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乔布斯传》:佛陀智慧成就了我

近期读了《乔布斯传》,纵观这个苹果创始人的成功轨迹,我看到了一个佛教徒的禅意人生。

“极简生活”的背后透着佛陀智慧,是佛学改变了他,成就了他。

乔布斯小时候被生母送人,随养父母长大。少年时的他思想偏激,才智超群又玩世不恭。中学二年级起经常“吸着大麻读名著”,一副嬉皮士模样。1972年,一本《禅者的初心》让他接触到佛学,而后开始禅修。

书上的一段话惊醒了他:“如果你把每一天都当作生命的最后一天过,总有一天你的假设会成为现实”。

从那时起,他每天早晨都对着镜子扪心自问:假如今天是我生命中的最后一天,我还会去做今天要做的事吗?这件事真值得我去为它投放激情吗?

在他眼里,浪费时间就是在浪费生命,是绝对不能容忍的。

从此,乔布斯变了,由追求“与众不同”到“极简生活”,佛学让他脱胎换骨。

从此,一个倡导极简主义生活方式的乔布斯出现了,再后来成为苹果手机的缔造者。

1.极简主义体现为:购买生活必需品的“极简”

乔布斯的服装搭配总是黑T恤和牛仔裤,经常只吃一种食物,在家里几乎没有装修和家具。

在他不到三十岁的时候,一个朋友到他家里,发现屋子里只有一张爱因斯坦的照片、一盏Tiffany桌灯、一把椅子和一张床。

苹果旗下的产品也在传导这种生活方式,品类极少,设计也极为简单,但却改变和颠覆了我们的世界。

大多数人活着是给别人看的,为了满足自已的虚荣心物欲膨胀。小到名牌服饰、高端化妆品,大到名墅、豪车、美妻。在追名逐利中沉迷世事,不觉白头。

对物品的贪恋、收藏、过度、堆积导致了生活的失衡,心态的困倦烦躁。

人活在世上,时时处处都在分别执着中,看见好看的想要,看见时髦的想买,看见赶潮的想取,随时处于贪执之中,因贪着得到而快乐,贪着得不到而懊恼!

然而世间再美的物品,经过无常的洗礼,都会随着时间流逝,一天天的陈旧下去,真正美的东西是用心去赏析,而不去执着它,处于平和之心去购物,购买自己必要且实用的物品,理性消费,杜绝与他人攀比的心态。

生活才针对变得简单、轻松、自然!

人的欲望是无限的,放纵久了就成了习惯,而极简其实是一种自控的快乐。你若不抽出时间来创造自己想要的生活,你最终将不得不花费大量的时间应付自己不想要的生活。

有一个作家,年事已高且疾病缠身,生活不能完全自理,儿女各有事业无暇照顾,不得已住进养老院。

面对自己穷其一生辛苦积累的东西时,他犯难了。面前有几万册藏书、几大本邮册、几百个紫砂壶、四季衣服塞满了衣柜。一旦进了养老院,一床一柜两把椅子足矣。

他醒悟了,自已过客而已。人活一辈子,需要的东西真的不多,到了老了才悟出生活的真谛。

心不被物役,不被境迁,制心一处无事不办。

极简主义不是要你一无所有,而是要你穿越物质的海洋,找到真正重要的东西。

2、极简主义体现为:遵循“减法”、去除繁芜的生活方式

乔布斯是一个素食主义者,少交际,从来不过夜生活,经常禅坐。

禅修带给乔布斯一种洞见本质的能力、对事物专注的能力、对简洁的热爱。

教他如何过滤掉任何分散精力或不必要的事物,在他身上培养出了一种基于极简主义的审美观。

纵观乔布斯推出的苹果一系列产品,最鲜明的一个特点就是简约。最直观的外观、最简单的操控方式、最直指人心的功能设计。

我们日常生活亦是如此。时间有限,有必要去除一些无聊的应酬、不必要的人际交往和多余的工作。

只有去除繁芜,才能突出一些具有决定性意义的关键任务,才能把有限的时间和精力投入其中。

人一辈子,能力有限,精力有限,抓住重点去做事。例如:

涉猎极简:互联网时代,信息繁杂,良莠不齐。不看没有营养的泡沫剧,手机里只留下对自己最有用的APP软件;

工作极简:工作中善于找重点,与上下级交流简明清晰,管理全面统筹,不舍本逐末;

交友圈极简:物以类聚,人以群分。少结交酒肉朋友,多结交前进道路上的良师益友。

多学习乔布斯,多坐坐禅。

在佛教中有“六度行持”即为:布施、持戒、忍辱、精进、禅定、智慧。如果我们身心按六度行持于生活中,达到智慧之境,做事情自然更加事半功倍。

3、极简主义的最高境界体现为:内心不为万物所累

心简,外物必然就简。

极简主义不仅是富人的小资,穷人和屌丝一样能做到。生活达人讲的品质或品味,如果仅停留在附庸风雅层面只能算做秀。坐在雅致的咖啡馆喝九十八元一杯的咖啡,同坐在平民露天茶馆喝十元一杯的茶,并无高下之别,重要的是你的内心。

心简,首先要“看透”无常。

乔布斯当年的改变就是感知到时不我待。我们的生命有限,每天就像站在踏步电梯上,被一点点输送到生命的终点。

“假如今天是我生命中的最后一天,我还会去做今天要做的事吗?这件事真值得我去为它投放激情吗?”

人生有八苦,即是:生苦、老苦、病苦、死苦、爱别离苦、怨憎会苦、求不得苦、五蕴炽盛苦。”面对无常,原本执着的东西很多都是可以放下的。

不妨我们闭上眼睛静下心想想。我们此生的目标是什么?不管是近期的还是远期目标,一旦确定后就为之努力,其余的杂念和插曲可以略过。拨开层层迷雾,一心航向灯塔。

心简,就要做到“断、舍、离”。

末法时期,世上清醒的人本就不多,终日反复地在梦境中流连痴傻。每个人的执念不同。有的人执于名利,有的人执着于情感,有的人执着于子嗣。有执就有求不得苦,徒生很多烦恼。

就算少数清醒的人也是心有余而力不足,想做却未必真的能做到。

只感知无常是没用的,瞬间的醒悟只能昙花一现,要落于行。

慢慢的践行断绝、舍弃、放下世俗的牵绊和内心的执着。长久保持才能逐渐纯净至“心简”。

如果我们的“心简”修为能达到不为利、衰、毁、誉、称、讥、苦、乐等“世间八法”所动,或者,不被名、利、兴、衰、福、乐、增、损、瞋、怨、 气、恨、谋、谤、夺、害、病、苦、别、亡等“凡情二十法”所牵,那我们就能由凡转圣了。

(0)

相关推荐

  • 无常、苦、无我 内观体验

    无常.苦.无我 内观体验 合安 05-23 阅读 1385 关注 无常.苦.无我,是佛陀教法的三个基本特性(三法印).如果你正确了知无常,你就会知道苦是必然的结果,而无我是究竟真理.要一起了知这三个特 ...

  • 王阳明有一种非常值得我们学习的智慧,叫做...

    王阳明有一种非常值得我们学习的智慧,叫做"苦不入心",意思就是无论境遇多么恶劣,生活有多苦,都不能让这种苦进入自己的内心,把一颗纯净的心变成一颗"苦心",从而变 ...

  • 乔布斯:佛陀智慧成就了我!​

    近期读了<乔布斯传>,纵观这个苹果创始人的成功轨迹,我看到了一个佛教徒的禅意人生. "极简生活"的背后透着佛陀智慧,是佛学改变了他,成就了他. 乔布斯小时候被生母送人, ...

  • 乔布斯:佛陀智慧成就了我

    近期读了<乔布斯传>,纵观这个苹果创始人的成功轨迹,我看到了一个佛教徒的禅意人生. "极简生活"的背后透着佛陀智慧,是佛学改变了他,成就了他. 乔布斯小时候被生母送人, ...

  • UC头条:古人十条经典家训, 涵养智慧, 成就人生

    点击加载图片 1.凡人,说他儿子不肖,还要照管伊父体面:说他婆子不好,还要照管伊夫体面.--温璜<温氏母训> 平常的人,说他儿子不孝敬,还需要照顾他父亲的颜面:说他妻子不好,还需要照顾他丈 ...

  • 乔布斯:极简智慧成就了我

    近期读了<乔布斯传>,纵观这个苹果创始人的成功轨迹,我看到了一个佛教徒的禅意人生. "极简生活"的背后透着智慧,是佛学改变了他,成就了他. 乔布斯小时候被生母送人,随养 ...

  • ​妈妈的智慧成就一个作家

    妈妈的智慧成就一个作家 关键词:家教智慧 彼得·海洋先生是香港国际教育科学研究院教授,香港新华人民出版社总编.长期从事军事战略.战术.战役.军事将帅的智慧研究,出访过一百多个国家和地区,出版了二百多部 ...

  • 励志,挫折智慧成就

    我告诉各位一个有成就的人,都是被禁错字备受考验,否则他不可能有大臣富贵的人都是肯定很倒霉过来的人,所有智慧者都是吃过巨大的心理生理的痛苦,才走出来,这个世上能百毒不侵的人都曾伤痕累累,能笑看风云的人都 ...

  • 他11岁沦为明朝俘虏,被阉割为太监,既不是皇室宗亲,也没有显赫的家世,但他以自己的努力和智慧成就了一段传奇

    历史上,朱棣曾派出两路人去寻找建文帝,一路是胡濙(从事秘密工作),另一路人马则是郑和所领导的下西洋的舰队. 郑和下西洋的初衷除了寻找建文帝之外,还有一个深层次目的,那就是把大明王朝的威名传到海外.因此 ...

  • 实拍曾国藩墓地:智慧成就皆令人称赞,死后却葬在无名山上很凄凉

    曾国藩墓地:墓前白色香炉已烧成黑炉,墓碑22字完美诠释其一生!文/婉清曾国藩是中兴四大名臣之一, 不论是他的成就还是智慧皆令世人称赞.从小曾国藩就身世显赫,出生就是曾子的第七十世孙,算来也算是孔子的弟 ...

  • 炉石传说也有逃课打法?暴力破解神秘成就,这也许就是中国玩家的智慧吧!

    很多高难度的主机游戏都会被玩家开发出逃课打法,来帮助手残的玩家通关比较高难度的关卡,没想到炉石传说也会有逃课打法,之前的神秘成就在很多学霸玩家的帮助下破解了难题,而有才的网友们还开发出了暴力破解打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