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红翠 吴光正:《儒林外史》的末世情怀与自况情结

(0)

相关推荐

  • 陈文新:王冕是《儒林外史》中所有读书人的参照系

    名士是中国古代知识分子的一个重要类型,古代典籍中,这一称谓层见叠出,含义也纷纭不定.或指德高望重而隐居不仕的人:或指有才名而尚未出仕的人:或指所有得名早于得官,得名并非由于得官的人:或指那些具有名士风 ...

  • 思维导图102本书©79《儒林外史》——吴敬梓

    文炳邀您,阅读前先思考 我觉得看似写科举,更感觉是写对生活的态度.您觉得作者最想表达的是什么意境呢? 本书简介 本书作者吴敬梓,是清朝最伟大的小说家之一.他出生望族,曾祖和祖父两代人共有六名进士,家族 ...

  • 2021年中考语文名著阅读专题复习:十一、《儒林外史》

    十一.<儒林外史> 1.根据阅读积累,按要求作答. (1)中国集邮总公司发行了一套<中国古典文学名著<儒林外史>特种邮票>,右图是其中的一枚.请写出与右图内容相关的 ...

  • 吴敬梓说《诗》与《儒林外史》之互证

    一 <儒林外史>里的人物既属儒林,自然喜欢谈他们的学问.其中给人印象最深的大约是关于八股文方面的高论,例如彻头彻尾科举正途出身的翰林院编修鲁老爷说:"八股文章若做得好,随你做甚么 ...

  • 《儒林外史》主要人物分析

    篇一 儒林外史中的"美与丑"  <儒林外史>作为中国十八世纪一幅全景的风俗画,在讲述知识分子人生的同时涵盖了社会的各个方面.因其对当时社会现实的揭露,一直以来都被人们称 ...

  • 读书人的一声叹息||《儒林外史》读后感

    终于把<儒林外史>读完了.说终于,是因为读的很不轻松.但凡读书,总不免揣磨作者的意图,他讲了一个什么故事?他想表达什么感情或什么思想?他刻画的人物在讴歌谁.讽刺谁.批判谁?这些问题,在读& ...

  • 《儒林外史》的讽刺艺术(学生小论文3篇)

    浅谈<儒林外史>讽刺艺术特色 孙榕 摘要:作为书中最为显著.最具成就的艺术特色,讽刺艺术是读<儒林外史>时不可不研究的.本文即从"讽刺情感""讽刺 ...

  • ​《儒林外史》典型人物、讽刺艺术

    <儒林外史>典型人物 马二先生 <儒林外史>中的一个典型人物,本名马纯上,因屡试不举,以选书为生,为人古道热肠,治学近乎迂腐.杭州游历,体现马二先生人性一面. 马二先生虽没有王 ...

  • 儒林外史读后感

    ​<儒林外史>读后感柳河县长青小学     五年六班     张一名高尔基说过:书是人类进步的阶梯.莎士比亚说:书是全世界的营养品.阅读经典,可以提高自身知识储备,丰富自己的内心世界,增强 ...

  • 吴光正:域外中国道教神话、道教传记、道教小说研究及其启示

    自从用"宗教"."文学"翻译"religion"."literature"以来,中外学者均采用西方的宗教学理论.文学理论 ...

  • 吴光正:《百年中国佛道文学研究史论》

    <百年中国佛道文学研究史论>,吴光正著,中国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21年1月版. 内容简介 该书系教育部社科基金项目的结项成果.国家社科基金重大招标项目<中国宗教文学史>的阶段 ...

  • 吴光正、孙志刚主编:《张锦池先生八秩称觞集》

    编者按: 张锦池教授从教五十五周年庆祝大会今日召开,古代小说网微信公众号特刊发众弟子所编祝寿新书以表祝贺,祝张锦池先生身体健康,学术之树常青. <张锦池先生八秩称觞集>,吴光正.孙志刚主编 ...

  • 清朝历史人物——吴敬梓(清代小说家 《儒林外史》的作者)

    吴敬梓(1701-1754),字敏轩,号粒民,清代小说家,汉族,安徽全椒人.生于清圣祖康熙四十年,卒于高宗乾隆十九年,年54岁.幼即颖异,善记诵.尤精<文选>,赋援笔立成.一生创作了大量的 ...

  • 儒林外史 吴敬梓

    主要内容--是我国清代一部伟大的现实主义的长篇讽刺小说,主要描写封建社会后期知识分子及官绅的活动和精神面貌.反对封建科举.封建礼教,讽刺因热衷功名而造成的极端虚伪的社会风气.

  • 《儒林外史》周进:只有咽下被人嘲笑的苦,方能迎来功成名就的光

    人生在世,最怕的是一个穷字.因为人一旦穷了,朋友就远了,关系就淡了,这个世界也就冷了. 从此以后,你看不到别人热情,体会不到社会的温暖,更甚至连血脉相连的亲人,都会与你划清界限,一刀两断. 白眼.冷漠 ...

  • 吴敬梓的放浪不羁,超出你的想象|儒林外史|张祜|乾隆|康熙|雍正

    在明末清初,安徽全椒吴氏家族曾经是一个"家门鼎盛"的大家族,"子弟则人有凤毛,门巷则家夸马粪."(<移家赋>)但是到吴敬梓出生的康熙四十年(170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