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荔故事】王凌琴:田野上的歌谣
相关推荐
-
侯兆勋 | 孝义古城饮食文化
往期回顾 · 名垂孝义青史的16个县令 · 赵家庄村名因他而起 | 孝义历史名人赵昌言 时至今日,孝义古城仍保留着地方特色风味的饮食品,这是相传几百年来饮食文化技艺,大体有以下几种: 一.度高醇 ...
-
田野290 儿时挖鸭食菜,
儿时挖鸭食菜, [七绝新韵] 作者:田野290 简体 繁体 书包放下上山坡, 鸭菜没挖捅鸟窝. 红日西沉活未干, 回家磨蹭怕娘说.
-
劲圪塔记︱雨桐时光
劲圪塔记︱雨桐时光 雨桐过了一周岁,正向一周岁零三个月前进. 由夏而秋,她走路的姿势,越来越稳当了.不论是在楼下的空地上,还是上下楼,她都争先恐后,就像浑身有用不完的劲头.楼下住着的几个奶奶们,见了雨 ...
-
“埋没在农村”的抗癌野菜,比蒲公英好100倍,城里人都不认识
“埋没在农村”的抗癌野菜,比蒲公英好100倍,城里人都不认识
-
诗词丨明日二月二,龙抬头!祈福风调雨顺,国泰民安!
二月二龙抬头 戴建明 - 二月二龙抬头 明天是二月初二,正值龙抬头. 龙抬头又被称为春耕节.农事节.青龙节.春龙节,据说今天二十八星宿中的东方苍龙七宿"龙角星"就从东方地平线上升起 ...
-
界首民间歌谣集之三
界首民间歌谣集 搜集整理:应连飞 二.生活歌 1.劳动歌 新年乐 新年喜,新年乐, 男女老少扭秧歌, 锣鼓一响扭起来, 好像一对花蝴蝶. 蝴蝶飞,蝴蝶落, 男女老少扭秧歌, 锣鼓一响扭起来, 好像一对 ...
-
乡野风情:亲爱的叫油子(作者 李修运)
缘分,我的居室竟然跑进来一只叫油子.不怪它.我住在车库里,从未觉寒碜.原来一间,又买一间,打通,简单收拾,两排书架,汗牛充栋,读累了就写,写烦了就读,没人惊扰我的清梦,没人干涉我与古今中外圣贤交流, ...
-
下面这种野菜在胶东叫“山蚂蚱菜“,可用它...
下面这种野菜在胶东叫"山蚂蚱菜",可用它做包子馅,很可口,而且营养丰富.奇怪的是在俺沂源的山上也有这种野菜,但是人们不大兴吃,也不知道它的名称,有人说是马齿苋(蚂蚱菜)的一种,也有 ...
-
合阳花花有食情 文/李军
合阳花花有食情 文/李军 吃,对中国人有多重要?有句话叫做"民以食为天". 对于合阳人来说,"吃"早已超越了果腹的范畴.但是想要追寻这一切的根源,还要从合阳花花 ...
-
大荔故事|王凌琴:柳园当年鏖战急
当年鏖战急 一一柳园村怀古 文/王凌琴 大荔县城南边三十里,渭河从西边蜿蜒而来,洛河从西北潺潺东去,千年的时光里,渭洛夹流,激荡着,澎湃着,涌起了满地黄沙,这便是绵延百里的沙苑. 就在沙苑的东头,有一 ...
-
【大荔故事】王凌琴:李良玉率众闹县城 孙蔚如围歼血满地
李良玉率众闹县城 孙蔚如围歼血满地 --沙苑民国往事之三 文/王凌琴 民国十九年九月(1930),年馑到了最关键的时刻,从十七年至十九年的夏季,都没有收成,秋季地里刚刚长了些秋苗,七月里,突然 ...
-
【大荔故事】王凌琴:八鱼李家的黄金时代
八鱼李家的黄金时代 --八鱼故事之七 文/王凌琴 八鱼李氏家族是陕西大荔的名门望族,在他存在的二三百年里,创造了巨大的财富,留下一座气势恢宏的石牌楼,一座雕刻精美的石墓群,同时, 也留下了影响深远的美 ...
-
【大荔故事】王凌琴:八鱼石墓空穴探秘
八鱼石墓空穴探秘 文/王凌琴 八鱼石墓群在上个世纪五十年代,被村民称作"花墙陵",因为这个墓群周围筑有花墙,把整个陵园围在里面."花墙陵"南边临路有门,门口有碑 ...
-
【大荔故事】王凌琴:美阳首镇的兴衰
美阳首镇的兴衰 文/王凌琴 潘驿经过了千百年来的发展,到了明代,成为左辅同州的美阳乡的首镇,被命名为"美阳首镇". 潘驿西边六七里的地方有一个村庄叫做"庞家村" ...
-
【大荔故事】王凌琴:白居易留诗潘驿桥
白居易留诗潘驿桥 文/王凌琴 大荔县城西四十里处,有一个潘驿村(现为南潘驿.北潘驿两个村,隶属下寨镇管辖)有一千四百多年的历史了. 早在秦朝,为了方便朝廷政令的传达,便修建了通往全国各地的驿道.到了唐 ...
-
【大荔故事】王凌琴:龙池庵 紫微观 马阁老
龙池庵﹒紫微观﹒马阁老 文/王凌琴 大荔县西下寨镇南五里的沙苑边上,有一个村庄,叫龙池庵村.说起龙池庵,据说有这样的来历. 远古时候,经历禹王治水,渭河下游地区出现了沙丘与河滩,这里杂草丛生,荒无人烟 ...
-
【大荔故事】王凌琴:缠沙往事
缠沙往事 文/王凌琴 "沙苑来天地,夹流渭洛分". 关中东府一带,沙苑傍渭.洛二水东西横卧,黄河从北流来迎面拦截,形成富饶的黄.洛.渭三角洲,这便是古同州,今人称大荔. 同州人称洛 ...
-
【大荔故事】王凌琴:千年龙首梦
千年龙首梦 文/王凌琴 一 在关中东部,有一条自北塬而南的汉渠--关中有名的水利工程之一--龙首渠,即今天的洛惠渠,她历经两千多年的岁月屡建屡败起起伏伏终于成功,成为关中人改造自然安排河山的精神象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