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租公寓的核心价值只会更大更强

过去的一年,长租公寓可以说是饱受苦难,在经历一个耀眼的热潮之后陷入周期性、阶段性回调。
在一系列所谓的“爆仓”、甲醛、出租率下降、竞相降价出房等各种压力之后,在持续不断的质疑声中,青客率先发起IPO,并有望成为长租公寓“第一股”。
预计未来一、二年至少有4—5家机构实现上市。
那么,站在这个时点回顾过去和展望未来,长租公寓到底处于什么样的发展周期,未来向上向好的长期基本面是否发生了动摇?
无论是从供给端,还是从需求端,长租公寓的存在会对租赁市场产生非常积极正向的影响,这也它存在的价值所在。
第一,增加租赁市场的有效供给,从而也可以有效的平抑租金。
据测算,目前北京现有租赁住房291万间,租赁人口大约为862万人,人均租住间数为0.34间。上海目前租赁人口大约为951万,现有租赁住房489万间,人均租住间数为0.51间。
在这样的条件下,只有通过N+1等多种方式盘活存量,增加有效供给。
据统计,以上海为例,从2015年至今,典型头部品牌的长租公寓合计为上海市场提供新增供给超过130万间,有效平缓了市场的供求关系,这也是上海的租金在过去几年为什么一直平稳下降的重要原因,以青客、自如、魔方为代表的机构在这一过程中发挥了很大的作用,仅青客一家为市场提供的增量供给就达到10万间左右。
此外,长租公寓提供的专业服务也可以鼓励业主将房屋出租。通常情况下,业主在决定是否出租房屋时,租金水平、租客素质、房屋维护都是重要的考虑因素。部分业主担心房屋维护不好损毁房屋,所以宁可将房屋空置也不出租。
专业机构通过提供高品质的房屋维护服务,筛选高素质的租客,打造出了优质的管理服务,赢得业主信任。
第二,长租关系使租赁关系更加稳定,这是国家倡导“租购并举”最基本的要求。
稳定的租赁关系无论是对于租赁自身的发展,还是对于房价控制都具有重要意义。在这一点,长租公寓的价格有三个:
01. 租金更加稳定。
与小型分散的二房东和私人房东对比,长租公寓的租金管理更加科学化,租金波动幅度更小,专业机构通过签订长期合约,通过内部成本管控,使消费者能够获得稳定的预期。
02. 租客端平均租期更长。
与平均不足8个月租期的市场水平相比,长租机构的租赁周期更长更稳定,一般超过12个月,一个租客通过内部周转,在一个品牌选择居住的时期周期甚至会达到3年。
此外,不少长租品牌针对客户体验推出非常多的服务条款,对于租客的稳定也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如“三天不满意0违约金退款”、“退租三日返押金”、“房屋质量问题无责任退换租”等服务承诺已经成为行业的标配。
这些服务均在一定程度上提升续约率。从青客IPO文件披露的数据来看,青客的租客续约率超过50%。
03. 业主端租约更长更稳定。
在普租市场,一个业主每年平均要找1.5个租客,每次租赁都要产生1-2个月的空置期,业主端的租赁成本相当高。
相反,在机构租赁的安排下,业主通常与机构签定3-5年的长期契约,既省去了业主的麻烦,也提高了住房的使用效率,稳定了业主端的租赁关系。
尽管如此,未来的租赁关系仍有极大的改进空间。仅从租客端对比,德国的平均租赁周期长达11年,日本的平均租赁周期为5.2年,英国的平均租赁周期为2.5年。
在这样的情况下,长且稳定的租赁周期会使租客拥有更高的安全感,促使租客选择租赁作为其长期的住房解决方案,有利于整体租赁市场的长期良性发展。
第三,分散式长租公寓有效解决了住房供给与住房需求之间的错配。
以上海和北京两个核心城市的数据来看,一居室的需求占比大概在30%左右,而全部在租房源中一居室占比仅有25%左右;三居室需求占比只有15%左右,而房源占比接近30%。
相对于上海,北京一居室和三居室的供需比例错配更加显著。北京三居室的供给比例比需求比例高了10个百分点,上海高出5个百分点。
这一比例差距表明,房屋供给结构与需求结构的错配严重,需求旺盛的一居室供给不足,需求不旺的三居室结构性过剩。如果不对三居室进行改造以适应合租需求,三居室房屋就会形成资源浪费。这就是N+1存在的核心存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