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秀森/洛邑,不只是一座古城(组诗)
相关推荐
-
中国史上战争(7):周公及成王东征之战
武王灭了殷商后两年卒,子诵继位为成王.因其年幼,由成王叔周公旦摄政当国,管蔡两叔怀疑周公心怀不平,一面散布流言说"周公将不利于孺子",一面煽动武庚叛乱,企图借殷商之残力,给周公以打 ...
-
明清洛阳城简介 明代洛阳城是伊王、福王...
明清洛阳城简介 明代洛阳城是伊王.福王的封邑和河南府.洛阳县的治所,建筑规模比金.元有所扩大.洪武六年(1373年),明威将军陆龄依金.元旧址筑砖城,挖掘城壕.城周围8里340步,墙高4丈,壕深5丈, ...
-
乔仁卯 丨根在河洛(《洛水之阳》之一)
作者:乔仁卯 诵读:乔仁卯 我爱洛阳,我常常为她的每一道山川.每一条河流.每一朵盛开的牡丹.每一处文化的积淀而常含泪水. 说到水,在中国历史上,没有哪一条江河,能像洛水这样,承载了一个民族长达五千年 ...
-
河南老家——这里是中国
导读:<中国国家地理>李小波系列作品,在黄河文化保护传承弘扬的国家战略中,中原文化是典型代表,河中.山中.水中.地中.古中.人中.戏中.吃中,构建出"大中原"的黄河华章 ...
-
127亿修复的河南古城 风光堪比周庄 被誉为“中原渡口”门票免费
河南洛阳,古称洛邑,是华夏文明和中华民族的发源地之一,自夏商以来,有十三个王朝在此建都,建都史长达1500多年,北宋历史学家司马光途经洛阳时曾感慨"若问古今兴废事,请君只看洛阳城" ...
-
《水经.谷水注》所涉王城、成周城、千金堨等考略
A3 △东北过谷城县北. 城西临谷水,故县取名焉.谷水又东,迳谷城南,不历其北.又东,洛水枝流入焉,今无水也. 谷城县,春秋周邑.在今河南洛阳市西北.以临谷水,故名.<左传>:定公八年(前 ...
-
洛阳有一座古城门出土,虽然没发现几件文物,却破解了唐朝的谜团
在河南洛阳城内,考古专家们发现了一座古城门遗址,虽然城内发现文物数量极少,却能破解一个千古之谜.古城遗址究竟会破解怎样的千古之谜?如果您想知道,就让小编来为您揭秘: (本文所有图片,全部来自网络,感谢 ...
-
《趣话五千年》第25回,周平王东迁洛邑城,诸公候护功封国始
上文书说到,周幽王擅自废掉申后及太子宜臼,引得申后之父申侯勾结犬戎攻破镐京.周幽王点起烽火求援,众诸侯因以前被烽火所戏而不加理会.周幽王最后被杀于骊山,西周灭亡.其后众诸侯拥立太子宜臼为王,是为周平王 ...
-
第三回 犬戎主大闹镐京 周平王东迁洛邑
话说申侯进表之后,有人在镐京探信,闻知幽王命虢公为将,不日领兵伐申,星夜奔回,报知申侯.申侯大惊曰:"国小兵微,安能抵敌王师?"大夫吕章进曰:"天子无道,废嫡立庶,忠良去 ...
-
周公营造洛邑,周公究竟是人名还是官职?
河南省洛阳市在历史上相当长的时期内,曾经是我国政治.军事.经济.文化的中心,自夏朝开始.先后有十三个朝代和105位帝王在洛阳建都,时间长达1650年.洛阳自古被华夏先民认为是"天下之中&qu ...
-
周公营建洛邑和洛邑建都的象征意义
早在周武王伐纣灭商之后,就决定建都于"天下之中"的洛阳.他对周公说:"自洛汭延于伊汭,居易毋固,其有夏之居,我南望三涂(嵩县),北望岳鄙,顾詹(瞻)有河,粤詹雒.伊,毋远 ...
-
「洛阳游记」吃正宗不翻汤,逛洛邑古城
「洛阳游记」吃正宗不翻汤,逛洛邑古城
-
文化之源‖五水绕洛邑
文化之源‖五水绕洛邑
-
河南洛邑古城文峰塔
我们跟随旅游团来到被誉为"中原渡口"的洛邑古城,瞻仰文峰塔.洛阳文峰塔始建于宋代,明末毁于战火,清初重建.塔身九层,通体用青砖砌成,是一座密檐式砖石塔,高约30米.文峰塔为市级文物 ...
-
河南别哭!夏王朝不在河南,成周不在洛邑,中华文明不在中原
(作者:赵辉 民族科学家)探源五千年中华文明,还原华夏文化发展传承史,是当今中华民族世纪崛首要完成的历史重任.为此,真实而完整地还原华夏文化启蒙.形成.发展.传承的历史脉络,为中华文明建立科学.真实. ...
-
【河南】张可欣《游洛邑古城》
游洛邑古城 北京新学道洛阳国际书院 三年级 张可欣 洛邑古城在洛阳老城,很早都听说过,一直没有机会去,大年初一下午,爸爸带着我们去游玩洛邑古城! 离古城很远的时候我就看见很多人,车也很艰难地开着,绕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