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氏兄弟:侮辱和谩骂不是战斗
相关推荐
-
鲁迅《狂人日记》里的“狂人”,真的有原型吗?《觉醒年代》是这么演的……
创作于1918年4月的<狂人日记>,是鲁迅创作的第一个短篇白话日记体小说,也是中国第一部现代白话文小说.正在央视热播的<觉醒年代>第14集里有这样一个场景:鲁迅和朋友吃过晚饭后 ...
-
鲁迅诞辰140周年:他完全应该是一个很好玩的人
9月25日 鲁迅诞辰140周年 愿中国青年都摆脱冷气,只是向上走,不必听自暴自弃者流的话.能做事的做事,能发声的发声.有一分热,发一分光,就令萤火一般,也可以在黑暗里发一点光,不必等候炬火,此后如竟没 ...
-
鲁迅在饭局上和林语堂对骂,林语堂事后写笔记:他是多心我是无猜
同是中国近代文坛上的巨匠,鲁迅和林语堂都是我们熟悉的,这两位原本也是一对亲密好友,但最后却逐渐走向不和,成为近代文学界的一桩引人注目的事件. 写日记互骂 1929年8月29日晚上,刚吃完饭回到家的鲁迅 ...
-
何旻 | 现代世界文学环流中的“精美”与“余裕”之物:周氏兄弟与作为文学媒介翻译的《域外小说集》毛边...
近代文学研究 第272期 编者按:周氏兄弟在日期间的文学活动,是学界长久关注的话题.首都师范大学新文化运动研究中心何旻研究员的论文,采用书籍史.阅读史的研究方法,结合二人在日的阅读与出版历史 ...
-
周氏兄弟:鲁迅的毒舌
鲁迅的毒舌 鲁人 在中国文坛,少有人如鲁迅般犀利甚至刻薄,其舌之毒令许多人内心不适. "我虽然对于上等人向来并不十分尊敬,但尚不料其卑鄙阴险至于如此也." 如此鄙视上等人,也就无怪 ...
-
何旻|机械复制时代的媒介拟古:周氏兄弟与新文 学毛边本的塑成
◎文学史研究◎ 内 容 提 要 迥异于晚清以来中国铅印书的规制,"毛边本"是1920年 代周氏兄弟有意推动的新文学书籍形制.毛边本拼贴式地采用其时最 新的机械印刷物质与技术,然而精 ...
-
周氏兄弟:选择者——鲁迅
选择者--鲁迅 鲁人 中国自古不乏忠贞者,从比干. ...
-
周氏兄弟:家风
家风 鲁人 鲁迅对社会底层的 ...
-
周氏兄弟:周作人在江南水师学堂
周作人在江南水师学堂 鲁人 江南水师学堂由曾国藩的九弟曾国荃 ...
-
周氏兄弟:鲁迅
鲁迅 鲁人 他是被压抑了两千年的地火 终于,在一个暗夜 冲破僵硬的地表 化成一股烟 浓浓的 蟒一样腾起来 一片惊恐 一片咒骂 一片呐喊 他却恣意地腾着舞着 咝咝叫着 透着叛徒的快意 他毒气一样 弥漫在 ...
-
周氏兄弟:在京城寻访鲁迅的居住地
在京城寻访鲁迅的居住地 鲁人 短暂寄寓北京之初,便决定抽空去 ...
-
周氏兄弟:鲁迅新思想的启蒙之地
鲁迅新思想的启蒙之地 鲁人 如果不是"从小康人家而坠入困顿",想必,鲁迅不会"走异路,逃异地",到南京的新式学堂求学.离开三味书屋后,鲁迅渴望着外出求学,但家道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