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正传》 [明] 虞传(公元1515年) 中医古籍 | 39康复网 | 医源世界
相关推荐
-
黄连苦寒,能泄降一切有余之实火!
黄连出自<神农本草经>,别名味连.川连.鸡爪连,属毛茛科多年生草本植物,产于西蜀者为佳.禀天冬寒之水气而入足少阴肾经,味苦无毒,得地南方之火味而入手少阴心经,气味俱降阴也,有清热燥湿,泻火 ...
-
剖析《辅行诀脏腑用药法要》中大泻汤、大补汤的方剂按五味五行理论模拟气候状态制方
大泻汤方(包括小泻汤方) 君药 臣 臣 佐 所生之补方(实则泻其子) 用量 3 两 3 两 3 两 1 两 1 两 1 两 大泻肝汤 枳实(金中木) 芍药(金中土) 干姜(木中土) 甘草(炙) (土中 ...
-
《普济方》 [明·永乐四年] 朱橚(公元1406年) 中医古籍
治脏毒下血. (百一选方) 五倍子(不拘多少)鲫鱼(一枚约重四五两者去肠胃鳞腮)上以药置鱼腹中.入藏 瓶内 以火 又方 (一名香连散百一选方) 治脏毒下血.久远不瘥者. ...
-
《金匮玉函要略辑义》 [清] 元简(公元1806年) 中医古籍
厥阴之为病.消渴气上冲心.心中疼热.饥而不欲食.食即吐蛔.下之不肯止. [鉴]按此条是伤寒论厥阴经正病.与杂病消渴之义不同.必是错简. 喻氏法律云.消渴之证.内经有其论无其治.金匮有论有治矣.而集书者 ...
-
《杂病广要》 [清] 日本·丹波元坚撰(公元1853年) 中医古籍
三消之病,自古大抵主肾虚为论,往往于肾虚证中,更立名称,盖以其自下消波及者居多也.但上消.中消 之治,则河间.东垣庶得经旨,而上消一证颇为罕有已.今采集诸家方说,不能判然区析,姑并合为条,以俟学 者审 ...
-
【医学统宗】明朝时期的一本中医古籍,可参悟一番
· 医学统综 中医古籍 全书共5卷
-
阴阳气血俱虚的效方-----仙传斑龙丸,载于明代医家虞抟撰著的《医学正传》卷三。,
阴阳气血俱虚的效方,治疗阳痿早泄.遗精.小便频数.盗汗.耳鸣.腰痛.体倦.淋沥.带下等症斑龙丸又名青囊斑龙丸.仙传斑龙丸,载于明代医家虞抟撰著的<医学正传>卷三.方药组成:鹿角胶(炒为珠) ...
-
按鉴演义帝王御世《盘古至唐虞传》明 钟惺 辑 冯梦龙 鉴定 明代书林余季岳刊本
按鉴演义帝王御世《盘古至唐虞传》明 钟惺 辑 冯梦龙 鉴定 明代书林余季岳刊本
-
盘古至唐虞传
明 钟伯敬 <按鉴演义帝王御世盘古至唐虞传>.2卷7则,题"景陵钟惺伯敬父编辑,古吴冯梦龙犹龙父鉴定". 书前有钟惺序,末载书林余季岳〈识语〉. 1盘古氏开天辟地 定日 ...
-
道兰书局:中医古籍《新刻汪先生家藏医学原理》.(明)汪机撰
<新刻汪先生家藏医学原理十三卷>为明代医学家汪机撰,十三卷,六册.撰年不详.此本为明金陵吴继武广仁堂刻本,现藏于日本国立公文书馆内阁文库藏. 汪机(1463年-1539年),字省之.别号石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