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语:子见南子,子路不说(6-28) 2024-07-29 14:21:27 孔子去见南子出于什么目的、做了些什么,外人无从知晓。面对子路的不满,孔子正言相告,纠正子路的错误理解,鲜明地表明自己的态度和立场。 子见南子,子路不说。夫子矢之曰:“予所否者,天厌之!天厌之!” 【注释】南子:卫国灵公的夫人,有淫乱行为,当时实际上左右着卫国政权。说(yuè):同“悦”。矢:正告。《尚书盘庚》有“率吁众戚,出矢言”的记载。一说同“誓”,发誓之意。否(pǐ):一说指做了不正当的事。另一说为《易经》否卦之否,上乾下坤,天地不交,上下隔阂之象,遭遇困顿。厌:厌弃。一说指谴责。 【译文】孔子去见南子,子路不高兴。孔子正告子路说:“如果我做了什么不正当的事,让天谴责我吧!让天谴责我吧!” 这段有名的典故,将孔子这位圣人与卫国卫灵公夫人、在当时以淫荡出名的南子紧紧联系在一起,让后世产生了许多遐想。而且从本章对话内容来看,当时也给弟子子路留下许多困惑。当然,子路的困惑与后世的遐想有着本质区别。 孔子去卫国的时候是公元前497年,在卫国待了5年,直到公元前492年才离开卫国到晋国。据说南子生性淫乱,但卫灵公对她非常宠爱、百依百顺,甚至朝政大事都依她而行,足见卫国已经陷入君不君、臣不臣的混乱局面。孔子见南子,是希望自己的为政之道能够得到南子的认可,然后说服卫灵公来推行他所倡导的礼治之道。 可以想象孔子见南子,其内心一定是非常矛盾的。一方面,孔子对无道、无礼本能地反感,对必须通过南子才有可能说服卫灵公的做法绝对不能接受。但另一方面,孔子又有极力恢复礼治、天下归仁的强烈愿望。在这种情况下,孔子必须做出取舍,哪怕只有一线希望,只要能够让卫国恢复礼治之道,即使因见南子而损害自己的名节也在所不辞。子路理解不了孔子这种崇高境界,所以很不高兴。 关于孔子的回答,后世有多种理解。“矢”理解为“正告”,可以体现孔子作为先生的威严,以及表明见南子的正当性和必要性;理解为“发誓”,侧重表现孔子内心的失望与无奈,既是对卫国的失望,也是对子路不理解的无奈。“厌”的意思则随着对“否”的不同理解而不同。“否”如果理解为不正当,“厌”则可理解为“谴责”,如果自己做了什么不正当的事会遭到天谴,“天谴”至今都是一种非常恶毒的咒骂,有天打五雷轰、不得好死之意。“否”理解为陷入困境、遭遇困顿,“厌”则可理解为“厌弃”,是对自己不能达到既定目标而感到无助与落寞。 子路不高兴应该还有一种可能。孔子在卫国的时候,正值卫灵公嫡孙辄与其父亲蒯聩(kuǎi kuì)争权。卫灵公的世子蒯聩因耻南子淫乱而打算杀死她,得罪了卫灵公。公元前493年,卫灵公病逝,南子依照遗命立小儿子郢为卫君,但郢却不肯接受,于是立卫灵公的孙子辄为卫君即卫出公。此时辄只有16岁,实权掌握在南子手中。孔子如果正是在这个时候去见南子,子路则会认为孔子是去帮助南子而不是帮助卫君辄。事实上孔子既没有帮助南子,也没有参与拥立卫出公。 不妨撇开孔子见南子的真实目的和子路不高兴的真实原因,就因材施教、教学相长来看,本章所记子路敢于直言先生的不是之处,先生及时正告弟子的怀疑之辞,先生与弟子的真性情跃然纸上,足见学风之纯正、教风之高雅! 赞 (0) 相关推荐 #每日学论语#13.7【2017-5-20】 #每日学论语#13.7[2017-5-20] [原文] 子曰:"鲁卫之政,兄弟也." [白话] 孔子说:"鲁国的政治局势和卫国的政治局势都不怎么好,他们的政局像兄弟一样有 ... 孔子陪卫灵公和夫人逛街,奇耻大辱,他愤然离开了卫国! 孔子五十多岁的时候,在鲁国做了大司寇,代理相国职位,本来是可以大显身手的,可此时的鲁国被季孙氏.孟孙氏和叔孙氏三家把持,国家的实际掌权人是季孙氏的季桓子,季桓子为代表的三家不想被孔子夺权,孔子就被迫离 ... #每日学论语#13.7 #每日学论语#13.7 [原文] 子曰:"鲁卫之政,兄弟也." [白话] 孔子说:"鲁国的政治局势和卫国的政治局势都不怎么好,他们的政局像兄弟一样有相似之处." ... 卫灵公夫人:连孔子都“把持”不住的南子,究竟有多美? 作者|我方特邀作者午梦堂主 <朝文社>(原<我们爱历史>)为头条号签约群媒体 字数:3490,阅读时间:约9分钟 <论语>里有一段孔子见南子的简短记载,寥寥数十字, ... 【孔迹】卫灵公冢:南子的艳闻(上) 卫灵公生年不详,他去世于灵公四十二年,关于他的出生及名字,<史记·卫康叔世家>中有如下一段描绘: 初,襄公有贱妾,幸之,有身,梦有人谓曰:"我康叔也,令若子必有卫,名而子曰'元' ... 南子真有后世说的那么淫乱吗?孔子与她的绯闻为什么越传越讹? 有关南子事迹在<左传>中有所记载,又因为大名鼎鼎的孔子在周游列国卫国段时见过南子一面,因此南子的声名大噪.但是南子在儒家弟子的眼里只是水性扬花的代名词,她的声名充其量不过是负面的.而后世也 ... 美女拒绝与孔子同乘一车,孔子说了一句名言,她被后世骂了2000多年 孔子是儒家学派的创始人,开私人讲学之风,由于他的思想对中国乃至世界都产生了重要影响,所以被列为"世界十大文化名人"之首.也因为孔子所做贡献巨大,所以死在大部分人的心目中,他都是完美 ... 【孔迹】卫灵公冢:南子的艳闻(下) 既然否定不了孔子见的是南子,那么另一些学者就要解释通孔子去见国君的夫人是合乎礼制的.朱熹就持这种观点,他在<论语集注>中说:"古者仕于其国,有见其小君之礼." 朱熹认为 ... 子见南子 所谓千古第一绯闻的真相 小孟学论语*<论语>辨惑-子见南子 所谓千古第一绯闻的真相 著名文化大家林语堂先生曾经于1928年10月30日,写了一个独幕剧<子见南子>,"子"是孔子,& ... 美人拒和孔子共坐一车,孔子说了句话,没想到让她被骂了两千年 "南子惑淫,宋朝是亲,谮彼蒯聩,使之出奔,悝母亦嬖,出入两君,二乱交错,咸以灭身." --刘向 <列女传> 南子是位生得极为美艳的女子,是春秋时期卫灵公的夫人.不过,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