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舞蹈的几点理解
舞蹈是人类最原始,也是最早的感情交流方式。
喜欢舞蹈,是热爱生命的表现。
怎么教人跳舞?
尤其是小孩子。我有几个基本的观点。当然,我上一次跳舞是在20多年前。举着一块五角星,表演一闪一闪亮晶晶。

但不影响我写教人跳舞的文字。
我看朱光潜也不会画画,但是评画确是头头是道。所以,我也尝试写下。
舞蹈是什么?刚才讲了,表达情感,或者开心、悲伤、亦或是祭祀。(祭祀就表示有敬畏心。)
首先来说,就是秩序。舞蹈绝对需要秩序。尤其人多的舞蹈,你看奥运会开幕式,几万人一起跳一个动作,为什么不会显得乱?诀窍就在于秩序。
简单理解就是整齐!假如你排10个或者更多人舞蹈,首先要整齐!
一整齐,就会有节奏,有节奏就会产生有规律的变化。只有有规律,就会产生安定的感觉。就会产生美感。
那么就成为艺术。
其次,动作的故事性。不管是独舞,还是群舞都需要。
叙事性,是所有艺术的共性,文字也好,动作也好,颜料也好,钢琴曲也好。你总得要说一个事件,哪怕是抽象的,但是他的逻辑一定是成立的。
因此舞台会出现很多象征性动作,比如喝水,但不一定真的喝水。只需做一个喝水的动作。
舞蹈更是如此。
所以,排舞的动作,一定要连贯,行云流水。
假如看起来行云流水了。就表示,舞蹈的动作具有了完整的叙事性。
再次,既然要求叙事性,就如同写小说。需要开始,铺垫,高潮和结尾。
这样应用到舞蹈就是,动作的急缓快慢。和整个舞蹈的高潮。
怎么体现高潮?
简单说就是增加动作难度。就是让人“哇”的动作设计。当然需要根据年龄和专业与否来设计。不管怎么说,整个舞蹈不能过于平淡,就像白开水,这样很无聊的。绝不可能在几分钟内抓住观众!
抓不住,就表示,这段舞蹈是失败的。
最后,就是音乐选择。可以先有舞蹈再配乐,当然也可以反过来。都行。
从某种程度来说任何音乐都可以起舞,舒缓,暴躁,平淡,都可以。这个取决于艺术家的修养。
那么具体到排舞的时候,最好选择一些时代感强,节奏起伏明显的音乐。容易引起观众共鸣。
比如你现在选择花鼓戏的音乐来来跳嘻哈。或者选择摇滚来跳古典舞蹈。这个驾驭很难。
作为排舞,一般不要选择。
具体怎么做?(侧重幼儿排舞)
一、拆解!
1、动作拆解。从头部动作开始。其他的先不做要求,只要做头部动作。按照节奏,跳完。这样的话,对于习舞者,心理压力会大大减少。学习效率会增加。等把头部动作搞定。然后就是手的动作,再到身体,最后就是腿、脚的动作。
2、音乐拆解。把音乐的几个主要的点踩住。配合第一点讲的动作。音乐拆解不是简单分成几段。而是分析音乐,找到它的节奏。从繁到简,然后逐渐填充。
二、参照物!
这是做到整齐的诀窍。先排列成最整齐的状态。让他们记住前后左右的感觉,尤其是看到前面那个人的部位,比如看到耳根,或者侧脸。假如一开始这个做起来还是有难度,那么可以在地面画记号。这样虽然简单粗暴。但却非常有效。很容易做到整齐。基本效果就出来了。
做到以上几点,基本能够排出比较优美,有节奏的舞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