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淮南子》卷2俶真训诗解14处便势利性遭命行
相关推荐
-
《闲谈白诗七首》
携诸山客同上香炉峰,遇雨而还,沾濡狼藉, [唐] 白居易 萧洒登山去,龙钟遇雨回.磴危攀薜荔,石滑践莓苔.[茎叶可入药] 袜污君相谑,鞋穿我自咍.莫欺泥土脚,曾蹋玉阶来. 登峰遇雨,趁兴 ...
-
鼎然文集2020-11-3
(ˇ-ˇ)-当我们追求结果的时候,往往忽略了过程的可贵.而每一个过程其实就是每一个结果的开始,只是被浓缩成所谓的结果.也许等到的结果会让你发现其实并不真实,那只是聚集成多年的记忆罢了. (ˇ-ˇ)-你 ...
-
李升华七言绝句 羞愧
羞愧 羞无建树一生空,竟忍平庸与世同. 每悔怀瑜非上进,偷安何异紫芝翁? [注释]读陆游<示儿>诗,依韵而咏别事.原诗云:"死去元知万事空,但悲不见九州同.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 ...
-
《淮南子》卷2俶真训诗解7道散德溢滑心浊神
题文诗: 夫天不定,无载日月;而地不定,无植草木; 所立身者,精神不宁,是非无见.故有真人, 后有真知.所持不明,庸讵知吾,所谓知之, 非不知欤?积惠重厚,累爱袭恩,而以声华, 呕苻妪掩,万民百姓,使 ...
-
《淮南子》卷2俶真训诗解8内修虚无外求失神
<淮南子>卷2俶真训诗解8内修虚无外求失神 题文诗; 内修道术,是故圣不,外饰仁义,真诚不知, 耳目之宣,而游心于,精神之和.若此然者, 下揆三泉,上寻九天,横廓六合,揲贯万物, 此圣之游 ...
-
《淮南子》卷2俶真训诗解9德衰不一朴散情伪
题文诗: 及世之衰,至伏羲氏,其道昧昧,芒芒然也, 吟德怀和,被施颇烈,而智乃始,昧昧晽晽, 皆欲离其,童蒙之心,而觉视于,天地之间, 故其德烦,而不能一.乃至神农,黄帝之治, 剖判大宗,窍领天地,提 ...
-
《淮南子》卷2俶真训诗解10真情清静情通有无
<淮南子>卷2俶真训诗解10真情清静情通有无 题文诗: 故圣之学,欲返性初,游心于虚.达人之学, 欲以通性,于辽廓而,觉于寂漠.俗世之学, 其则不然,擢德搴性,内愁五藏,外劳耳目, 招蛲振 ...
-
《淮南子》卷2俶真训诗解11性达情畅仁义自附
题文诗: 虚室生白,吉祥止也.夫鉴明者,尘垢弗薶; 其神清者,嗜欲弗乱.精神越外,事复返之, 是失于本,求之于末.外内无符,欲与物接, 弊其元光,求知耳目,释其炤炤,道其冥冥, 是谓失道.心有所至,神 ...
-
《淮南子》卷2俶真训诗解12真人虚静恬澹和愉
题文诗: 真人之道,神无所掩,心无所载,通洞条达, 恬漠无事,无所凝滞,虚寂以待,势利非诱, 辩者非说,声色不淫,美者非滥,智者非动, 勇者非恐.真情所致,陶冶万物,与造化者, 自然为伴,天地之间,宇 ...
-
《淮南子》卷2俶真训诗解13人神易浊贤必逢时
题文诗: 夫目能察,秋毫之末,耳不承闻,雷霆之声; 人耳能调,玉石之声,而目不见,太山之高. 如是何则?小有所志,大有所忘.今万物来, 擢拔吾性,攓取吾情,有若泉源,虽欲勿禀, 其可得邪.今树木者,灌 ...
-
《淮南子》卷2俶真训诗解6授而不授用而不用
题文诗: 今夫万物,疏跃枝举,而百事之,茎叶条蘖, 皆本一根,条循千万.若有所受,而非所授. 所受无授,而无不受.无不受也,譬若周云, 茏苁辽巢,彭薄而雨,沉溺万物,不与为湿. 今善射者,有仪表度,如 ...
-
《淮南子》卷2俶真训诗解5至人无为情通万物
题文诗: 与至人居,使家忘贫,使王公族,简其富贵, 而乐卑贱,勇者衰气,贪者消欲;坐而不教, 立而不议,虚而往者,实而归故,不言而能, 饮人以和.至道无为,一龙一蛇,盈缩卷舒, 与时变化.外从其风,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