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平天国系列(90)—淮军抵沪,李鸿章到达上海,与太平军交手
相关推荐
-
不迂腐,历史就不好笑了
文/唐俑 01 咸丰六(1856)七年之交,太平天国运动,已呈星火燎原之势,官军则相反,在下坡路上,走得不亦乐乎. 最高领导咸丰帝动摇不定,各方面大帅互相猜忌,加上军需缺乏,主管钱粮的官员一筹莫展,各 ...
-
上海士绅出巨资请湘军前来助战,为何反而催生出李鸿章淮军一脉
▲<太平天国>剧照 1851年1月11日,洪秀全聚集2万余人在广西金田村正式宣布起义,建号"太平天国",并将起义部队称为"太平军".随后,其与杨秀清 ...
-
李秀成领导太平军第二次进攻上海,为什么失败了?
[太平天国系列431,小佛说史原创作品,请勿转载] 1860年李秀成率军攻下苏州及其周边地区后,太平天国建立苏福省,李秀成作为苏福省的实际控制者,意图将苏福省壮大成太平天国经济繁荣.政治稳定的一片区域 ...
-
攻打天京三年,突然听说有人要来抢功,难怪曾国荃火了
晚清官场之中,湘军派绝对是一支不可忽视的力量,包括后来的军阀,最终的起源就来自于湘军.然而,即使同为湘军派系,内部的斗争却很复杂,很多故事比太平天国的内斗更为狗血.其中就包括曾国藩与左宗棠交恶,曾国荃 ...
-
中堂李鸿章之死~淮军
1901年11月7日,李鸿章在北京病逝,正在回銮路上的皇太后慈禧和光绪皇帝,在黄河岸边的辉县收到了令朝野无不悲哀的消息,失声痛哭,"太后及帝哭失声",大清国犹如"梁倾栋折 ...
-
太平天国系列(89)—组建淮军,李鸿章挂帅淮军,仕途的转折点
1861年9月湘军夺取安庆时,湖北盐法道顾文彬,路过安庆见湘军盛貌,就向曾国藩请求派军一部支援上海.顾文彬来到上海后,向当局和士绅大力推颂湘军之战斗力,建议向曾国藩讨取救兵,上海士绅经商议后,派钱鼎铭 ...
-
从清朝李鸿章的淮军装备来看,组建一个师需要多少银子?
我是天刑17,多谢邀请,这个事儿我还真研究过,应该可以回答的比较全面了. 首先一个,李鸿章的淮军没有师这个编制,它是军-营制.基础单位是500人左右的"营",然后以2-17营为一军 ...
-
李鸿章创建的淮军,走出了多少个总督和巡抚?
1862年,曾经在曾国藩手下做过4年幕僚的李鸿章,带着一支从安徽老家招募的队伍,奉曾国藩之命从安庆奔赴上海.由于这支队伍主要来自于安徽江淮一带,被称为"淮军". 淮军脱胎于湘军.在 ...
-
李鸿章的淮军公所,荒废的文物让人惋惜
走在恒祥南大街就看到了这座外环以五米高的青灰色陡砖墙,围墙中端有一座三开间硬山式的饱经沧桑建筑-淮军公所西门. 淮军公所气魄壮观,具有明显的江淮建筑风格,有四个高大的院落,是李鸿章为纪念淮军在镇压太平 ...
-
太平天国系列(22)—西征,北伐的同时开始派军西征
1853年,太平天国在北伐的同时,派军西征.西征的目的,是夺取安徽江西湖北一带重要城镇,巩固天京周边安全,建立战略屏障.西征长达4年,是太平天国前期的主要军事活动,先后进行了两次,这里着重讲第一次啊, ...
-
他承袭父爵入仕途,协助李鸿章创办淮军,终成一代儒将
[太平天国系列341,小佛说史原创作品,请勿转载] 太平天国运动的爆发改变了还很多人的命运,有人如草芥一般连苟活的机会都没有,有人投机混得十数载的荣华富贵,有人从一介书生成为武将并且战死沙场为子孙留下 ...
-
李鸿章淮军系临时拼凑,被称“叫花子军”,为何击败数十万太平军
▲太平军攻城略地 1962年初,太平军忠王李秀成第二次进攻上海,一度攻至靠近市区的宝山.高桥.闸北等地,驻防于此的江苏巡抚薛焕部虽有3万余众,却一触即溃,全靠租界的英法军队出战才勉强守住防线.在此情况 ...
-
李鸿章组建淮军,湘军拨来6个营还不够,自己动手又挖走两营精锐
1860年,清军重兵驻守的江南大营被太平军攻破,忠王李秀成率部乘胜追击,短短两个月内就连续攻克丹阳.常州.无锡.苏州.江阴.宜兴.长兴.吴江.嘉兴.昆山.太仓.嘉定.青浦诸城,清廷财赋重地.对外贸易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