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章 请随我来番描绘训练

I

翻开这本书的时候,您可能抱着半信半疑的想法:买它值吗?“强化训练”,果真能提高自己的写作水平?

为了解开您的疑团,我先把这套训练的宗旨和它的实用性做番小小的说明。

稍稍回忆一下,您不觉得当前我国许多学校里的写作课或曰“作文课”很乏味么:

开学初的作文题,不是“寒假记事”,就是“××见闻”,不是“一件难忘的事”,就是“××新气象”,——老一套的题目,是不是很难激起您的写作兴趣?

春天来了,写春;秋天到了,写秋——不管您是否内心里有没有感受,反正得硬着头皮写。

再不,就是出题写什么“一个敬爱的人”,“我的妈妈”,“我的同学”,“我的老师”等等——这一类的题目在您几十年的学习生涯中不知道重复过多少次。

写作本身是需要情感的事情,只有在兴趣极浓,心灵震颤之际才会写出动己感人的作品。俄国伟大的作家列夫·托尔斯泰曾说:诗歌是团火,在人的灵魂里燃烧。这火燃烧着,发热发光。……真正的诗人不由自主的、痛楚地燃烧起来,并且引燃别人的心灵。而这便是全部文学事业之所在。

把写作比作燃烧,而且是心灵不由自主地、痛楚地燃烧,这个比喻是何等准确而绝妙啊!

可是,请我们的语文教师和我们成千上万的学生回忆一下,我们的写作课或曰“作文课”上,当一个题目写在黑板上之后,有几位同学能有此等兴趣和激情呢!倒是常常出现这样的局面,一个作文题布置下来后,教室里一片唉声叹气,接着就是一种消极怠工态势:或以呆滞的目光直瞪天花板,或懒洋洋趴在桌面上……直至教师几次三番催逼,才不得不搜索枯肠、抓耳挠腮,痛苦地完成几百字——我这里绝不是主观臆测,而是对不少学校做过多次调查后得出的印象。

于是,老师无可奈何地埋怨学生不爱写、不好好写,于是学生带着逆反心理埋怨老师逼他们写他们不爱写、不会写、不愿写的作文。

请想,这样的写作教学能出好作品、能培养出有文学才能的人才么?

请放心,我这本书肯定能使您对写作产生兴趣的。

再请您回忆一下,当今学校的写作课或曰“作文课”,大都走的是一种模式,那就是根据题目要求,先审题,找出您还未动笔的文章的中心思想,再根据中心思想选材,再将材料按“起、承、转、合”安排结构,再安排人物。这种“主题先行”的写作模式,使得您和您的同龄者们大伤其脑筋,于是大量“假、大、空”式的作文就满天飞了。

。为了扣题,为了迎合,有许多同学就只好去编造人物和事件,什么捡钱包交公啦,什么坐车让座啦,什么搀扶残疾人过马路啦等等,人物是假的,故事是编的,写出来的作文不但别人不信,就连您本人怕也是写完之后不敢看第二遍的。

。您的生活轨迹本都是由细小的生活小事和身边平凡的人物串起的彩链,这些日常小事和熟眉熟眼的亲朋好友,本来都可以信手拈来写成有趣儿有味儿招人爱的文章的,可为了突出“中心思想”,为了一个“有意义”,您只好把人物“高大”起来,把故事的意义夸大起来,好似在哈哈镜面前一样,而且,似乎什么都能和“五讲四美”、“我为亚运做贡献”、“为四化做奉献”等大主题挂上钩,这不是很荒谬么。

。有不少爱好文学的同学,读过不少文学著作,记过不少的词藻和描写名句,几乎每一篇作文,都要堆砌上一大堆华而不实的词藻,如果把华丽的词藻搬掉过后,人物往往是干瘪枯瘦的“骨头架子”、“几根筋”。我调查过,当今的学生,如果说在小学时代还写出过几篇有生活气息的记人叙事的好作文的话,那么,到了中学特别是到了高中,大多数同学的作文却是越写越没滋味,越写越空——这个现象,难道不值得您和您的老师们反思一下么。

我做过二十八年的语文教师,因而我有资格也深有感触地说,当今盛行的八股文式写作教学,是很难提高您的写作能力的。我曾经请几位语文教师同行在100分钟里也写一篇“一件有意义的事”,也写一篇“记一位我爱戴的”,结果,他们也蹙额咂舌地半天写不出又感人又有意义的作文来。

总之,当今学校的写作课太捆束学生了,坐在教室里,提起笔来千金钧沉重,又要主题鲜明有意义,又要条理清晰,又要人物“栩栩如生”,又要事件“跌宕起伏”,又要语言流畅而富文采,又要……左一条绳子右一条绳子,难怪同学们一提作文就“脑仁儿疼”、就“腻死了”、就“憋死牛儿”了。

2

爱好文学的朋友,您一定渴望自己写出的作品生动感人吧,您一定想使自己笔下的人物“形象逼真”、“栩栩如生”吧,如果您有这个愿望,那么请随我来进行一番描绘训练。

我的这套描绘训练,跟一般学校的写作教学大不一样,我是从人物形象的细节开始训练的。我发现,当今学生的作文在写人物时,常常忽略细节的描绘。

知道么,在记事写人的记叙文体中,如果说情节是骨架的话,那么细节则是血肉。只有骨架而无血肉,文章再写得主题鲜明,再条理清晰,它也只能成为干巴巴的一条筋,肯定不会具有多少吸引人的魅力的。

下面请耐住性子读一篇电视剧《越过死林》的故事梗概。

“听说,太子山上有一片死林,成片成片的树木,就这样无缘无故地死掉了。说起死林,就连我们这些打了一辈子猎的人,谁也没有真正见过。”初中一年级学生的夏令营活动的第一课,猎人爷爷就这样给同学们讲了“死林”。

同学们哗然。

“猎人爷爷,我们能见到死林吗?”女同学菲菲跑到猎人爷爷跟前问。

“这可不是闹着玩的事,听说不知道哪一年有一个天不怕地不怕的后生自己进了死林,以后再也没回来。”

鲁非同学似乎在思考什么。

屈宝康同学好奇地问在山里长大的杨老师,杨老师也不知道应该如何回答。

一只小银鼠从树上跳下来,鲁非拉住小鼠的头,屈宝康抓住了尾巴,两人你争我夺互不相让,弄得小松鼠疼得“吱吱”怪叫。

“好了,好了,别争了,总不能把它一劈两半吧!”菲菲小大人似的镇住了鲁非和屈宝康:“小鼠交给我,你俩比一比,谁赢了,谁就得小银鼠。”

屈宝康和鲁非争论了好大一会,没能达成一致。

菲菲指着远处的太子山,说:“我说呀,你们谁能爬到太子山上的那片死林,小银鼠就归谁。如果你们没有胆子上死林,那就把小银鼠还给大自然。”

屈宝康故作轻松:“我没啥,就怕鲁非没这胆儿!”

鲁非看了看神秘的太子山,勇敢地朝前走去。

“你真要打赌?”屈宝康朝离去的鲁非追去。

鲁非和屈宝康沿着一条被猎人、野兽,以及地质队员踩踏出来的小路向太子山进发。越往山上走,越感到寒冷。两位打赌的孩子累得气喘吁吁,汗流浃背,浑身发抖。

屈宝康:“鲁非,你认输吧,免得把你冻坏了。你一认输,咱们就可马上下山。”

鲁非用手背擦了擦额上的汗水,继续往山上走,嘴角仿佛掠过一丝微笑。

屈宝康无奈地摇了摇头,跟着爬山。

太子山上,寒带的针叶林慢慢地消失,取而代之的是一片片稀疏的灌木丛。羊群悠闲地吃着草。

鲁非越爬越慢,步子有些飘飘晃晃。

屈宝康喘着粗气,汗也顾不上擦:“等等,干嘛为了一只小鼠拚命呢?给你二十块钱,到农贸市场买两只小鼠都有富裕……这样对咱俩都有好处。”

鲁非想起爸爸常说的:“要做一个真正的男子汉!”

在上山的路上,屈宝康搂着鲁非的肩喋喋不休:“鲁非,我这可都是为你好,你这身体不行。我不怕,棒着呢,就是爬上珠穆朗玛峰去也没事。”

鲁非甩开屈宝康的手,转身又向山上爬去。

屈宝康只好跟在鲁非后面,他不慎脚踩一块松疏的石头,石头掉落,屈宝康的身子也跟着滑下去,幸好他的手快,抓住了另一块石头,鲁非用皮带把他拉了上来。

同学们离开猎人老爷爷的驻地走向山林。他们不断向猎人老爷爷提出许多问题。杨老师在同学与猎人的一问一答的问话声中回忆起了自己美丽的童年。猎人的回答,使菲菲担心鲁非和屈宝康走进死林而出不来。(63%)

这时,鲁非和屈宝康因相互搭救当初争斗的心理慢慢地平静下来,俩人互相拉携着坚持往山上爬……

鲁非发现一个洞里有燕子的鸣叫声,好奇心驱使他走进洞里。洞里钟乳石千奇百怪,燕子惊飞。

当鲁非满脸伤痕走出洞时,急得团团转的屈宝康都认不出来了。

他们继续往前走,山风刮得“呼呼”直响,怪石如同巨大的怪兽,面目狰狞,张牙舞爪,坚硬的骆驼草和野酸枣刺把他俩的衣服勾破,地上处处有野兽的足迹,还有血淋淋的冒着热气的动物骨架。

屈宝康胆怯了,对鲁非说:“咱们别傻了,我求你了,下山吧,这会儿咱俩说的话,除了太子山,谁也不知道。”

鲁非:“不。我知道。”

屈宝康:“哥们儿,我彻底认输了。”

“你等着瞧吧!”鲁非说完,独自一个向山上爬去。鲁非历尽艰险,终于到达了被猎人们称为死林的地方。此刻他顿时觉得自己一下子长大了许多。

鲁非与在山腰等候他的屈宝康一同向山下走去。鲁非小大人似地对屈宝康说:“回去就说咱们一块爬上死林的。”屈宝康忙问:“那小鼠呢?”鲁非十分自信坚定地说:“归你了!”

屈宝康不解地看着鲁非,鲁非似乎感到整个世界都在脚下,他以从未有过的轻松感向远方走去……。

怎么样,您不觉得读上面的文章索然无味么。为什么索然无味?原因就是我们在这篇文章里只见到了情节的叙述,而未见到一处的细节描绘,也就是说,它除了交待情节的起端、发展、高潮和结局外,几乎没有一处形象性的画面描绘。

那么,我们再来回忆一下中学课本里朱自清的《背影》。

在《背影》这篇散文中,作者写自己北上读书,父亲在繁忙中渡江相送到车站,在车站把一切都安排、叮咛妥贴后,本可以回去了,却突然想到要穿过铁道去买几个桔子给儿子在路上吃。到这里,作者以朴素的白描手法描绘了他当时看到的一幅画面:

我看见他戴着黑布小帽,穿着黑布大马褂,深青布棉袍,蹒跚地走到铁道旁,慢慢探身下去,尚不大难。可是他穿过铁道,要爬上那边月台,就不容易了。他用两手攀着上面,两脚再向上缩,他把肥胖的身子向左微倾,显出努力的样子。这时我看见他的背影,我的眼泪很快地流下来了。

可以毫不夸张地说,凡读过这篇散文的人,过了许久许久,往往记不得文章里直接抒情的言语,也许并未完全准确品味领略其中笔致奥妙之美,然而,总会牢牢地记住那个蹒跚、肥胖、笨重吃力的背影。而且,在生活中,每当自己经历或是看到别家父子情感联结时,往往自然不自然就会忆起那个背影。

您看,一个细节描绘的形象性画面,竟成了全篇中最打动人心最令人难忘的主要构件,这不足以证明细节描绘在叙述文体的重要地位么。

武断点说,古今中外的文学名著,它们可以是没有情节或情节淡化的,却没有一篇是没有细节的,所以,要想写出动撼读者心魄的记叙文,不首先在细节上下功夫那是绝对办不到的。

3

我把“描绘”一词略作说明。

我没有用“描写”,而用了“描绘”,这是为什么呢?

我告诉您一个写好记叙文的窍门,那就是:在您动笔写之前,你最好让您的眼前象演电影似的出现您经历过的一幅幅生动画面,那画面上有声有色有形有质有感有味……在您动笔的时候,您仿佛不是用笔在写,而是在用笔去“画”那幅画。

“画”?

对了。我的这套描绘训练,就是借鉴美术学校训练学生画画的方法,分项训练您“画”的技能。

这奇怪吗?

不。我们在分析文学作品时,不也常常借用美术的方法和术语吗,譬如“刻画”、“塑造”、“渲染”、“烘托”、“白描”、“素描”、“勾勒”等等。

那么,美术学校是怎样训练学生的造型能力的呢?

我在艺术学院学过绘画,我可以把学院对一个初学者进行入门的几项训练介绍一下。

一个初学者刚刚进入美术系时,教师决不会一开始就让他画人像或人体的,而是先让他画石膏正方体、长方体、锥体、球体,当这个学生掌握了一点造型能力后,就让他画石膏眼睛、石膏鼻子,石膏嘴,石膏耳朵——也就是说,把人的面部分解开来,一项一项地研究它的结构、解剖,一项一项地分开描绘它们。

在做完这些单项训练之后,教师才让学生画由单项组合起来的人像、半身像、人体。

我的训练方法,就是循美术院校素描教学方法来逐项对您训练的。

好了,题外话说得够多了。朋友,拿起笔,随我开始第一次训练吧。

(0)

相关推荐

  • 文学原创•《​晏子使楚智斗楚灵王》(故事)改编 宋红莲

    晏子使楚智斗楚灵王(故事) 改编  宋红莲 晏子使楚智斗灵王的故事流传几千年,家喻户晓.恰恰与之对应关联的楚灵王,丑行轶事也是流传几千年,甚至有章华台遗址现世为铁证.当时,灵王接待晏子不在郢都王宫,而 ...

  • #作文# #写作# [来看我][来看我]...

    #作文# #写作# [来看我][来看我]...

  • 未来幻想(2)

    俞服进了管道点了管壁上的目的地,选了家.而鲁非跟着俞服点了私人访问,目的地也是他家. 在这个年代,居住地区基本划分为三种,最有钱的那部分人住在太空,其次是住在天空当中,最穷那部分就是住在地上.当然也有 ...

  • “新金鳌”杯三等奖作文 || 实验鹳山 金宸语《爱是一道光》

    第三届"新金鳌"杯 全国少儿暑期征文大赛三等奖作文 爱是一道光--读<萤王>有感 实验鹳山 金宸语 .... 在漆黑的夜里,在一眼望不到边的芦苇丛中,你可曾想过害怕?我 ...

  • 春到太子山,“樱”你而来

    春到太子山,"樱"你而来 图片:鹰 文字:芳草依依 音乐:樱花恋 风铃声声赞樱菲,樱你而来花涧醉. 樱花红陌上,杨柳绿池边. 燕子声声里,相思又一年. 勿忘樱的花语:幸福,一生一世 ...

  • 【军旅长篇】梨花雨||桃花:第二章 请安

     [作品梗概] 二十世纪三十年代,日寇侵华,山河破碎,家国危亡,热血抗争.历史小说<桃花>以写实的笔触,深刻揭示齐鲁地域抗日斗争的鲜活人物和生动事迹.作品以地域风物.民俗传统为背景,以主人 ...

  • 【第0章结语】- 计算机概论 12

    以下视频自单维彰教授Youtube账户 已经得到单老师授权许可, 这里表示诚挚的感谢!! 单维彰教授, 美国宾州州立大学博士, 台湾的中央大学师资培育中心与数学系合聘副教授. "我以中国式的 ...

  • 练腿,请不要忽视小腿肌肉的训练!!

    健身时,经常看到大神们在练腿,小鱼要说的是,在你练腿的同时,请不要忽视小腿肌肉的训练,不然的话,会给人一种基础不稳的感觉. 一.训练小腿肌肉的重要性 1.使用频率高 小腿的重要性,可谓是人体的第二心脏 ...

  • 陆军战友,请收好这份分业训练健康保护指南

    前言:随着实战化训练强度和难度逐渐加大,若官兵自我保护意识不强,防护措施不到位,训练准备不充分,很容易导致训练伤.积极做好军事训练伤防护对于提升部队战斗力具有重要意义.本平台经<中华战创伤学&g ...

  • 40岁以后,请注意这6个重量训练原则

    本文作者为来自加拿大的前奥运选手,力量训练教练克里斯蒂安·蒂博多.从上世纪90年代起,他就因给健身杂志攥稿而闻名,并一直活跃至今.他训练过26个运动项目的运动员,还参加过奥运会.在因为伤病而结束职业生 ...

  • 备战首马,请按照这6点进行训练

    虽然并不是每个爱跑步的人都打算完成一次马拉松,但不可否认的是,如今随着马拉松浪潮的迅速席卷,马拉松作为全民健身组成的重要部分,已经逐渐变成了一场全民运动.   跑一场马拉松,认识一些新朋友,已经成为很 ...

  • 请大家不要再黑六小龄童章老师了,毕竟给我们带来了美好的童年

    别人怎么说我不管,我只知道他演的孙悟空贯穿了我的童年,给我的童年带来了无限乐趣.你们可以喷他平时生活上的问题,但是如果你喷他演的孙悟空,那么,咱俩对喷吧. 理解一下他的压力吧,顶着美猴王,老艺术家的光 ...

  • 学习道德经第十一章,请你举出4个因为“无”而产生作用的物品?

    学习<道德经>第十一章,请你举出四个因为"无'而产生作用的物品. 先来看看<道德经>第十一章的原文:三十辐共一毂,当其无,有车之用.埏埴以为器,当其无,有器之用.凿户 ...

  • 请收藏:章次公的“通肠方”,专治年高血虚便秘,送给万千老人【一点资讯】

    (本文仅供学习.参考,不能替代医嘱和处方.文中所述配伍.方剂,必须在中医师当面辨证指导下来借鉴.应用,切勿盲目尝试!) 本文理论依据:<中医内科临床治疗学> 你好,我是中医人,文君然. 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