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明楷:法人能否成为诈骗罪的受骗者吗?
相关推荐
-
诈骗罪中被害人处分行为的几个案例
德国司法判例和学界通行的见解均认为,被害人的财产处分行为是诈骗罪必不可少的客观构成要件要素.日本判例也主张,"成立诈骗罪,要求被欺骗者基于错误实施某种财产处分行为."我国刑法理论也 ...
-
《刑事法判解》第15卷 | 柏浪涛:转移占有型财产罪的直接性要件
文/ 柏浪涛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人文经管学院讲师 导读:盗窃罪.抢劫罪等转移占有型财产犯罪,是司法实践中常见多发的犯罪,在刑法理论上也有深厚的研究积累.本文提出了直接性要件是转移占有型财产罪的构成要 ...
-
专栏·专家说法|张明楷:无处分能力的人能否成为诈骗罪的受骗者?
文/张明楷 来源:<民主与法制>周刊2021年第26期 无处分能力的人能否成为诈骗罪的受骗者? 在我看来,将诈骗罪的受骗者限定为自然人还不够,还必须进一步将其限定为具有处分能力的自然人.要 ...
-
张明楷最新作品:合同诈骗罪行为类型的边缘问题
合同诈骗罪行为类型的边缘问题 来源:<东方法学>2020年第1期. 转载自"上海市法学会"微信公众号. 作者张明楷系清华大学法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 内容摘要 成立合同 ...
-
张明楷:深入解读合同诈骗罪的具体行为类型
作者: 张明楷(清华大学法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 素材:<东方法学>2020年第1期 整理编辑,仅供交流学习 内容摘要:成立合同诈骗罪以行为符合普通诈骗罪的构造为前提:冒用他人蚂蚁花呗的行 ...
-
张明楷教授:深入解读合同诈骗罪的具体行为类型
内容摘要:成立合同诈骗罪以行为符合普通诈骗罪的构造为前提:冒用他人蚂蚁花呗的行为虽然触犯了合同诈骗罪,但由于被害人属于金融机构,应认定为贷款诈骗罪:对"以虚假的产权证明作担保"应进 ...
-
张明楷:只有对公共财物具有占有、支配权才能构成贪污罪
作者:张明楷(清华大学法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 来源:节选自张明楷:<通过职务行为套取补偿款的行为性质>,载<法学评论>2021年第2期. 一.贪污罪的"利用职务上的 ...
-
张明楷:论帮助信息网络犯罪活动罪
张明楷,1959年7月生于湖北仙桃,清华大学法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毕业于中南政法学院(现中南财经政法大学),获法学学士.法学硕士学位,1989年于日本东京都立大学法学部研修,1996年任日本东京都立 ...
-
【名家】张明楷:财产罪的认定
号外 [版权声明]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仅供学习参考之用,禁止用于商业用途,若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到您的权益,烦请告知,我们将立即删除 .来源:平安北京.法青苑等 财产罪的认定 --张明楷教授在首都公安第1 ...
-
张明楷:殴打他人,不等于具有伤害的故意。
殴打他人,失手导致被害人死亡,是故意伤害罪,还是过失致人死亡罪?关键在于殴打他人是否能够推定具有伤害他人的故意,即明知自己的行为会导致让人伤害结果的发生,仍然希望或者放任的心理态度. 张明楷教授在其著 ...
-
张明楷:司法实践是怎样把“无罪”变为“故意伤害”的?
来源:<清华法学>2013年第1期,原标题:<故意伤害罪司法现状的刑法学分析>.本公号转载仅为学习.交流使用,为阅读方便,转载时有删选. 司法现状问题一:将正当防卫认定为故意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