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作战谋略举要之一:分合为变!

特约:路过蜻蜓

分合为变兵力的分与合、集中与分散是一个重要的用兵原则,也是制定军事谋略需要深入思考的中心问题。

《六韬·犬韬》专门写了《分合》一篇,指出:“凡用兵之法,三军之众,必有分合之变。”

分合问题是与兵力使用的众寡多少,兵力的积与疏、聚与散等问题联系在一起的孙提出“积疏相为变”的命题,成吉思汗要求“以聚攻散”。积聚是用众的手段,疏散是用寡的手段。

无论是以众击寡,还是以寡击众,都涉及兵力的集中与分散的问题。

如何在战斗中,集中兵力,以众胜寡,古代兵法对此也有很多论述。

孙子兵法

《淮南子》说:“五指之更弹不如卷手之一桎(打击),万人之更进,不如百人之俱至也。”“将众而用寡者,势不齐也,寡而用众者,用力谐也。”就是说胜败的关键不在统率部队的众寡,而在于运用兵力的众寡即能否集中兵力。“并力一向”,以众击寡,如“决积水于千仞之溪”(《孙子兵法》)。

集中兵力也就是强调兵之合力。“兵之贵合也。合则势张,合则力强。”(《白毫子兵望》)“兵散则势弱,聚则势强,兵家之常情也。”(《删定武库益智录》)。

孙子说得更为透彻,他说;“故形人而我无形(用假象欺骗敌人而不暴露“真象”)。则我专而敌分,我专为一,敌分为十,是以十攻其一也,则我众而敌寡。”“吾所与战之地不可知”,“敌所备者多,则吾所与战者寡矣”。只有这样集中兵力才能打歼灭战,而不是打击溃战。

当然,在具体战斗中也存在以少胜多的情况,战争胜负并不完全是由兵员多少来决定,还决定于其他许多条件,但即使是在战斗中以少胜多,也仍然要尽可能集中兵力进行突破,仍然要贯彻集中兵力打歼灭战的原则。

明代兵书提出“击虏以歼灭为期,小利不足贪”(《登坛必究》)。“以多胜敌者,必将以殄灭为期,而不再举”(《兵镜吴子十三篇》) 。

登坛必究

当然,集中与分散是对立统一的。集中自已的兵力,又必须善于分人之兵,同时也要根据兵力对比适当地分兵以牵制敌人。分合为变的精髓就是要在主力直接作战的关键时间、地点能以自己的集中对敌人之分散。

例如,公元83年,班超在西域调集了部队25000多人再次攻打莎车(今新疆莎车县),龟兹王组织了50000多人前往救援。在敌众我寡的情况下,班超采取了分人之兵的战法。他佯为不战,而分东西两路撤退,并故意让俘虏逃走,向龟兹王报告情况。龟兹军立即分兵两路追赶,班超按原定计划,在夜间以鼓声为号,将兵力集中起来攻击较弱的莎车部队,追杀了500余人,使西域震服。

1619年,明将杨镐率军分四路进攻金都兴京(今辽宁新宾西)。金军统帅努尔哈赤以少击众,大破明军数十万,究其原因就是因为他善于集中兵力,“凭你几路来,我只一路去”。他采取各个击破的办法,率倾国之师,首先打破明军的一路,则其他几路也就随之瓦解了。

分进合击惨败的明军

好了,古代作战谋略举要之分合为变就给大家先介绍到这里,我们下一期介绍古代作战谋略举要之攻其必救,敬请期待!

参考文献:

1619年萨尔浒之战,明军为何会失败?

杨镐的四路进军计划,为什么说是科学合理的呢?

被耽误的海军近代化进程:晚清长江水师迅速衰落背后的权谋与政争

张云勋:《中国历代军事哲学概论》

(0)

相关推荐

  • 韩信的背水一战是怎么打赢的,为何无人能模仿成功,背后有何秘密

    背水一战就是井陉之战,经过韩信指挥过后,成为一个成语,被用来形容在绝境中为寻找生机而拼死一战,但是韩信的背水一战在中国历史上是个孤计,也就是说只有韩信仅仅使用成功过一次,其他人都没有成功使用过. 那么 ...

  • 诸葛亮第一次北伐失败原因析

    蜀汉建兴六年,诸葛亮上<出师表>,发动第一次北伐.初战,蜀汉战果辉煌,天水.南安.安定三郡叛魏响应,关中震动.然而,看似形势大好的外表之下,却隐藏着失败的隐患.虽然最后直接表现在马谡失街亭 ...

  • 看二次回路的基本方法及断路器分合闸控制回路介绍,建议收藏

    看二次回路的基本方法及断路器分合闸控制回路介绍,建议收藏

  • 古代皇帝的称呼,还分不清楚,看完本文就明白了

    中国古代皇帝的称谓大体包括三类:一类是某某帝,比如汉景帝.一类是某某宗,比如唐太宗.最后一类是年号加帝,比如嘉靖帝.第一类集中在汉朝以后,唐朝以前.第二类集中在唐朝以后,明朝以前.第三类主要是在明清两 ...

  • 【摘要】张爱云:宣州吴语古上声的分合类型及其官话化

    壹    引言 宣州吴语的声调系统很复杂.从调类数来看,最多的方言点有7个调,最少的方言点只有3个调.调类分合关系更复杂.本文在前辈时贤的语料基础上,对宣州吴语38个方言点(语料来源见原文)古上声进行 ...

  • 古代中国人究竟是穿开裆裤还是合裆裤

    中国历史悠长,服饰当然也不可能只有一种样貌.历朝历代都各自有其流行的款式. 现如今,一提到汉服,我们总是认为古人的服装的显著特征就是衣袖宽大,尤其是裤子只有开裆裤而没有合裆裤等. 一般的历史常识知识里 ...

  • 破除阴谋,理性生存(26)分合

    博锐管理在线 -- 作者:赵丹阳 弄权者的阴暗心理揭露: 能够匡扶世道人心.辅佐国家大政的决策者,务必要首先明白盛衰的道理,精通成败的奥秘,研究造成大治或大乱的体制根源,通晓各级领导的任用和罢免的规矩 ...

  • 赵世瑜:从晋祠看中国文化中礼与俗的分合

    赵世瑜教授 北京大学历史学系教授.博士生导师 教育部课程与教材专家工作委员会委员 教育部<高中历史课程标准> <历史与社会课程标准>制订组核心成员 中国民俗学会常务理事 中国社 ...

  • 严俊昌:分合之间的人生

    □本报记者 徐 楠 1978年,严俊昌当上小岗生产队队长时,已是六个孩子的父亲. "饿!"在那个年代的回忆中,一切印象都被置于这个字之后. 也正是这个字,后来逼出了小岗的生死契约- ...

  • (原创)家庭实验室:小实验——分合的水流

    分合的水流 日期:2017.08.22  星期二 实验人:战洪宇 实验材料:锥子,纸杯,一碗水. 实验方法与步骤: 1.用锥子在纸杯下面扎几个眼,距离约为0.5厘米. 2.向纸杯里倒水,然后用手将水流 ...

  • 健康长寿之道——精气神的原理(分合、转化、传递)

    实.时.空,为物之三大性也,曰:精-气-神. 再分为十二经,曰: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 相转为五行,曰:木火土金水. 相传为七情,曰:喜怒忧思悲恐惊. 十二经.五行.七情,互联,为命之全也,解之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