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晚孕期胎儿超声筛查标准切面

1.所谓标准切面只是相对测量时来说的,目的是为了减小测量数据的误差,帮助准确评估孕周,增加测量的可重复性

2.对于筛查来说是切面越全越好,掌握标准切面

3.有利于培养好的筛查习惯,提高诊断水平

4.牢记正常标准切面,筛查时才容易发现异常

5.牢记标准切面,迎接产科超声诊断质量控制

中晚孕超声检查内容

1.明确胎儿数目及胎儿是否存活

2.胎位

3.估测妊娠龄及胎儿体重

4.胎儿畸形探测

5.胎儿附属物

如何判断胎位

1.胎产式:指胎体纵轴与母体子宫纵轴的关系(纵、横、斜)

2.胎先露:指最先进入骨盆的胎儿部分(头、臀、肩、混合)

3.胎方位:指胎儿先露部分的指示点与母体骨盆的关系

1.胎头横切面,显示脑半球和侧脑室,测量双顶径和头围

2.胎头枕骨下前囟门切面,测量小脑和后颅窝

3.纵切面显示整个脊柱颈椎

4.纵切面显示整个脊柱尾椎

5.骶骨的横切面

6.胎儿面部矢状切面——显示鼻骨

7.胎儿面部横切面——通过眼眶

8.胎儿面部横切面——通过上唇

9.胎儿面部横切面——通过上颌骨

10.胎儿心脏四腔心切面

11.胎儿心脏左室流出道切面

12.胎儿心脏右室流出道切面

13.胎儿腹部横切面——显示胃泡、胆囊——测量腹围

14.胎儿腹部横切面——显示双肾、纵切面显示一个肾(双幅图)

15.脐带横切面或纵切面(双幅图)

16.膀胱横切面或纵切面

17.张开手(至少是一侧)

18.上肢纵切面

19.股骨纵切面——测量股骨长

20.腿纵切面——足底(双幅图)

21.纵切面显示胎盘下缘和宫颈的关系

颅脑的常见切面

1.在胎儿颅脑检查时,最重要、最常用的横切面有丘脑水平横切面(b平面)、侧脑室水平横切面(a平面)、和小脑水平横切面(c平面)。

2.通过这三个切面的系统观察,95%的中枢神经系统明显畸形可以检测出来。

丘脑水平横切面

1.此切面显示:丘脑位于胎头中央,两侧对称,呈卵圆形,大脑镰居中,前方见透明隔腔,及其两侧的侧脑室

2.第三脑室2-3mm

3.该平面是测量双顶径(BPD)、头围的标准切面(HC)

侧脑室平面(a)

1.显示侧脑室前、后角,侧脑室前部分呈逗号状的液性暗区,中间有透明隔腔相通

2.通过胎儿前囟或颞部作为声窗来观察近场侧脑室

侧脑室的测量方法

1.在侧脑室体部显示脉络丛水平,垂直侧脑室水平,游标置于侧脑室壁内侧

2.精确在小数点后一位

3.正常值应<10mm

4.10-15mm提示侧脑室扩张(一般预后良好,但染色体异常率高)

5.>15mm提示脑积水

6.单侧扩张者注意周边组织

测量侧脑室腔时可能出现的几个错误

(A)称为“前测量”的测值测的是更接近远侧脑室体的横径

(B)脑室腔真正的横径是将游标置于室腔边缘所测得

(C)称为“后测量”的测值测的是更接近枕角的横径

(D)在“外测量”中 ,游标置于脑室腔壁强回声反射的外缘

(E)在“成角测量”中,游标的位置与脑中线垂直而不是与脑室腔长轴垂直。与上面的相比

(F)为“离开轴面”测量,可以注意到颅盖边缘的不对称。在近侧颅盖边缘可见到来自蝶骨大翼和岩脊的切迹。脑中线不对称。所以这些错误都加大了所测得的脑室体积。

小脑平面

1.显示侧脑室前角、透明隔腔、丘脑、小脑及后颅窝池

2.两小脑半球间有强回声的蚓部相连,蚓部前方为第四脑室,dandy-walker畸形16周前难以诊断

3.24周前小脑横径=孕周,孕20-38周平均生速度1-2mm/周,孕38周后平均生速度0.7mm/周

颈背部皱褶厚度

1.测量方法:胎头横切面,显示透明隔及丘脑后,探头向后成角清晰显示小脑,在中线水平测量颅骨外侧缘与皮肤外侧缘的距离。

2.16-18周,NF<5mm

3.16-24周,NF<6mm

4.颈背部纵轴厚度>6mm时唐氏综合症危险性增加17倍。

侧脑室顶部平面

常用颅脑补充切面

颜面部标准切面

显示鼻及上唇;前额、鼻骨下颌;眼眶;上下牙槽突

鼻骨

脊柱 

脊柱、骶骨的标准切面

1.脊柱:横切从脊柱至骶椎,每个脊柱有3个骨化中心(椎体及两侧椎弓呈“品”字形)。

2.冠状面,横切面、脊柱表面浅表组织的连续性也是重要的检查内容。

脊柱的标准切面

1.旁纵切脊柱自然弯曲,两排平行的骨化中心,1个椎体对1个椎弓。

2.冠切面近背侧仅显示由椎弓骨化中心组成的两条平行光带。

3.腰椎椎管腰膨大可有轻微增宽。

膈肌的标准切面

心脏的常用标准切面

1.大小:心胸面积比1/3

2.位置:有无偏移,心尖指向左前胸,正常心轴夹角为43+-7度(室间隔与中线夹角)

3.十字交叉结构是否存在、右室尖部调节束、左右心房心室的连接、大小比例、房室壁厚度、卵圆孔收缩期占房间隔1/3,卵圆瓣、二三尖瓣的位置启闭,肺静脉入口

4.心脏周围的肺组织

左右室流出道切面

此切面观察大动脉的数目,膜部室间隔和大血管与心室的连接及走行,主、肺动脉内经(应上彩色血流观察)。

心脏筛查的补充切面

腹围(AC)测量的标准切面

取胎体横切面,腹围呈圆形或椭圆形,左侧显示胃泡,前方中央见左支门静脉和右支门静脉的汇合(肝内门静脉1/3 段),背部为脊柱横切面

双肾胃泡胆囊

1.左肾纵切面应同时显示胃泡,横切面尚需观察有无肾盂扩张,20周前<或=4mm,30周后<或=7mm,要求显示肾门水平的横切面,双肾门的角度正常应大于150度,小于120度为异常,要考虑马蹄肾。

2.胆囊过大者,注意排除母体RH因子不合(27x6.5)。

3.胃泡横径一般小于25mm,12周后95%可显示。

肾上腺

1.呈低回声中央线状高回声为肾上腺髓质。

2.肾发育不良时,肾上腺增大,呈平卧征。

肝、脾切面

肠道

1.晚期妊娠结肠内经<20mm,小肠内经<或=7mm,节段长度<或=15mm

2.中期管壁回声略强

3.肠管回声增强最常见的原因为胎儿感染、羊膜腔内出血、先天性肠管畸形

股骨长度的标准测量

声束与股骨长径垂直,从股骨外侧扫查,完全显示股骨且两端呈平行的斜面。

双侧下肢及足底切面

如果股骨长与足长之比小于0.9,可能存在骨骼发育不良,如果股骨长与足长之比在0.9到1.0之间,可能为小胎儿或发育匀称的IUGR儿。

胎儿外生殖器

膀胱、脐带、脐轮切面

1.胎盘脐带入口要一个切面,排除帆状胎盘、球拍状胎盘。

2.双侧脐动脉从膀胱两侧走。同时观察有无腹裂、脐膨出等。

脐带横切面或纵切面

1.二维图像可见三条脐血管,一大两小。足月脐带的直径1.2cm,一般不超过2cm。

2.测量脐动脉血流S/D值最佳测量位置是脐动脉与胎盘附着处。

3.血流频谱:22周后阻力逐渐降低。30周后,S/D<或=3.0,>32周的测量, <3.0视为正常,孕足月时应<2.5。

4.测量的意义主要是看是否有胎儿宫内窘迫。PI>1.7,RI>0.6,S/D>3.0。

5.脐动脉血流S/D值增高常见于妊高症引起的胎盘功能不全。脐动脉扭曲和母亲糖尿病。

1.纵切面显示胎盘下缘与宫颈内口关系:28周前,胎盘低置状态(<30mm)

2.胎盘前置状态(边缘性、中央性)

3.临床分类是在临产宫口开至30mm以上经阴道检查时,因此不下部分性前置胎盘的诊断

4.中央性前置胎盘可能合并胎盘植入

羊水切面

1.羊水过多

37周前AFI >或=240mm

37周后AFI >或=200mm

最大深度>或=80mm

2.羊水过少

37周前AFI <或=80mm

37周前AFI <或=50mm

最大深度<或=20mm

3.任何一种方法都不能准确测出羊水总量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