肾精亏虚
中医看病常说肾精亏虚,肾精到底是什么?
我们平时在看病时,中医经常会提到肾精亏虚、肾阴虚、肾阳虚等问题。那么,中医所说的肾精到底是什么呢?
按照中医阴阳学说理论,阴阳具有无限可分性。肾藏先后天之精,精属阴,常称为阴精,气属阳,常称为阳气,合称阴精阳气。
从阴阳属性划分来看,肾精归属阴精,阴精又可再分阴阳,分为阴精中之阳精和阴精中之阴精。
阴精中之阳精亏虚时,可表现为:
腰膝酸、【痛】、腰脊萎弱、骨酸疲惫、易疲劳等症状,
阴精中之阴精亏虚时又可表现为:
腰膝酸、【软】、足跟疼痛、口燥咽干、消渴等症状。
阴精中之阳精亏虚时,多与肾阳虚关系密切;阴精中之阴精亏虚时,多与肾阴虚关系密切。所以肾阳虚时,除了有畏寒怕冷等表现外,多伴有腰膝酸痛、腰脊萎弱、骨酸疲惫、易疲劳等症状;肾阴虚时,除了有阴虚燥热等表现外,常伴有腰膝酸软、头晕耳鸣、足跟疼痛、心情烦躁、口干舌燥、消渴等症状。
就拿补肾中药来说,鹿茸、鹿角胶、杜仲、巴戟天、淫羊藿、肉苁蓉、骨碎补、狗脊、海龙等具有温肾阳、益阳精(阴精中之阳精)的作用;熟地黄、制首乌、枸杞子、龟甲胶、女贞子等具有滋肾阴、益阴精(阴精中之阴精)的作用。
因此,对于肾精亏虚,在补肾精时,也是要先分清阴阳,之后再选择合适的中药材来进补
赞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