胃病之要药~~~理中汤
相关推荐
-
白发伤寒论|第三十七讲(159.160.163)
第三十七讲 讲述:白发渔樵 编辑:达生 标蓝:原文 标红:药证 标绿:知识点 159. 伤寒服汤药.下利不止.心下痞硬.服泻心汤已.复以他药下之.利不止.医以理中与之.利益甚.赤石脂 ...
-
高建忠.读方用方笔记(六九)临证谈半夏泻心汤
我们再来讨论寒热互结,热从何来? 我们在解读半夏泻心汤的时候,经常会用寒热互结来解读,那么,我们需要思考,这个寒热互结的热从何而来. 误下,柴胡证已罢,自当不需要使用小柴胡汤.小柴胡汤重用柴胡,轻用黄 ...
-
《证治准绳·幼科》吐利
[万]疮疹吐利,常候也,经曰∶诸呕吐暴注,皆属于热.盖三焦为水谷传化之道路,热火内迫,则传化失常,而吐利并作,火性燥动,迅 故也.邪在上焦,但吐而不利,邪在下焦,但利而不吐,邪在中焦,则上吐下利.又, ...
-
许润三教授古方新用治疗慢性盆腔疼痛的临床经验。方桂枝茯苓丸、四逆散、薏苡附子败酱散、黄芪建中汤、理中汤、补阳还五汤、七厘散灵活用活血药、补虚药、虫类药以养血活血,通络散结。...
许润三教授古方新用治疗慢性盆腔疼痛的临床经验.认为该病主要病机为瘀血阻滞冲任胞脉,并提出异病同治的诊疗思路.治疗以温经活血化瘀为基本原则,强调"攻中有守",随症加减,将古方桂枝茯 ...
-
理中汤-本方医脾虚胃弱,消化不良,大便溏泄,药少而廉,单)9直人。刘中焦虚寒恶心、呕吐,食欲不振,下利不止,身体乏力,精神倦怠,有较好作用。老临床,常用于小儿厌食,胃液反流,餐后腹胀,慢性肠炎、胃神经官
理中汤 张志远 本方医脾虚胃弱,消化不良,大便溏泄,药少而廉,单)9直人.对中焦虚寒恶心.呕吐,食欲不振,下利不止,身体乏力,精神倦怠,有较好作用.老朽临床,常用于小儿厌食,胃液反流,餐后腹胀,慢性肠 ...
-
中医中药治疗脾胃虚寒证方:加味理中汤;制...
中医中药治疗脾胃虚寒证方: 加味理中汤:制附子12克,干姜.白术各12克,炙甘草24克,高丽参15克[另煎], 砂仁.肉桂.藿香.佩兰各10克,炒麦芽60克. 用法:加水1000ML文火煮取150ML ...
-
理中汤和这些方子在一起,作用更大
小编导读 理中汤是一个大家并不陌生的方子,在不少疾病的治疗中都能见到它的身影.很多时候,它并不是单独出现的,而是和其他方子搭配在一起组成理中汤类合方,发挥更大的作用.这样的合方有哪些呢?今天我们来学习 ...
-
二十五、理中汤 黄煌基层医生
二十五.理中汤 古代治疗霍乱.胸痹等病的常用方,有温中驱寒的功效,适用于以吐利.食不化.心下痞硬.口不干渴.喜唾为特征的疾病. [原始配方] 人参.干姜.甘草(炙).白术各三两.上四味,捣筛,蜜和为丸 ...
-
中医名方“理中汤”,这样用作用更大
理中汤是一个大家并不陌生的方子,在不少疾病的治疗中都能见到它的身影.很多时候,它并不是单独出现的,而是和其他方子搭配在一起组成理中汤类合方,发挥更大的作用.这样的合方有哪些呢?今天我们来学习下4个理中 ...
-
夏桂成运用理中汤治疗上热下寒证撷萃
临床上某些慢性妇科疾病病程绵长,久治不愈,加之部分患者素体不足.后天失摄,遂生郁.热.痰.瘀之变,渐致实者不消,虚者愈损,如崩漏久病,带下淋漓,腹痛间作等.由于脏腑病位广及心.肝.脾.肾,病性虚实相兼 ...
-
明显的“虚寒”,我用理中汤效果却不好?
I导读:扶正可以祛邪,祛邪也可以扶正.但究竟是先扶正还是先祛邪,还是一边扶正一边祛邪,不同的医家有不同见解,而医者运用临床,当存乎一心,知所先后.标本.急缓,细致斟酌. 读医案 参术之补,有碍寒湿之行 ...
-
【贾春华:理中汤 类合方4首】
附子理中汤 [方源]<三因极一病证方论>卷二. [组成]大附子(炮,去皮脐).人参.干姜(炮).甘草(炙).白术各等分. [用法]上锉散.每服四大钱,水一盏半,煎至七分,去滓服,不拘时候.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