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经》思考:什么是“心善渊”?
相关推荐
-
有为无为均是为,为而不争是至圣
东方既白 著 如果把学习老子<道德经>,比做西天取经的话,那么,第八十一章就是九九八十一难里面的最后一难,只有过了此关!我们才可以挺起胸脯说,我们读过<道德经>,懂得一点做人的 ...
-
天下苍生哭隆平
小满节时草色青, 秧苗出水正亭亭. 人间当是农忙季, 仙界忽传召唤声. 济世功勋真国士, 淡泊名利做老农. 江河泪涌山呜咽, 天下苍生哭隆平.
-
刘晓林:解老子《道德经》(61,62)
解老子<道德经>第六十一章 刘晓林 原文: 大邦者下流也,天下之牝,天下之交也.牝恒以静胜牡,以静为下.大邦以下小邦,则取小邦:小邦以下大邦,则取于大邦.故或下以取,或下而取.故大邦者, ...
-
《道德经》第四十章物生于有,有生于无
<道德经>第四十章 物生于有,有生于无 反者道之动. 弱者道之用. 天下万物生于有,有生于无. 译文 循环往复,是道运动的特点. 柔弱,是道作用于万物的表现. 天下万物产生于看得见的有形 ...
-
《道德经》第60章:治大国,若烹小鲜。以道莅(lì)天下,其鬼不神;非其鬼不神,其神不伤人……
<道德经>第六十章:治大国,若烹小鲜.以道莅(lì)天下,其鬼不神:非其鬼不神,其神不伤人:非其神不伤人,圣人亦不伤人.夫两不相伤,故德交归焉. --转载-- [治大国,若烹小鲜] &qu ...
-
是以圣人之治也,虚其心,实其腹,弱其志,强其骨。如何理解?
说说"虚其心"吧. "虚其心":使人心清静空虚."少私寡欲". "欲",<道德经>中,是怎样讲的? &quo ...
-
修道,很多人做不到,不是因为太难,而是因为太容易(连载294)
[原文] 天下有始,以为天下母.既得其母,以知其子:既知其子,复守其母,没身不殆. 塞其兑(duì),闭其门,终身不勤.开其兑,济其事,终身不救. 见小曰明,守柔曰强.用其光,复归其明,无遗身殃(yā ...
-
上善若水 居善地 心善渊 与善仁 言善信 正善治 事善能 动善时 道德经第8章
第八章 上善若水! 水,善! 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之所恶. 故,几于道! 居善地,心善渊, 与善仁,言善信, 正善治,事善能, 动善时. 夫唯不争,故无尤. 老子在第二章中说,"天下皆知美之 ...
-
老子水智慧:居善地,心善渊,予善天,言善信,正善治,事善能,动善时
岚韵 2016-04-01 没有韩非的严苛勉强,也没有孔子的仁义要求,老子一句"道"理,以超自然的心 老子水智慧:居善地,心善渊,予善天,言善信,正善治,事善能,动善时 岚韵 20 ...
-
老子论水德与曲全原理 —— 论几于道,心善渊
中国圣哲中对于水都有美好的赞叹,一般所谓仁者乐山,智者乐水,①事实上,山水皆是自然的衬托,所以不论骚人墨客或诗人雅士,莫不对水兴起无限的感怀.当孔子面临水边的时候,他曾深深地感叹说:「逝者如斯夫,不舍 ...
-
司马懿:居善地,心善渊,动善时
司马懿,三国时期辅佐曹魏四代君主的重臣,早年被曹操视为不安于人臣的隐患,晚年又被曹睿临终托孤,委以重任. 他用五十年的时间来证明自己是个忠臣,最后却重演了曹家篡汉的一幕. 曹芳时代,司马懿在和曹爽的明 ...
-
居善地,心善渊
赏析 / 严勇.音频 / 张佳 译文 居住善于挑选地方,心胸善于虚怀若谷,待人善于温良,言语善于守信,为政善于治理,做事善于扬长,行动善于把握时机.正因为水与世无争,所以才不会招致怨恨. 赏析 这是老 ...
-
41.第八章 居善地,心善渊
各位朋友大家好,给大家拜个晚年,大家春节过的怎么样?祝福大家在新的一年里边幸福.健康.吉祥.快乐.今天我们开始接着聊<道德经>. 在年前我们聊到了第八章里面一句著名的话"上善若水 ...
-
《元元摄影 • 图文》上善若水——居善地,心善渊......(摄于“养子沟”)
老子<道德经>:"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之所恶,故几于道.居善地,心善渊,与善仁,言善信,政善治,事善能,动善时.夫唯不争,故无尤." 在自然界当中,老子最 ...
-
居善地,心善渊,与善仁,言善信,政善治,事善能,动善时
居善地,心善渊,与善仁,言善信,政善治,事善能,动善时.夫唯不争,故无尤.出自< 道德经>第八章,意思是,至善之人能谦卑自处,内心深沉宁静,与人为善,说话真诚守信,为政善于治理,做事善于发 ...
-
人善人欺天不欺,心善之人有好运!
2021.4.14新诗歌大观 人生在世, 有钱有权,不如有良心, 做商做官,不如做好人. 心地善良,常行善事, 始终怀着善良为人处世, 得到的不仅是钱财, 还有众人的敬重,流传的好名. 善良,是什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