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农业起源角度看中华文明:原生性很强,「西来说」站不住脚
相关推荐
-
4次考古发掘 裴李岗厚土之下重现中华文明曙光
黄河文化月即将开启,请跟随VR的视角,跨越历史,寻根溯源,进入辛丑年黄帝故里网上拜祖祈福平台(https://hd.huangdinet.cn/),进入VR寻根板块,沉浸式感受黄河文明的博大精深. 郑 ...
-
良渚古城及其发达的水利文明
良渚外围水利系统是迄今所知世界最早的成熟水坝系统 图片由杭州良渚遗址管理区管理委员会提供 2019年7月6日,第43届世界遗产大会上,中国提交的"良渚古城遗址"项目获审,入 ...
-
赵志军:新石器时代植物考古与农业起源研究(续)
六.长江下游地区 考古学研究中的长江下游地区主要局限在狭义的江南地区,包括环太湖地区.宁绍平原,以及周边的丘陵地带,其中环太湖地区是指江苏南部的苏.锡.常和浙江北部的杭.嘉.湖以及上海地区.长江下游地 ...
-
栽培粟起源的考古学再探索
2013年05月21日 09:11 来源:中国社会科学网 作者:朱乃诚 字号 打印 纠错 分享 推荐 浏览量 中国是栽培稻与栽培粟及其农业起源的中心.从考古学角度探索中国农业的起源,大致是从1973年 ...
-
问祖寻根,华夏文明探源(1)中华文明的原始起源地
唐 榕 导读: 这个国家历经磨难,但从来不怕磨难. 这是一位久经磨难唯一不死,永远也不会被打垮的伟大英雄!他的名字,叫做中华民族! 中华民族是世界上惟一文明从未中断过的民族.中国曾经被打败,但中国文明 ...
-
文明曙光——兴隆洼文化(约距今8000-7500年前)
兴隆洼文化是分布于是内蒙古及东北地区的新石器时代文化,因首次发现于内蒙古自治区原敖汉旗宝国吐乡(现兴隆洼镇)兴隆洼村而得名,距今约8000年,经济形态除农耕外兼狩猎.采集. 兴隆洼遗址是内蒙古及东北地 ...
-
大集结!史上最强红山文化玉器大展!
这次展览是红山文化遗址,历次重要发现和最新考古成果的集中展示,其中田家沟和半拉山墓地出土文物首次在辽宁省外展出. 玉龙 新石器时代 红山文化 高26厘米,中国国家博物馆藏 红山文化中的文明起源 玉玦形 ...
-
高江涛:从起源看中华文明的“三对特征”
进入21世纪以来,中华文明起源与形成研究走向一个崭新的阶段.相关考古资料和研究成果完全可以说是硕果累累,各类专项研究也层出不穷.适时地从丰富的考古资料及研究成果出发,总结.概括.提炼出规律性的认识,以 ...
-
从起源看中华文明的“三对特征”
进入21世纪以来,中华文明起源与形成研究走向一个崭新的阶段.相关考古资料和研究成果完全可以说是硕果累累,各类专项研究也层出不穷.适时地从丰富的考古资料及研究成果出发,总结.概括.提炼出规律性的认识,以 ...
-
第1520篇 从考古发现看中华文明起源:世界最早水稻在哪
编者按:几乎每一个中国人都知道悠悠华夏五千年的文明,但事实上,我们却只有商周以后4000年文明史的考古证明.如果没有考古遗存发现,没有当世的文献资料,后世著述中的记载只能是"传说" ...
-
(连载10)《华表·中国》 ——透过汉字看中华文明上下五千年
(续)第四章 华表溯源 人之所以称其为人,是因为人类能够使用和制造工具.作为记录和传递文化信息的特殊工具,文字是人类历史上最伟大的发明创造.如同制造工具,人们在日常经验积累基础上,发挥自身想象力和创造 ...
-
(连载9)《华表·中国》 ——透过汉字看中华文明上下五千年
(注:第一章感怀文献.第二章迷上考古.第三章神秘汉字 暂空待补.) 第四章 华表溯源 经过前三章知识准备,本章开始"小试牛刀",沿着"华表溯源"这条主线实际开展 ...
-
(连载8)《华表·中国》 ——透过汉字看中华文明上下五千年
(续)内容提要 第十二章"天下文明".三皇五帝夏商周,八千里路云和月.中华民族经过漫长历史发展进入春秋战国,牛耕出现以及后来铁制农具普遍使用,农业生产效率迅速提高,大量人力从繁重农 ...
-
(连载7)《华表·中国》 ——透过汉字看中华文明上下五千年
(续)内容提要 第十章"上古强国".依据考古出土遗迹和文物.甲骨卜辞以及传世文献和历史传说,探寻商人起源与发展历程.殷商甲骨卜辞内容丰富,历史价值极高.农牧业相互融合,加之国际长途 ...
-
(连载6)《华表·中国》 ——透过汉字看中华文明上下五千年
(续)内容提要 第七章"龙的传人". 依据五.六千年前考古遗迹和文物资料,破解中华龙文化起源之谜.中华先民仰望星空,发现"黄道"(站在大地上看日.月.星辰在天空 ...
-
(连载5)《华表·中国》——透过汉字看中华文明上下五千年
(续)内容提要 全书十二章.前三章"感怀文献"."迷上考古"."神秘汉字",属于知识准备阶段.第四章"华表溯源".本书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