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子论孝道三境界
相关推荐
-
论语:孟武伯问孝(2—6)
孔子在从为政的角度去论述孝道的原则以后,继续从不同的角度去论述孝道,特别是从具体的事情上去深入思考.孔子注重推己及人,比如孔子认为,父母时时担心子女成长过程的健康,子女也应该以同样的心情和态度对待.孝 ...
-
孔子治学三境界:
第一境界:是"学而时习之,不亦悦乎",包括读书.练习.复习.实习,甚至包括社会实践.这是治学的基础,初级阶段. 第二境界:是"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是与志同 ...
-
读《论语》 看孔子治学“三境界”
王国维治学"三境界"说,尽人皆知.所谓"'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此第一境也:'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此第二境也:'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 ...
-
书法定制《人生三境界,养德泽福》,工笔画系列《老子孔子孟子》
书法定制《人生三境界,养德泽福》,工笔画系列《老子孔子孟子》
-
【第138期】音频学《论语·雍也篇第19章》怎样理解孔子的为学三境界?
音频学<论语·雍也篇第19章>怎样理解孔子的为学三境界? 6·19 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孔子这句话的意思是说:"(对于学问) ...
-
陆启成,楷书,王维国《人间词话三境界》作...
陆启成,楷书,王维国<人间词话三境界> 作品尺寸:94cm×33cm 作品编号:20201982 纸张说明:八十年代水纹宣,非常珍贵 用墨:光-绪戊子(1888年)知足斋藏烟端砚研磨 用印 ...
-
中医脉诊三境界
脉诊技巧归为三重境界,即"脉之形一形之动一动之势",亦是学习脉诊循序渐进的过程,希望对喜好脉诊的同道有所启迪. 1.脉之形 此为第一重境界,是我辈刚刚接触脉诊时必须经过的一个阶段. ...
-
中医脉诊三境界,你达到了吗
中医之声 医学资讯 公众号 脉诊技巧归为三重境界,即"脉之形一形之动一动之势",亦是学习脉诊循序渐进的过程,希望对喜好脉诊的同道有所启迪. 1.脉之形 此为第一重境界,是我辈刚刚 ...
-
人生的三情、三说、三境界
人生,是一个永恒的话题,从古到今,对人生的谈论总是无尽无休.情则是人生永远唱不完的歌,无论在灯红酒绿的喧嚣闹市,还是在荒凉贫脊的寂静山村,只要有人群的地方,就会有情意绵绵的故事. 冰心说道:" ...
-
提问技能一:课堂提问三境界
教室里的主角是学生,而不是教师. 教室里的主体性活动是学生的"学"的活动,而不是教师的"教"的活动. 明白了上述两条,就不难理解:教师的"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