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语》与现代社会
相关推荐
-
土耳其儒家研究现状管窥
作者:[土耳其]王成明 (北京大学哲学系 儒学研究院) 摘要:中国和土耳其均是拥有悠久历史和璀璨文化的文明古国,两国在政治与经济间的来往愈加频繁,但遗憾的是,两国在文化方面的交流则相对较少.近年来,随 ...
-
杨朝明|读《论语》要思考它作为一种“文明”的意义
杨朝明老师作者简介:杨朝明,尼山世界儒学中心副主任,孔子研究院院长.博士生导师.各位好!洙泗书院在过去一年运行良好,取得很好的效果.在新的一个阶段选择讲读<论语>,非常有意义.对于中华早期 ...
-
孔子与儒学
孔子是一个"儒生",是儒家学派的创始人.儒家思想一度作为中国几千年来的正统思想,对中华文明的形成产生了深刻的影响,直到今天,我们仍然把儒家的一些主张奉为"处世之道&quo ...
-
今天怎样读《论语》
<论语>全文不到一万六千字,然而这样短短一部书却是我们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卓越代表.两千多年来的泱泱中华,从乡野农夫到莘莘学子,无数人在童蒙之初便开始记诵"子曰"之章.& ...
-
【论语笔记】学而时习之:人怎样一步步进化成一个社会动物的
"学而时习之,不亦悦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这一节,上初中的时候老师就让背过,也从书本上知道了他的意思.但长大以后,今天再一句句看,却觉得课本上的 ...
-
从《论语》首篇看如何处理好家族与社会的五种关系
从<论语>首篇看如何处理好家族与社会的五种关系 来源:凤凰国学 作者:刘伟 <学而>作为<论语>的首篇,学界认为这是编撰者有意为之,目的是告诉人们必须通过学习才能立 ...
-
薛永武:【国学智慧•论语】孔子论诗的社会作用
启人才教育的新视野 中国古代非常重视诗教,这既是古人对文艺社会作用的高度肯定,也体现了古代审美教育的悠久传统.孔子关于诗可以兴观群怨的说法极大地影响了中国古代美学思想,影响了后世对文学社会作用的理解. ...
-
《论语》新考点9——理想的礼治社会相关语句及练习
(九)沂水春风--理想的礼治社会 [内涵解读] (1)礼乐治国 "沂水春风"是孔子礼乐治国精神的体现,是他国泰民安.和谐社会构想之缩影.曾点所描绘的这个境界,就是社会安定.国家自主 ...
-
平讲平说2706期:年轻人走向社会步入职场,应该如何与他人打交道呢?《论语》强调了五个字
图片来自网络,如有版权即联系删除 文 | 趙玉平 平讲平说2706期# 年轻人刚刚走向社会,步入职场,在为人处事方面应该注意哪些问题,应该如何处理人际关系,这个问题非常重要,而且也很值得探讨一下.有很 ...
-
《论语·泰伯篇第10章》孔子指出社会生乱的哪些原因?
8·10 子曰:"好勇疾贫,乱也.人而不仁,疾之已甚,乱也." 疾:憎恨.不仁:指不符合仁德的人或事.已甚:太过分. 孔子这句话的意思是说:"喜好勇力而又恨自己贫穷,就 ...
-
【第195期】音频学《论语·泰伯篇第10章》孔子指出社会生乱的哪些原因?
音频学<论语·泰伯篇第10章>孔子指出社会生乱的哪些原因? 8·10 子曰:"好勇疾贫,乱也.人而不仁,疾之已甚,乱也." 疾:憎恨.不仁:指不符合仁德的人或事.已甚 ...
-
【第134期】音频学《论语·雍也篇第15章》孔子评论祝鮀之佞和宋朝之美反映了当时怎样的社会现象?
音频学<论语·雍也篇第15章>孔子评论祝鮀之佞和宋朝之美反映了当时怎样的社会现象? 6·15 子曰:"不有祝鮀(音tuó)之佞,而有宋朝之美,难乎免于今之世矣." 不 ...
-
【第433期】音频学《论语·微子篇第3章》孔子离开齐国反映了当时怎样的社会状况?
音频学<论语·微子篇第3章>孔子离开齐国反映了当时怎样的社会状况? 18·3 齐景公待孔子曰:"若季氏则吾不能,以季.孟之间待之."曰:"吾老矣,不能用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