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记忆,迷津(3)

(0)

相关推荐

  • 尸体在火化以后,“尸油”会流入市场?看看专家怎么说

    说到火化,很多人对此不是很了解,有些人的对逝者的尸体一直还留在放进棺材的时刻,但是随着时间的演变,社会的发展,已经演变为将尸体火化处理,在一些偏远地区或者是农村,可能还会将尸体放在露天下进行火化,但是 ...

  • “认领尸体” 网站,我震惊了 !!

    搜罗君,每日优质搜罗 这个网站, 登记了几乎全国 "无名逝者" 的信息, 可以帮助逝者亲人认领他们. 比如: 男,2020年4月24日在黔西县人民医院逝世. 女,四川宜宾南溪区罗龙 ...

  • 两件遗物不能烧

    2021.09.17   08:37 胜日寻芳泗水滨,无边光景一时新. 中华文化上下五千年,它的影响是潜移默化的.文化氛围看不见.摸不着,却无时无刻不在影响人的思想和行为.特别是对于生活中参加的一些文 ...

  • 为什么小小的骨灰盒能装下人的骨灰 骨灰盒挑选

    我们的一生其实是非常短暂的,在去世之后一般都会选择火葬的形式,火葬的好处非常多,因为它能够节省公共的资源,而且占地的空间非常少,也能够表达出对逝者的一种寄托的感情,那么在火化过程中,特别是火化之后骨灰 ...

  • 丧葬的形式都有什么风格?丧葬各种形式的优点

    人生最终要的事情莫过于丧葬嫁娶,其中丧葬虽听起来心中不免会感到失落等不好的情绪,但这也是一种对于人生告别的重大仪式.所以说对于生活中是一件需要特别重视的事情,在我国丧葬基本是统一的风俗,但是每个地区的 ...

  • 印度记忆,迷津(1)

    茶室坐落在瓦拉纳希纵横交错的窄巷深处,坐落于一处规模不大的菜市场对面.一位相貌英俊,皮肤黝黑的印度小哥坐在铺面里一边煲着电话粥,一边像一位熟练的机修工人一样,拢着黑色的蜂窝煤火炉,煲着香浓的印度拉茶. ...

  • 印度记忆,迷津(2)

    婆罗门祭司从头到脚一尘不染,头发和胡须修剪的颇为精致,身披白衣,面容娴静,好似圣洁.他们徘徊在恒河西岸,有偿提供服务,为新生儿施洗,为少年郎占卜,为成年人祝福,为马拉卡尼卡的逝者施以洗礼.烧尸台的运营 ...

  • 印度记忆,迷津(4)

    3年前我曾嗅着圣城之名,抱着无比的期待来到瓦拉纳希,看到深陷贫民窟的金顶寺庙,看到贫民与寺庙之间的依存关系,以为自己了解了信仰的本质.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寺庙每日定时舍饭,养活了大量穷人.而也正因 ...

  • 印度记忆-奇谈(上)

    一位肌肤黝黑,中等身材的印度大叔,身着宝蓝缎面马甲,内衬雪白纯棉长衣,抱着一把形制古雅而奇特的短颈三弦琴(Sarangi),演奏着时而戏谑,时而忧伤的印度乐曲.曲子空灵纯净,有些孤寂.闭上眼,侧耳倾听 ...

  • 印度记忆-奇谈(中)

    早在两个小时前,我们就已经点了晚餐.此时饭竟仍未送来,我们早已饿的前心贴后背.可古人云"饿死事小失节事大",在对方饿的受不了之前,我们是万万不愿首先叫苦的,于是只好故作镇定,继续交 ...

  • 印度记忆-奇谈(尾声)

    更有趣的是,这样一个接受过高等教育的牙科医生,却对性力派巫术,这样一种既违反现代科学知识,又与锡克教一神论信仰相矛盾的迷信深信不疑.闲谈间,他突然压低声音,故作神秘的对我说,他的"脉轮&qu ...

  • 印度记忆-奥恰色彩学(上)

    从瓜里尔到奥恰的火车晚了一小时,我们跳上出租车,行驶在狭窄的公路上,穿越苍翠的原野,缓缓驶入奥恰小镇,巨大的古堡突然映入眼帘.车子通过古老的石桥,跨过护城河,穿过长满铁钉的残破木质城门,进入古堡.拐过 ...

  • 印度记忆-奥恰色彩学(中)

    天才微亮,一声炸雷惊醒了我.起床上过厕所,打开窗帘,走上有些狭小的阳台,大雨刚过,天空仍是阴云密布,但城堡之下却是一片苍翠,七八古塔隐藏在远处的丛林里,犹抱琵琶半遮面,有些神秘,又略带羞怯.我们住在镜 ...

  • 印度记忆-奥恰色彩学(下)

    供奉着四臂罗摩的巨大神庙矗立于小村正中央.神庙建筑形式独特,集寺庙.要塞和宫殿的特点于一身,建筑主体呈莫卧儿风格,又融入些许中印度苏丹国的旨趣,顶部设计显然是模仿了吴哥的塔山布置.正中央代表须弥山的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