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学记(九)

我总是喜欢在外面叫孩子大名,觉得朗朗上口很有架势,但爱人总是出于安全的考虑,让我少在外面叫孩子大名。一个人名字的念力总在叫唤与回忆中发酵,有感世界上有一个人与我这么亲密,叫唤次数如此之多,里面全是欢笑及眼泪,孩子的名字带我坠入人性情绪浓郁境地。
我记得我第一次触动于葡萄的大名,那还是孩子1岁左右去儿研所看湿疹之时,孩子由于满脸湿疹一脸委屈的样子我还记得,但孩童相总是给人带来某种希望,觉得这些疾病在生命的成长中会自我痊愈,当然医院还是要去的。忽然我见到医院叫号的大屏幕上第一次赫然写着孩子的大名,我突然觉得人世间有了这样一个名字这样一个人,在这个世间要活几十年,从医院来从医院走就很是感慨。那些为了孩子焦急塞满医院叫号大厅的大人小人的影像退远,孩子的病痛也早已消解,只有那心中关于名字的惦念尤是清晰,这个人天天就在身边,名字就从我口中唤出,有种再苦再累,也要抱紧孩子之感,千百年来老百姓的生活就这般过来。
等到葡萄上了幼儿园,性格外向说个没完,与同学们关系甚好,有着在大马路上都需要大喊大叫自己朋友名字的状态,待我每次去幼儿园接送葡萄,当他的名字从别的小朋友从别的家长嘴里亲切地喊了出来,我就不自觉地要干掉面前这一碗鸡汤——愿葡萄被这个世界温柔以待,“惟愿孩儿愚且鲁,无灾无难到公卿”,将来遇到的都是正常人正常的事。
可人的欲望是难以停歇的,孩子湿疹好了,就想让他不要发烧感冒,病好了就希望他坚持去幼儿园,去了幼儿园就想让他多上语文、思维网课,网课不够还要学习钢琴,现在考虑能否去学个街舞。大人欲望不断,与孩子的摩擦就会增多,当我在家里叫孩子大名的时候,说明就有情绪了,就开始要求孩子了。我以为自己目前最有成就的事情就是成为了葡萄那个最爱与最怕的那个人。
亲子教育或者说社会教育的压力下,我真的没少说葡萄,葡萄有时会说:爸爸说我,妈妈说我,姥姥也说我,大家都在说我。孩子确实是在大人的唠叨下长大的,我以为没有不被唠叨的孩子,没有不吵架的夫妻。凡是说天天鼓励孩子,一辈子没红过脸的夫妻或许有,但我并不相信,因为在亲子亲密关系中有一种释放,卸下伪装的功能,如果你在亲子亲密关系中还有诸多考虑,本身就是巨大的问题。有专家说要想要孩子喜欢读书,首先家长要读书,起码要装作在读书,把读书演出来。可我以为与自己的孩子相处莫过于真情实感,孩子会很容易感受到大人不喜欢读书,大人不是真的想陪我,从而滋长伪情绪伪装的状态。这里面就有一种教育悖论,又或者说是鸡汤的反料理。常有人说我们把好的态度好的情绪好的语言都给了外人,把恶的东西留给了自己最亲密的人,这个做法对不对呢?我以为在情理之中,我以为没有必要专门提醒,因为人性中的恶,人的阴暗面,人不好的情绪,一辈子很难自己消解,必须有一个出口。什么是亲子关系亲密关系,那就是一辈子见过你最好的一面也见过你最龌蹉的一面,依然选择在一起。
我以为教育也是一门关系学,教育方法有多种,就看你如何把握学情、把握分寸。我们都在感慨4岁的葡萄明显没有2岁的葡萄可爱,为什么年龄越小越可爱呢,那是因为他越小越听话,越没有自我,越合你大人的心意,到了现在,孩子自主意识觉醒,主意增多,就想干自己喜欢干的事情。我们随着孩子的心意,他喜欢奥特曼,那就买,让他记住所有奥特曼家族的名字,玩奥特曼拼图,这不是一种记忆力观察力的提升吗,与志同道合的小朋友也有话题,同时也述说日本漫画赚了我们中国人的钱,你能不能设计新的人物等。他喜欢植物大战僵尸,也买玩偶,但我为孩子画的比较多,用彩泥做的比较多,让孩子注意造型与颜色及所有形象是被设计出来的,孩子耳濡目染也是感兴趣的,昨晚还自己一个人设计了一个菠萝炮弹。待到孩子玩耍不想吃饭、刷牙、睡觉及哭闹等,大名叫起,手板打起,也是要违背孩子兴趣做点事的,要不,要家长干什么!家长的意愿家长的情绪也是值得关注的。我在想如果我对葡萄狠点,似乎就能衬托这个世界能温柔地待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