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说《老子》27 —— 同与不同

(0)

相关推荐

  • 《道德经》第二十三章 希言自然

    (一),经文 希言自然. 故飘风不终朝(zhāo),骤雨不终日. 孰为此者?天地. 天地尚不能久,而况于人乎? 故从事于道者,道者同于道,德者同于德,失者同于失. 同于道者,道亦乐(lè)得之:同于德 ...

  • 《道德经新译》第五十一章:同频合心同志合道

    <道德经新译>第五十一章(德篇第六章) 同频合心 同志合道 (原第23章) 希言自然. 故飘风不终朝,骤雨不终日. 孰为此者?天地. 天地尚不能久,而况于人乎? 故从事于道者,道者同于道: ...

  • 《道德经》|“飘风、骤雨不终日”,启示了两个做人、避祸的道理

    希言自然.故飘风不终朝,骤雨不终日.孰为此者?天地.天地尚不能久,而况于人乎?故从事于道者,道者同于道,德者同于德,失者同于失.同于道者,道亦乐得之:同于德者,德亦乐得之:同于失者,失亦乐得之.信不足 ...

  • 标点《老子》第二十三章

    老子道德五千言,其中所述从来没有离开过自己对于自然道德的感悟,也从未离开过身边的不道之世.或许,当时的不道之世也正是老子著述道德五千言的真实背景,虽然老子之文直达道德本源,但他却极其清楚,天地之道却从 ...

  • 《道德经新译》第五十二章:天道无亲常与善人

    <道德经新译>第五十二章(德篇第七章) 天道无亲  常与善人 (原第79章) 和大怨,必有余怨:安可以为善? 是以圣人执左契,而不责于人. 有德司契,无德司彻. 天道无亲,常与善人. [注 ...

  • 道德经读书笔记24.1|老子的自然,庄子的逍遥

    老子的自然,庄子的逍遥     [什么是自然呢?]     说到"自然",我想到了庄子的<逍遥游>,我觉得"逍遥"和"自然"很接 ...

  • 善结无绳,是控制人心的最高境界 |老子27章

    老子在本章先用5个善,来形容得道高人的过人之处. 善行无辙迹 善于行走的人,走路不会留下痕迹.正常人走路都会或多或少留下脚印,老子怎么说会有人走路会不留下痕迹呢?只有一种可能,这个人不是在用脚走路,是 ...

  • 胡说《老子》15 —— 有利无用

    修道要真正入门,得把功夫做到"载营魄抱一,能无离乎",结成金丹,心现光明.社会上很多研究内丹的专家,很多人只是从"学术上"去研究,他们一辈子也结不成金丹.社会上 ...

  • 胡说《老子》21 —— 虚空大定

    大道夷.希.微,故不可视.不可闻.不可搏.那么我们如何体悟大道之微妙玄通呢?在上一章里,老子通过对上古那些有道之士的描述,让我们略窥其要. 普通人的一生,总为耳目所欺.哪怕是许多禅门老参,若无法体解大 ...

  • 胡说《老子》20 —— 耳目所欺

    太上反复告诫"五色令人目盲,五音令人耳聋",毕竟"道"是夷.希.微--不可见.不可闻.不可搏,无色无状,无名无相.因其"无",故哪怕在九天之 ...

  • 胡说《老子》19 —— 执古之道

    老子在<道德经>第十四章里再一次阐述"道"长啥样,如何修证才能"见道".悟道.太上曰:        "视之不见名曰夷,听之不闻名曰希,搏 ...

  • 胡说《老子》12 —— 上善稳赚

    天地万物,但凡能够承载别的事物的,一定比所承载的事物强大.长久,比如大地承载房屋.人类,房屋塌了,人类死了,大地还在.太虚承载着各个星球,星球坏了,太虚还在.所以悟道的人,不会为了追求自我的长生久视而 ...

  • 胡说《老子》11 —— 玄牝之门

    古往今来,<老子>第六章都是医道两家的秘传内容."玄牝之门"究竟在哪儿?太上说"是谓天地根".所谓"根",当然是根源.长养天地的 ...

  • 胡说《老子》10 —— 后身外身

    虚心实腹的功夫,要绵绵若存用之不勤才能得先天一炁之妙用.老子在<道德经>第七章接着说: "天长地久,天地所以能长且久者,以其不自生,故能长生.是以圣人后其身而身先,外其身而身存. ...

  • 胡说《老子》5 —— 大道无情

    时间还早,咱们来看看<老子>第三章: "不尚贤,使民不争.不贵难得之货,使民不为盗.不见可欲,使民心不乱.是以圣人之治,虚其心,实其腹.弱其志,强其骨.常使民无知无欲,使夫智者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