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茶叶博物馆藏盖碗(精品赏析)

盖碗是一种上有盖、下有托,中有碗的汉族茶具。又称“三才碗”、“三才杯”,盖为天、托为地、碗为人,暗含天地人和之意。是在民间盖碗也指一种齐刘海发型,因这种发型的刘海像只碗盖在头上而得此名。“茶托”又称“茶船”。盖碗茶,须用滚烫的开水冲一下碗,然后放入茶叶盛水加盖,沁茶的时间看茶叶数量和种类约为20秒至3分钟。在清雍正年间,盛行使用盖碗。

清乾隆 矾红盖碗

陶瓷低温釉上颜料。以三氧化二铁悬浊体着色的低温红釉和红彩。亦称“铁红”、“红彩”、“虹彩”。它的色泽往往带有一种如橙子般的红色。产生于宋代,为釉上多种彩的前驱,后沿用于明代万历红彩、铅粉86%配制而成。着色成分为三氧化二铁。制法将硫酸亚铁(青矾)煅烧、漂洗,加入铅粉作熔剂,磨细备用。

清乾隆 豆青描金菊纹盖碗

豆青,中国传统色彩名词,象青豆子一样的颜色。如果豆子是青色的,则皮最青、豆瓣颜色稍浅,两个豆瓣间的颜色最浅。是属于现代汉语中的白话词汇,在古代该词比较少见,是属于使用频率较高的汉语词汇。在一般场合比较常见。《说文解字》记载着该词语的详细解释。青釉派生釉色之一,起源于宋代的龙泉窑。豆青和东青原属一类,以后才各具特色。明以前微近黄色,至清代纯近绿色。其釉色为青中泛黄,釉面光泽比粉青、梅子青弱。

清乾隆 豆青地粉彩鱼藻纹带托瓷盖碗

整器豆青地之上绘有粉彩鱼藻纹,整体构图疏密有致,韵味绵长。数尾红金鱼怡然自得,形态各异,首尾相接,悠闲嬉戏于水草之间。游鱼之间满布水草,虽无水纹,但用水草的飘拂示意水的流动。因“鱼”、“余”同音,具有“富贵有余”、“连年有余”的含义,而鱼戏水草间的景象又非常富有生活气息,故鱼藻纹成为各个时期瓷器装饰的传统题材,在明清两代尤为常见。

清乾隆 豆青地粉彩山水纹瓷盖碗

盖碗器形雅致,胎体细密厚重,釉质丰腴,外壁满施豆青釉。圈足,盖碗提手和碗底青花书“乾隆年制”二行四字篆书款。碗口沿及盖口沿饰以金彩,碗壁豆青地之上绘有粉彩山水图,笔触粗犷,色彩搭配协调,绘画技艺较为流畅。画面上呈现了富有江南特色的粉墙黛瓦朱门,小桥流水人家,桃红柳绿青松,白塔群山扁舟,层次分明,风格写实。

清乾隆 粉彩花虫盖碗

此件盖碗形制秀美古雅,素雅宜人,品高含蓄。碗身腰微收,碗口沿及盖圈足口沿饰以金彩,提手和圈足底露涩胎一周,中落“乾隆年制”四字二行矾红篆书款。盖碗之上用粉彩技法绘荷花、石榴等四季花卉,叶脉、花茎清晰可辨;蜜蜂、蝴蝶、蟋蟀等小动物或翻飞于花间,或嬉戏于花丛;整体构图简洁流畅,笔法简洁娴熟,布局疏朗空阔,呈色淡雅柔和。

清嘉庆 青花五彩仕女盖碗

此盖碗原为张宗祥先生旧藏。张宗祥生于清代光绪八年(1882年),海宁硖石人,字阆声,晚号冷僧,别署铁如意馆主。其一生学识渊博,于史学、考古、金石、书画、医学、音乐、戏曲无所不精。最初,张宗祥先生将这件盖碗捐赠给了浙江省博物馆,在中国茶叶博物馆筹建之初,此盖碗又由浙江省博物馆无偿调拨给中国茶叶博物馆。

清 宝石蓝料器盖碗

清 宝石蓝料器盖碗盖面

料器又称“玻璃器”,是指用加颜料的玻璃原料制成的器皿或手工艺品。清代时期料器大为流行,不仅数量多、色彩绚烂,而且工艺复杂、高超。此件为清代的蓝料器盖碗,制作工艺精湛,造型典雅高贵。碗口微撇,腹深,圈足,碗径大于盖径。盖碗通体透明度较高,呈璀璨的宝石蓝色,整体轻薄亮丽,晶莹剔透,静色无纹。

时至今日,盖碗依然是茶具中不可或缺的重要实用器之一,而在中国茶叶博物馆就展出了几件精美的清代盖碗,将古代茶文化的优雅和精致展示在世人眼前。

(0)

相关推荐

  • 上海博物馆精品陶瓷欣赏(第14期)

    清 雍正 景德镇窑豆青釉双耳瓶 年代:清 雍正 青釉是我国最古老的颜色釉,至南宋龙泉窑达到了高度的水平,但此后曾一度衰落,直到清代雍正时才成熟掌握了青釉的烧制技术.雍正时的青釉器胎土洁白细腻,托色性能 ...

  • 清瓷-XIIII 乾隆粉彩-“瓶安”

    国家博物馆藏清代瓷器第14期. 接连几期都请你欣赏清代雍乾的粉彩瓷器,今天继续粉彩系列,请你欣赏三件乾隆的粉彩瓶子. 瓶在古代瓷器中有不同寻常的地位,因为造型漂亮,多用于插花,起到装饰室内空间的作用, ...

  • 中国茶叶博物馆藏 精品盖碗鉴赏(古玩艺术237)

    中国茶叶博物馆藏 精品盖碗鉴赏(古玩艺术237) 潜力无限 05-12 阅读 1142 关注 来自话题 #晒晒我的藏品 7765篇 盖碗,又称"三才碗"."三才杯&quo ...

  • 茗香远扬谁为器——中国茶叶博物馆藏清代外销茶具赏

    茶叶作为商品大量外销出现于 17 世纪以后.当时随着新航线的开辟,欧洲国家的船队经过好望角进入到东南亚以及东亚,开始了大规模的海上贸易,中国的生丝.茶叶.陶瓷是外销的大宗物品.18 世纪 20 年代茶 ...

  • 中国茶叶博物馆藏历代茶器(宋辽金元明)

    宋代以后,点茶兴起,相应的在茶器方面,形制和应用都有了很大的改变,如以煎煮为主的茶釜慢慢地被点茶的执壶所替代.同时,宋辽金元时期,我们瓷器烧造也有了长足的进步,出现了五大名窑,以名分布于南北方的各个窑 ...

  • 中国茶叶博物馆藏清代外销茶具鉴赏

    茶叶作为商品大量外销出现于 17 世纪以后.当时随着新航线的开辟,欧洲国家的船队经过好望角进入到东南亚以及东亚,开始了大规模的海上贸易,中国的生丝.茶叶.陶瓷是外销的大宗物品.18 世纪 20 年代茶 ...

  • 中国茶叶博物馆藏历代茶器赏

    中国茶叶博物馆藏历代茶器赏(部分) 唐以前 01 战国 原始瓷鼎式炉 汉 青铜兽耳釜 南朝 青釉点褐彩茶托 唐.五代 02 唐 越窑青釉横把壶 唐 白釉煮茶器 唐 邛崃窑黄釉茶铫 唐 越窑青釉带托盏 ...

  • 故宫馆藏玉器精品赏析

    玉螭凤纹韘 玉螭凤纹韘,汉,宽6.5cm,高7.8cm.清宫旧藏. 玉为暗白色,局部呈褐赭色,片状,中部为心形玉片,表面饰云纹,中心有孔.玉片上部透雕云头装饰,两侧分别透雕螭.凤,螭细身,大臂,长角, ...

  • 故宫馆藏藏传佛教造像精品赏析(下)

    编者简介: 两对半,盛世收藏论坛"造像.古代雕塑"版块会员. 2003年注册为盛世收藏用户,累计在线时间5,459小时. 藏传佛教是中国佛教体系中的重要一系,其艺术分别起源于中亚. ...

  • 故宫馆藏藏传佛教造像精品赏析(上)

    编者简介: 两对半,盛世收藏论坛"造像.古代雕塑"版块会员. 2003年注册为盛世收藏用户,累计在线时间5,459小时. 藏传佛教是中国佛教体系中的重要一系,其艺术分别起源于中亚. ...

  • 博物馆馆藏历代钧瓷精品赏析

    钧瓷,以窑变引领彩瓷艺术风骚.钧瓷是五大名瓷之一,向被认为源于唐花釉瓷,创烧于宋,而金元时民钧大盛,明清时期屡有仿烧,并在景德镇.宜兴.广东等地形成了仿钧瓷窑变的"仿钧"窑系及品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