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6)《医路随记》——七十六味药物剂量运用经验(一)
相关推荐
-
不传之秘:光辨证准确用方对,药量不准照样不效,重剂才能起沉疴
重剂起沉疴,非经验丰富大手笔者不可为.什么叫重剂?就是整个方子用药量异于常人,或者某一种药超出常规.有人说用量超出了药典规定,那是违法的.法律也要与时俱进,<刑法>为了适应形势的需要,都修 ...
-
中药不传之秘,特殊用量用法 石膏:清热...
中药不传之秘,特殊用量用法 石膏:清热日用量可用到600克,关键要识证: 生地:凉营极量800克: 枣仁:安眠可用至180克: 人参:常量是3-9克,当用于脱证时,其用量高达30克以上: 大黄:排泄尿 ...
-
地黄饮子的组方和剂量
地黄饮子 配方材料 人参(去芦).生干地黄(洗).熟干地黄(洗).黄芪(蜜炙).天冬(去心).麦冬(去心).枳壳(去瓤,麸炒).石斛(去根,炒).枇杷叶(去毛,炒).泽泻.甘草(炙)各等分. 用法用量 ...
-
(57)《医路随记》——七十六味药物剂量运用经验(二)
(21)升麻 ①6g以下,清热解毒: ②10g以上,升阳举陷: ③3-10g,发表透疹.升阳举陷.用于风热头痛.中气下陷.斑疹不出等. 30g 有报道治疗面神经麻痹有较好的疗效.当代名医方药中教授深得 ...
-
(58)《医路随记》——七十六味药物剂量运用经验(三)
(41)穿山龙 味苦,性平,对细胞免疫和体液免疫均有调节作用,所以近年来成为治疗风 湿类疾病的妙药.根据<中华本草>谓其干品用量为 6-9g,<中草药手册>多为 15g,少数达 ...
-
(59)《医路随记》——七十六味药物剂量运用经验(四)
(54)苏木 ①量小和血: ②量大破血. (55)水蛭 ①1.5g 研末吞服,1日2次,主治肺心病: ②5-10g,治疗急性支气管炎.高血压所致头晕: ③12-15g,治疗脑溢血后遗症.原因不明的症瘕 ...
-
(53)《医路随记》——十全育真汤
(1)组成:野台参12g.生黄芪12g.怀山药12g.知母12g.玄参12g.生龙骨12g.生牡蛎12g.丹参6g.三棱5g.莪术5g (2)主治:一切虚劳病 (3)分析: ①以补气来补虚 虚劳病人多 ...
-
(64)《医路随记》——老中医药物运用心得
(1)白带常用四药 成年妇女阴道分泌物"津津而下",起润滑作用,乃正常生理现象,若流量过多.黏稠.刺痒,伴有秽味,即属病态.部分患者与滴虫.真菌感染令病程延长. 调理白带,在分析证 ...
-
(16)《医路随记》—验方三十二则
验方三十二则 (1)麦冬外用治疗烫伤疼痛 凡遇热汤滚水泡烂皮肉,疼痛呼号者,用麦冬半斤,煮汁二碗,用鹅翎扫之,随扫随干,随干随扫,少顷即止痛生肌. (2)五味子外用治疮疡 五味子炒焦,研末,敷疮疡溃烂 ...
-
《医路随记》—验方三十二则
验方三十二则 (1)麦冬外用治疗烫伤疼痛 凡遇热汤滚水泡烂皮肉,疼痛呼号者,用麦冬半斤,煮汁二碗,用鹅翎扫之,随扫随干,随干随扫,少顷即止痛生肌. (2)五味子外用治疮疡 五味子炒焦,研末,敷疮疡溃烂 ...
-
(54《医路随记》——柴胡桂枝汤临床治疗七证
(1)外感病 治疗外感病.少阳不和兼有太阳表证.四肢疼痛者. (2)肝胆疾患 治疗肝胆疾患.如慢性肝炎.胆囊炎.胆道结石等又伴见四肢关节烦疼者. (3)痹证伴肝气郁结 治疗痹证伴肝气郁结者. (4)神 ...
-
(1)《医路随记》—取嚏法加玉屏风散治疗经常性感冒
取嚏法加玉屏风散治疗经常性感冒 病例:患儿男,体质较差,经常性感冒,严重影响到学习合生活.特爱出汗,汗后受风便会感冒. 治疗:内服玉屏风散加参苓白术丸,外用取嚏法散寒邪.若感受风寒,打喷嚏或鼻子堵塞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