈奴的强弱关系
相关推荐
-
汉代弓弩
从战国时代开始,中原农耕民族对抗北方游牧民族就采取了多种策略,如修筑长城.习练骑射,等等,既学人之长(骑射)也扬己之长(城守),目的是以攻防兼备.具有综合优势的整体战术来遏制游牧铁骑的凶悍兵锋.在这个 ...
-
同是抗击匈奴的英雄,为何李广没卫青胜仗多呢?
在汉朝百年的抗匈史上,最负盛名的三位当属李广.卫青和霍去病.尽管被后世称为「飞将军」,也有司马迁「桃李无言,下自成蹊」的赞叹,李广却以全军覆没的结果在历史舞台上谢幕.反观卫青.霍去病,却终获全胜.汉朝 ...
-
汉武帝为何连续十五次打赢匈奴?档案揭开真相,令人感到震撼
开篇:汉匈战争,是汉武帝一生中最辉煌壮烈的诗篇.自马邑之战到征和三年发起最后一次燕然山远征,四十余年之间,汉武帝倾全国之力,发动了对匈奴十五次远征.其规模之大,气魄之雄伟,在世界军事史上都属于罕见.其 ...
-
汉朝侯爵无数,李广却一生未封侯,真的是汉武帝不识人吗?
自商鞅变法以来,秦地基本上就只有"耕战"这条路,刘邦继承秦制,那个时代的秦地,几乎家家都是良家子,哪有所谓的"无产阶级".李广的祖上是李信,曾祖李仲翔是汉征西将 ...
-
卫青、霍去病军事才能平庸?被低估的两位军战神
卫青和霍去病是西汉时期著名的将领.军事家.两人的一生战功赫赫,在抗击匈奴方面有着巨大的贡献.而霍去病更是在匈奴老家达成封狼居胥的壮举. 狼居胥,即今蒙古国境内的肯特山,据<汉书·霍去病传> ...
-
《中国古代军事战略》拾遗之二——中国早期的骑兵战术及运用
导言:<中国古代军事战略>是兴亚社讲武堂于2018年推出的精品课程之一,由北京邮电大学国防教育协会顾问本社总教习张洪铭先生讲授,旨在通过研究中国古代上自春秋战国,下至晚清的军事战略战术得失 ...
-
李展飞——《要把学生当人看》
看到这个题目,很多人会觉得诧异.尤其是我们的老师们,可能会反问一句,谁不把学生当人看了?如果我把这个题目改成:要把学生当"人"看,或许读者就会更明白我的意思了.我们当下的教育,为了 ...
-
她先后嫁给祖孙四人,一生努力维系明蒙关系
本 文 约 2990 字 阅 读 需 要 9 min 明朝建立后,北方草原仍令朝廷不安.隆庆时期(1571年),俺答封贡,大明册封草原首领俺答为顺义王,名义上确立了明朝对蒙古诸部落的统治,明蒙关系基本 ...
-
李陵简介 西汉将领飞将军李广之孙李陵生平
李陵(?-前74年),字少卿,汉族,陇西成纪(今甘肃静宁南)人.西汉将领,李广之孙.曾率军与匈奴作战,战败投降匈奴,汉朝夷其三族,致使其彻底与汉朝断绝关系.其一生充满国仇家恨的矛盾,因而对他的评价一直 ...
-
李陵:上世纪四十年代,俄罗斯境内挖出一座千年前...
上世纪四十年代,俄罗斯境内挖出一座千年前的宫殿遗址!经考证,宫殿主人竟然是一名汉朝将军!此人经历离奇悲惨,就连汉武帝也欠他一句"对不起"! 1940年,在俄罗斯西伯利亚的阿巴坎地区 ...
-
李陵因投降而被汉武帝诛杀全家~~那李广将军也被杀掉了吗?
李广是因为行军没有向导,耽误会师的时间,结果汉武帝将他交给司法部调查,结果他觉得堂堂一个大将居然要被小官小吏在条文上将他定罪,很难过,所以自杀死了. 大家都知道古时候行军没有向导是不可能的事情,但是史 ...
-
书法《王玉良“历代名人百首诗之李广、李陵”》二幅
书法《王玉良“历代名人百首诗之李广、李陵”》二幅
-
李陵与李广利为汉朝名将,都投降匈奴封王,为何一个善终一个被杀
<史记 匈奴列传>:壮者食肥美,老者食其馀.贵壮健,贱老弱. 这是司马迁在<史记>描述匈奴这个民族性格的一句话,这话的意思是说:强壮的人吃肥美的食物,老年人则吃剩余的食物,匈奴 ...
-
凋零的武人—李广,李敢,李陵三代人的悲剧|读嘉
文/苏则 (原创) 这是 读嘉 的第 108 篇文章, 本篇9163字,大约阅读时间为22分钟 汉代画像砖<双骑吏画像砖> 引子 我们经常可以看到一些史料和文学作品表露出这样的观点:汉人- ...
-
同样投降匈奴,为什么李陵和李广利,一个当了驸马,一个却被杀?
李陵是李广的孙子,李家一门三杰,能力很强,但命运不济,都没有落得什么好下场.李广被迫自缢,李敢被霍去病射杀,李陵则被迫投降匈奴,老死异乡.在三人当中,李陵的结局可能还算好的,李广和李敢都是横死,而李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