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人拙著:智慧的灯/第七章*第九节1
相关推荐
-
学山禅戒第六讲
学山禅戒 第六讲 同学们,上午好,我们继续来学习助道规范. 会修行的人同样是走路,他知道一心一意地走路.走路也是修行的好时机.他会把自己的妄念拉回到脚下,安住当下.拉回到脚下的同时,也可以感受风,感受 ...
-
《人生的智慧》世间任何事物,经过流行的巅峰以后,就重新
《人生的智慧》世间任何事物,经过流行的巅峰以后,就重新
-
[帕奥禅师]体证道果的必要条件(一)
节选自帕奥禅师的<workings of kamma> 什么是获得道果的必须条件呢?成就止禅和观禅是其必要条件.但为了成就止禅和观禅需要其他许多的善业作为支持.换句话说为了我们获得禅修上的 ...
-
草人拙著:智慧的灯/第七章*第二节1
第二节 涅槃学/涅槃宗 "涅槃学"是以研习<涅槃>而得名,其学者称"涅槃师",学派称"涅槃学派",亦称"涅槃宗&qu ...
-
草人拙著:《智慧的灯》/ 第二章*第一节2
不久,释迦佛便派遣他们到各地弘法传教,自己带着"五比丘"去摩揭陀国弘法度化.经过一个阶段的弘法,在当地颇具影响力的三位外道迦叶兄弟,老大叫优楼频螺迦叶.老二叫伽耶迦叶.老三叫那提迦 ...
-
草人拙著:《智慧的灯》/第二章*第二节
第二节 关于四次佛典结集 释迦佛入灭后,众弟子为了避免佛陀遗教日久遗忘,造成各行其是.各执己说,便着手结集.据说史上有过四次结集. 第一次结集.于佛灭后第一个雨季,由佛十大弟子之一的大迦叶率领500 ...
-
草人拙著:智慧的灯/第六章*第一节1
第六章 中国佛教发展简说 第一节 佛教传入之前的宗教文化背景 佛教在两汉之际传入的时候,中国正处在封建社会早期发展阶段.这一阶段,中国已经形成自己的宗教和哲学理论: (一)"五帝&quo ...
-
草人拙著:智慧的灯/第六章*第二节1
第二节 佛教传入中国之初(秦汉三国时期) 中印文化交流,早在秦汉初期就发生.据南怀瑾先生考证:"秦汉之间,道家方士的法术,多半与婆罗门教或瑜伽术有互通之处".这"互通之 ...
-
草人拙著:智慧的灯/第七章*第五节1
第五节 成实学/成实宗(亦称"空宗") "成实学"以研习诃梨跋摩的<成实论>而得名,其学者称"成实师",学派称"成实 ...
-
草人拙著:《一盏智慧的灯》/图材/样书
草人拙著:《一盏智慧的灯》/图材/样书
-
草人拙著:《智慧的灯》/序言
释芳振 唐朝大诗人白居易曾经问佛法大意于鸟巢禅师,禅师回答说"诸恶莫作,众善奉行" 者即是. 唐太宗在其所作<圣教序>中则用"佛道崇虚,乘幽控寂.弘济万品,典 ...
-
草人拙著:《智慧的灯》/ 前言
前 言 本书初拟名为<一盏智慧的灯>,与十多年前印行的<一盏智慧的灯>同名,但没有"佛教诞生前及诞生以来概述"副标题,内容上也没有第一章,为什么呢?原委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