闲情如何偶寄 (下)

(0)

相关推荐

  • 城南芥子园

    摄影:赵志为先生 芥子园 芥子园是清初名士李渔的居宅别墅.李渔移家金陵,先居住于南京城南金陵闸附近,后来于康熙七年戊申七夕之前建筑芥子园.芥子园虽不及三亩,但经李渔苦心经营,达到"壶中天地& ...

  • 南京老门东芥子园(上)

    南京老门东内藏着一个小巧精致的园子--"芥子园".芥子园是清初名士李渔的居宅别墅.李渔被后人称之为文学家.戏曲家.园林建筑设计师,是休闲文化的先驱者,有<怜香伴>< ...

  • 芥子园

          芥子园是清初名士李渔的居宅别墅.李渔移家金陵,先居住于金陵闸附近,后来于康熙七年戊申七夕之前建筑芥子园.芥子园虽不及三亩,但经李渔苦心经营,达到"壶中天地"的意境.

  • 陈丽俏:芥子园(散落在南京街头的明清文学之八)

    李渔的造园美学 明末清初是中国古典园林的鼎盛时期.这一时期园林艺术走向辉煌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文人全面参与造园,大量"文人化"的私家园林兴起,催生了一批文人造园家,李渔就是其中颇具成 ...

  • 南京老门东芥子园(下)

    南京老门东芥子园是清初名士李渔的居宅别墅,位于老门东街区东北角,三條营巷里蒋寿山故居西侧.芥子园"地止一丘",占地仅3亩,形状微小,如同"芥子",故名芥子园.园 ...

  • 重读李渔:闲情如何偶寄?--文史--中国作家网

    重读李渔:闲情如何偶寄?分享到:来源:解放日报 | 陆春祥 2020年02月17日08:21原标题:闲情如何偶寄细读<闲情偶寄>,花了整整两个月时间.此次重读,有一种走进李渔生命历程之收获 ...

  • 李渔《闲情偶寄》:女子的眉眼与性格

    李渔的<闲情偶寄.声容部>是专门研究女性之仪容之美的著作,他把品评女子仪容之美的经验总结为"选姿第一"."修容第二"."治服第三" ...

  • 《闲情偶寄》声容部

    清代人李渔所撰写的<闲情偶寄>,是养生学的经典著作.它共包括<词曲部>.<演习部>.<声容部>.<居室部>.<器玩部>.< ...

  • “一卷代山,一勺代水”:《闲情偶寄》中的园林山石之美

    李渔出身于富商家庭,少时家境优裕,青年时由于父亲去世而家道中落,他虽然自幼聪明好学却科举不中,为了支撑起家庭近五十口人的生活开支,他曾靠卖诗文为生,后来又自组家庭戏班,携带姬妾家眷跋山涉水到各地游历演 ...

  • 《闲情偶寄》翻译,《闲情偶寄》译文

    <闲情偶寄>是清代李渔的名著,位列"中国名士八大奇著"之首.全书8部,前3部是戏曲理论,后5部写丝竹歌舞.房舍园林.家具古玩.饮馔调治等生活情趣,被誉为古代生活艺术大全 ...

  • 清代作家李渔的《闲情偶寄》都讲些什么?看完这篇你就明白

    为了更好的认识此书,了解李渔的生活观点,哲学诗画特意精选了此书中的一些精华名句,一起来品读,感悟. 一.<闲情偶寄>中的10大思想美句,简短深刻,拍案叫绝. 1,善传者以之成事,不善传者以 ...

  • 《闲情偶寄》中的四季行乐之法

    一,春季行乐之法 "春之为令,即天地交欢之候.阴阳肆乐之时也."李渔认为,春天是一个天地冷暖交互,大自然阴阳会合的季节.此时万物复苏,暖风和煦,人们都感到十分舒适:"人心 ...

  • 《闲情偶寄》里的植物段子

    <闲情偶寄>一书,很有些让人看后绝倒的内容. 比如卷五种植部"木本第一"里,作者李渔写了牡丹.梅.桃.杏.梨等许多植物. 写到"杏",是这么介绍的: ...

  • 独抒性灵 更赋闲情——《闲情偶寄》品读

    晚明个性解放思潮和市民意识的增强,是小品文兴盛的重要原因.明亡后,随着清王朝专制统治的加强和正统文学思潮的冲击,小品文的创作也趋于衰微.但部分作家仍然秉承了晚明文学的传统,创出了既有晚明精神,又具有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