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语:放于利而行(4-12)
相关推荐
-
为弱者伸张正义,并不代表能为整个社会带来正义
在普通人中,几乎没人会真正在乎所谓的平等.公平.正义,大家在乎的都不过是眼前或未来的自身利益.普通人追求的通常是改善个人在现实社会中的地位,而并非追求一个更良序的社会.真正将平等.公平.正义作为构建良 ...
-
论人性的普遍特征
论人性的普遍特征 亚当·弗格森(Adam Ferguson,1723-1816)是苏格兰的哲学家和历史家,是苏格兰启蒙运动中最具影响力的人物之一.他曾任军牧,后来成为爱丁堡的心智哲学(当时称为pneu ...
-
“自私自利”、“明哲保身”重释
["个人自由与社会责任"系列导言] 这是<悲剧人性与悲剧人生>一书的继续, 是我40岁那年写的思想自述,围绕着"我是谁"."我该怎样做人& ...
-
视频·每日读论语卫灵公15.12人无远虑必有近忧
[荀卿庠读书会每天读论语]卫灵公15.12人无远虑必有近忧 [原文]15.12 子曰:"人无远虑,必有近忧." [翻译] 孔子说:"人没有长远的考虑,一定会有眼前的忧患. ...
-
【传统文化讲堂】《论语》第12期 下(附精彩视音频)
[传统文化讲堂]<论语>(上) 子曰:"人而不仁,如礼何?人而不仁,如乐何?" <讲要>:仁,来自固有的道德,是礼乐所由之本.礼讲谦让敬人,乐须八音克谐,无 ...
-
【传统文化讲堂】《论语》第12期 上(附精彩视音频)
[传统文化讲堂]<论语>(上) 孔子谓季氏:"八佾舞于庭,是可忍也,孰不可忍也?" [传统文化讲堂]<论语>(下) 三家者以<雍>彻.子曰:&q ...
-
《论语》卷12颜渊篇诗解1克己复礼非礼勿视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论语>卷12颜渊篇诗解1克己复礼非礼勿视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题文诗: 颜渊问仁,子曰克己,复礼为仁.一日之间, 克己复礼,天下归仁.为仁由己,由人乎哉? 颜渊问曰:请问其目.孔子对曰:非礼 ...
-
《论语》卷12颜渊篇诗解2视远惟明无信不立民足君足
<论语>卷12颜渊篇诗解2视远惟明无信不立民足君足 题文诗:子张问明:孔子答曰:浸润之谮,肤受之愬, 不得行焉,可谓明矣,远也已矣.至明自明, 尚书有曰:视远惟明.子贡问政,孔子是曰: 足 ...
-
《论语》卷12颜渊篇诗解3正名政正君子德风成人之美
<论语>卷12颜渊篇诗解3正名政正君子德风成人之美 题文诗: 景公问政,孔子对曰:君君臣臣,父父子子. 公曰善哉,倘君不君,臣不象臣,父不象父, 子不象子,虽有粟吾,得而食诸?上下有分, ...
-
《论语》卷12颜渊篇诗解4达而非闻仁者爱人举直措枉
<论语>卷12颜渊篇诗解4达而非闻仁者爱人举直措枉 题文诗: 子张问曰:士何如斯,可谓达矣?子曰何哉, 尔所谓达?子张对曰:在邦必闻,在家必闻. 子曰是闻,非谓达也;夫达也者,质直好义, ...
-
教师节|重温《论语》精华12句话,尊师道,敬师德,念师恩
孔子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开办私学的人,使教育从贵族的宫室走进了平民的草屋.孔子是最伟大的老师,今天是教师节,让我们重温<论语>里的精华12句话,尊师道,敬师德,念师恩. 一.为师之道 1.古 ...
-
石老师带你读《论语》(12)
语文何必"为王"? 北京课外辅导情况分析--您的慧眼不应朦胧 真实青春自芬芳--献给行走在青春路上的同学们 北京高考古诗文背诵篇目整理版(带重点标记) 北京各区模拟题中有关< ...
-
三读论语.学而12
[12]有子曰:礼之用,和为贵.先王之道斯为美.小大由之.有所不行,知和而和,不以礼节之,亦不可行也. 要想理解这句话就要参考一下<礼记.礼运>孔子曰:"大道之行也,与三代之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