玷污

往期阅读精选:

鬼节的思考(短诗三首)

失落(短诗四首)

小洋人(上)

小洋人(下)

最后的洒脱

摄影  荷影

摄影  鸟儿

摄影  悉尼印象

摄影  无尽风光在扬州

这是一个有思想有情趣的公号,如果喜欢,请点上边蓝字陶冶视野加关注。别忘了点文章下面的在看,谢谢帮助转发的朋友

玷污
作者 陶冶
清晨,在公园里见两位须眉皆白的老者,上衣外套外面各套着摄影马甲,脖子上各挂着一架单反相机,在保护古松的水泥护栏顶部铺着草坪,像是在制作模拟沙盘。旁边摆着铁铲、剪刀等工具,其中一位将从旁处挖来的草皮小心翼翼地安排着具体的位子。
    他们要做什么呢?我很好奇,便凑近观看,发现有一片草皮上独立一只白色的小蘑菇。我恍然,玩摄影的经历告诉我他们是做微距拍摄的现场布置。
拍摄出美的作品当然是出自摄影者心灵的美,那些大美的摄影作品无不是拍摄者在回避了世间庞杂的干扰创作而成。我承认,取景框有选择性的宽容,在容许断章取义中难免会产生造假的嫌疑。我相信人们对美的追寻是与生俱来的,每个人都在以不同的方式在追求心中希望的美好。而我认为对美的追求应该建立在对自然的尊重与敬畏之上,取景框的局限当然可以屏蔽不入眼的景物,而人为地编辑场景的摆拍也难逃丑陋之嫌。就如在郑州水灾发生的日子里,有人故意将自己泡在或河流或池塘,拍摄受灾状,发在网络里赚取流量。难道这不是丑陋吗,甚至是丑恶,叫人作呕。
    两位老者,喜爱摄影,自然是玩得精致,玩得有情趣儿,总觉得还是回归自然的好。
    现实中人们对文字的描述早已失去了阅读的耐心,摄影与视频的真实便撑起了人们的信任。但不可否认,摄影的摆拍与PS在扼杀人们心目中的真实与美好,久而久之,人们会对摄影所记录的真实失去信任,混淆从前与现实的认知。而当视频以造假来烘托气氛的暴露,更令人贻笑大方。
比如,多年前曾参加一次电视台的综艺晚会,那时晚会还局限于剧场式的舞台之上,我第一次了解到观众席的掌声是如何响起。原来在舞台的侧面、摄像机镜头以外,有专人指挥何时鼓掌及鼓掌时长。坐在电视机前的观众眼里看到的现场热情观众当然认为是发自内心的真实。前几日见一小视频,也是在表现一个热烈的场面,站在地下的民众整箱地往军车上扔慰问品,车上的“亲人”拒绝收受往车下扔,本来是个非常感人的画面,偏偏出了纰漏,一个纸壳箱没封牢,箱口敞开了,观众清晰地看到,那竟是只空纸壳箱。我们人类曾经自豪的眼观六路,耳听八方,就这样都败下阵来,败给了现代化的传媒工具。
其实善良的人们宁愿相信所见所闻的美好都是真实的,甚至希望那些摆拍、造假都是出于善意。只恐玷污了先进的影视设备的好名声。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