横断山-喜马拉雅特有物种的分布区演化研究获进展

(0)

相关推荐

  • JBI | 海拔对生物地理分区(bioregionalisation)的影响——以中国-喜马拉雅植物...

    导读 生物地理(或区系)分区是生物地理学研究的一个重要目标,是指根据生物类群(科.属.种等)在空间上的分布,将全球或区域生物区系划分为不同等级生物地理区域(界.区.亚区等)的过程.生物地理分区有助于理 ...

  • SCID小鼠生物学特征

    SCID小鼠生物学特征

  • 我国首次发现珍稀蛾类!国外称之为“锈迹斑斑的帝王蛾”

    李迪 科技日报记者 雍黎 记者27日从四川成都华希昆虫博物馆获悉,该博物馆馆长赵力于12月3日去四川崇州鞍子河自然保护区鸡冠山的路上意外发现了一种珍稀蛾类,近日经过甄别认定该物种曾在印度出现过,被印度 ...

  • [文献分享]Single

    Single-Cell Characterization of Malignant Phenotypes and Developmental Trajectories of Adrenal Neuro ...

  • 【综述】垂体神经内分泌肿瘤

    <Modern Pathology> 杂志2021年5月21日在线发表美国.加拿大.日本.瑞典.意大利.瑞士.英国 Sylvia L Asa, Ozgur Mete, Michael D ...

  • 灵活分类决策神经环路机制研究获进展

    5月5日,Neuron在线发表了题为<基于任务结构信息的灵活感知抉择神经环路机制>的研究论文.该研究由中国科学院脑科学与智能技术卓越创新中心(神经科学研究所).上海脑科学与类脑研究中心.神 ...

  • 自旋场效应晶体管研究获进展

    晶体管的发明对无线电科学技术产生了重要影响,使电子计算机发生了变革,人类由此进入信息时代.经过指数式迅猛发展,传统硅基CMOS技术已进入亚10纳米节点,接近其尺度和性能极限.未来信息科技.产业的核心电 ...

  • 水稻土和旱地土壤碳氮积累、稳定及其环境驱动的差异机制研究获进展等8则进展(国内土壤科研进展2021年...

    导     读 水稻土和旱地土壤碳氮积累.稳定及其环境驱动的差异机制研究获进展等8则进展. 根据中国科学院.华南植物园.西北农林科技大学.中国农科院等单位网站近期相关报道整理. 水稻土和旱地土壤碳氮积 ...

  • 全小分子有机太阳能电池研究获进展

    近年来,有机太阳能电池作为新一代光伏技术,由于其成本低.质轻.可溶液法加工等优点,受到广泛关注.与聚合物基太阳能电池相比,全小分子太阳能电池因其结构确定.材料易合成.批次差异小等特点,被认为具有较大的 ...

  • 黑洞周围粒子动力学研究获进展

    黑洞是广义相对论的重要预言之一,已通过探测黑洞双星并合产生的引力波和事件视界望远镜成像观测证实.目前,欧洲南方天文台甚大望远镜引力干涉仪已实现对S2恒星几十微角秒的高精度天体位置的测量,未来有希望发现 ...

  • 陈旧动物皮张古DNA提取方法比较研究获进展

    近日,<动物学研究>(Zoological Research)发表了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分子古生物学实验室付巧妹研究团队主导,与云南大学.新疆文物考古研究所.大理大学等合作, ...

  • 生物3D打印用于脊髓损伤修复研究获进展

    来源:苏州纳米所 2021-04-14 12:58 脊髓损伤(SCI)是一种严重的中枢神经系统创伤性疾病,全球每年因病致残的人数较多,其临床症状表现为脊髓损伤段位以下局部甚至全部肢体感觉以及运动功能暂 ...

  • 东北地区多年冻土退化研究获进展

    图片 自唐以来 曾经水草丰茂的中国西北地区 大河日渐萎缩 广泽归于流沙 唯存楼兰古城的残垣 依稀诉说着 丝绸之路 当年的葱茏与繁华 岁月流转 沧海桑田 如今的大西北 古河重启 大湖再生 沙漠成绿洲 西 ...

  • 青藏高原冻土有机碳周转对增温的响应研究获进展

    为科学回答未来青藏高原冻土区是碳源还是碳汇,中国科学院成都山地灾害与环境研究所博士常瑞英及合作者在青藏高原长期开展增温实验,比较了不同情境下土壤有机碳浓度.储量及土壤矿物结合态有机碳来源及14C年龄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