拓 片 ——古 人 最 体 面 的 礼 物

(0)

相关推荐

  • 两百多年前的知识阶层,拓片是最体面的礼物

    ? 古之圣王,欲传其道于后世,常将重要的典章制度.法律.文献镂之金石,宜子孙永保.   <唐拓武梁祠画像> 黄易旧藏本 北京故宫博物院藏 但是刻于实物之上的文艺作品,在交通不发达的古代无法 ...

  • 收藏之绝美(拓片)

    李舒弟,dali 关注 收藏之绝美(拓片) 04-07 阅读1588 来自话题 #晒晒我的藏品 7827篇 拓片是本人的收藏之一.也是最早投入的收藏领域,缘起文革时期手工刻印主席头像开始,基于木刻和印 ...

  • 做一个“砖人”,很有意义。

    周益自制砖拓 晋人面瓦拓片周益作品 汉门亭长狩猎图案画像砖拓片周益作品 自古以来,文字砖.瓦当大多是文人学者型收藏家的主题,并且参与相关雅集.赏鉴与诗赋题跋等活动.醉心金石十余年的宁波藏家周益,藏古砖 ...

  • 西安秦砖汉瓦博物馆馆藏古砖拓片鉴赏(一)

    拓片是指用朱砂或墨把古器物上的文字及纹饰拓印在纸上后的作品,拓片大小和纹饰与原物相同,纹路粗细深浅.花纹的阴阳明暗都能自然逼真地表现出来,刻线简练,形象生动,艺术价值颇高. 拓片不是对原物画面的简单复 ...

  • 金石拓片丨楮墨留真——让金石拓片带您一窥历史文化之美

    石,是指镌刻文字.颂功纪事的钟鼎碑碣,现在,广义上金石还包括简牍.甲骨.玉器.砖瓦.封泥等器物. <墨子·兼爱下>:"以其所书于竹帛,镂于金石,琢于盘盂,传遗后世子孙者知之.&q ...

  • 许 可 | 鲁迅“钞古碑”事迹考

    [作者]华东师范大学思勉人文高等研究院 摘要 长期以来,大众对鲁迅"钞古碑"的史实存有诸多误解.据鲁迅日记和他人回忆,我们认为,鲁迅在北京集中"钞古碑"的时间可 ...

  • 赵熊先生访谈录(一)

    求正者,一为寻求正道,二为请求指正.今常春师生五人,寻访赵熊师,目的亦如是.愿"所探讨者尽天下书,所求正者尽引路人". 赵熊,字大愚,别署老墙.面墙斋.风过耳堂等. 国家一级美术师 ...

  • 洛阳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拓技艺”传承人,裴建平(偃师)作品,四言彷古《缑山》

    号外!号外!号外! 重磅!重磅!重磅! 华夏思归客诗词学会"思归客杯"全国原创诗歌大赛<家乡美> 古往今来"家乡"一直是文人骚客所提笔抒情的话题,家 ...

  • 考 古 人 遇 上 秦 始 皇

    △ 2018年考古工作人员对海昏侯墓园内的随葬品研究 在中国,地铁可以大致分为两种,一种是其他城市地铁,另一种则是西安地铁. 2019 年陕西省首条城际铁路-西安北至机场城际轨道项目开通初期运营.按陕 ...

  • 冬天开瑜伽馆,预售地推拓客2000人、付费600个定金,怎么做到的?

    瑜伽馆正式开业前为了拓客,要做瑜伽馆预售活动,这一点我们YogaPro已经反复说过很多次了,尤其是在冬天淡季时期开瑜伽馆. 而瑜伽馆的预售活动方案里,离不开下市场做地推: --也就是我们常说的,发传单 ...

  • 女孩子身上都是香香的吗?什么是体香?人的体香来自哪里

    [本文首发于"39健康网"百家号] 男网友提问: 在学校里,女生从我身边走过时总感觉有一股香味,但我问了女性朋友,她们自己没什么感觉,一点都闻不到. 我又问室友,他们说班里有2个女 ...

  • 肥胖的人,体脂率下降5%,是一种什么体验?

    为什么说减肥不是减重,而是减脂呢? 体重不能决定身材的胖瘦,体脂率才是胖瘦的关键.减肥的时候,我们不能一味地相信体重,而需要看中体脂率,才能少陷入减肥误区. 当你的体脂率下降的时候,身材就会慢慢瘦下来 ...

  • 工‭作的七重境界,‭古‬‬人用“奴、徒、工、匠、师、家、圣”

    奴:要在‭他‬‬人监督下工作; 徒:能力不足但‭自愿学习: 工:按照规矩‭事做‬‬: 匠:精于一门技术: 师:‭握掌‬‬规律并传授给‭别人: 家:希望能让别人生活得更好: 圣:知万物,明事理,‭回馈社 ...

  • 原来,很多人的“体脂率”比大象还要“高”……

    有那么一些人,年年减肥年年肥:嘴上喊着少吃多动,身体却很诚实,最喜欢宅着不动,解压全靠美食,身体越来越厚实-- 心里很想瘦,嘴里想享受--看来还是缺少动力,最近一项研究可能会激励你. 近日,发表在&l ...

  • 吃什么可以让人产生体香呢?想拥有体香的你,不妨试试这5种花

    俗话说"闻香识女人",谁都希望自己身体香香的.但是这种天然的体香不是人人都能够拥有的,那针对这一类人群,吃什么可以产生体香呢?长期品饮这5种花,让你拥有令人艳羡的体香,增添女人味, ...

  • 《古 人 养 猫 图 鉴》

    这几年,故宫里的御猫成了网红, 很多人去故宫, 甚至都不是为了看文物,而是撸猫. 从600年的故宫御猫,到更早之前的唐宋, 猫早已从荒野,进入我们的生活之中. 人类如何驯服猫咪? 猫又如何驯服人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