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读丨生命最好的修行:遇事修性,遇人修心

文/洞见·辞愚

“生活就是个缓慢受锤的过程。”在这一番千锤百打中,有些人在自我放弃中不断沉沦,有些人生猛地一路高歌前进。

生活波澜,命运起伏,我们虽无力斡旋,却可以选择以何种姿态迎之。

遇事修性

所谓:薄柳之姿,望秋而落;松柏之质,经霜犹茂。

人生亦是如此。

在人情浮沉中打磨韧性,才能经得起世界刁难;在世事历练中沉淀静气,才能洞察解决之道。

曾国藩也曾说过,经一番挫折,长一番见识。

在参加科考时,连续六次落第,还在大庭广众之下被批责文章写得烂,虽然也心灰意冷过,但他立刻调整心态,总结问题,第七次考试就中了举人;在为父亲服丧期间, 咸丰帝以批准守孝变相收走兵权,这几乎让他万念俱灰,但他马上反思自己刚愎自用,之后变得谦逊平和。

清代三朝帝师翁同龢书有一联:“每临大事有静气,不信今时无古贤。”

没有谁可以轻而易举地托举起生活。当我们遇到诸多不测风云时,自暴自弃是一条路,但另一条路就是迎难而上。

胡适说:“昨日种种,皆成今我,切莫思量,更莫哀,从今往后,怎么收获,怎么栽。”学会把每次的刀山火海都当作破茧化蝶的考验,闯过一关有过一关的收获,捱一次伤痛有捱一次的觉悟。在某一刻就会发现,我们可以坦然面对一切挑战。

无论生活设下多少关卡,都能在这泥泞路上行稳致远。

遇人修心

夏目漱石曾感慨:“发挥才智,则锋芒毕露;凭借感情,则流于世俗;坚持己见,则多方掣肘。人世难居。”

有一个这样的人际关系定律:无论身处哪个圈子,遇到不顺心的人和事的概率都是基本相同的。即使你逃离了这个,也会有新的不如意进入生活。

既然不愉快的人和事避无可避,不如以豁达心态处之。

苏轼曾遭好友章惇迫害,被流放到瘟疫横行的南方地区。后来,章惇被罢相,苏轼免罪回京。章惇的儿子生怕苏轼报复,连夜写信求情。

苏轼回信写道:“但以往者,更说何益,惟论其未然者而已。”意思是说,过去之事无需再提,让它过去吧。

但就如尼采所说的:“与恶龙缠斗过久,自身亦成为恶龙;凝视深渊过久,深渊将回以凝视。”过多地与烂人纠缠,只会让自己变得面目可憎。

人的一生里来往无数客,有人增光添彩,有人抹黑中伤。如果遇人不淑,那就视作修行,不为泼语所恼,不为恶行所怒。以磐石之心面对烂人烂事,纵使他有千般伎俩,也乱不掉心境。

弘一法师曾滞留七塔寺,老友夏丏尊迁来拜访,看到弘一法师吃饭时,只有一盘咸菜。

夏丏尊不忍地问:“难道这咸菜不会太咸吗?”“咸有咸的味道。”弘一法师回答道。

吃完饭后,弘一法师倒了一杯白开水喝。夏丏尊又问:“没有茶叶吗?怎么喝这平淡的白开水?”

弘一法师笑着说:“开水虽淡,淡也有淡的味道。”

生活终究不过是一场修行,修的是无论身处何种境地,都能怡然自洽。也许是在陋巷里一箪食一瓢饮,但精神世界万物丰盈;也许目之所及都是荒凉破败,但内心自有清喜的水泽。

对于大多数人而言,生活是一条莫能御之的洪流。但有时,世界的模样往往取决于我们如何看待。

影视剧《余罪》中有一段话颇有深意:“你说为什么那些小孩,进了游乐场之后,就算他们摔倒了,他们也不会哭。”

“因为他们来不及哭,他们要马上站起来接着去玩。如果你把你的人生当作这个游乐场,那你以后,就算跌倒了,都不会哭。”

的确如此,生活可以很小,小如大闹一场的人间游戏;生活可以很大,大如一场不可承受之重的跋涉。在某种意义上,我们内心才真正决定了酸甜苦辣等人间百味。

朱德庸说:“这个世界没有什么好畏惧的,反正我们只来一次。”

我们难以改变时间,但可以改变生活心态。活得再从容点,无忧无惧百般艰难险阻;活得再大胆点,不怯懦于他人的流言歧视。

一步一修行,一岁一成长。就如璞玉雕琢到最后,可见珠华润光流转。

人生修行到最后,简淡与繁华存乎一心。

(0)

相关推荐

  • 弘一大师:爱,就是慈悲

    , 1918年,农历的正月十五,李叔同正式皈依佛门.剃度几个星期后,他的日本妻子,与他有过刻骨爱恋的日籍夫人伤心欲绝地携了幼子,千里迢迢从上海赶到杭州灵隐寺,抱着最后的一线希望,劝说丈夫切莫弃她出家. ...

  • 弘一法师书法《心经》

    弘一法师书法《心经》

  • 遇事修性,遇人修心

    ◆ ◆ ◆ 每日清晨 阅读公社  与您相约 本文转载授权自洞见:洞见(ID:DJ00123987) 01 有人说:"生活就是个缓慢受锤的过程."在这一番千锤百打中,有些人会放弃,有 ...

  • 夜读丨生命的最高境界

    文字丨孙建芳 主播丨卫 红 安静行走,微笑前行才是生命的最高境界,无论置身何地,无论人生有任何的风雨都欣然接受,坦然释放,淡看无常,笑对人生. 挽不住的心就轻轻的松手,留不住的情就慢慢地忘记,放过别人 ...

  • 夜读丨看透这三个人生“距离”,遇事方能化险为夷

    文/哲学人生网 <西游记>里,有句台词贯穿始终:"贫僧自东土大唐而来,往西天取经而去."唐僧师徒四人从起点走到终点,历经九九八十一难,才能取得真经,走上成佛之路. 其实 ...

  • 夜读丨生命是一场懂得

    文字丨春暖花开 主播丨富华 小时候,以为天上的星星永远是那样的明亮,月亮永远是圆的,生活永远是艳阳高照,充满了快乐和幸福. 长大后,目睹了太多的悲欢离合.关于生活,关于爱情,关于承诺,如云烟过往. 慢 ...

  • 夜读丨成年人最大的克制,是不要教人做事

    作者:纳豆 来源:十点读书(ID:duhaoshu) 主播丨小梅 孟子曾言:"人之患,在好为人师."或许,一个成年人最大的克制,就是不要教人做事.既周全了自己,也成全了他人.   ...

  • 生命中最好的修行:遇事修性遇人修心

    一步一修行,一岁一成长. 作者:洞见·辞愚 王小波在<黄金时代>里说:"生活就是个缓慢受锤的过程." 在这一番千锤百打中,有些人在自我放弃中不断沉沦,有些人生猛地一路高 ...

  • 夜读丨不要轻易原谅那些伤害过你的人!

    最近几年,网上有句话很流行: "请感谢绊倒你的人,因为他教会了你独立:请感谢伤害过你的人,因为他成就了今天的你." 这句话不知道"蛊毒"了多少人--拒绝原谅,就 ...

  • 夜读丨妻子去世,丈夫一个举动感动千万人:今生,谢谢你爱我!

    夜读丨妻子去世,丈夫一个举动感动千万人:今生,谢谢你爱我!

  • 夜读丨莫言:如何对待不喜欢你的人

    点击上方按钮 收听朗读音频 文/洞见muye 莫言在文章中写道:"不喜欢就是不喜欢了,没有为什么.就像一阵风刮过,你要做的是,拍拍身上的灰尘,一转身沉静走开.然后,把这个不喜欢自己的人寂然忘 ...

  • 夜读丨一枚铜钱的故事(影响无数人)

    从前有个年轻人,因家境贫寒,辍学回家照顾体弱多病的双亲. 他虽然年少,但是,他做啥都很专心,比如:他看景时,不走路,因为分心,故,他专心观景,尽情的欣赏:他走路时,不看景,只观路,因为忽略了脚下,就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