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伯温是明朝开国功臣,为什么封爵没有他,最后还是中毒而亡?
相关推荐
-
朱元璋嗜杀成性?明朝开国功臣无数,仅有四位得以善终
朱元璋建立大明后开始分封功臣,所封的爵位里其中数公爵和侯爵最大,共封了六公二十八侯.当时朝政由这些开国功臣把持着,一些人便开始骄奢淫逸起来,加上朱元璋敏感多疑的性格,于是不久就开始了屠戮功臣来维护他们 ...
-
穿着破旧衣服上朝,被朱元璋赞为清官的张昶,刘伯温:此人留不得
张昶仕明,累官中书省参知政事,有才辨,明习故事,裁决如流,甚见信任.自以故元臣,心尝恋恋.会太祖纵降人北还,昶附私书访其子存亡.杨宪得书稿以闻,下吏按问.昶大书牍背日:"身在江南,心思塞北. ...
-
朱元璋封爵150人,李善长被封为国公,为何只封刘伯温伯爵
洪武三年(1370年),朱元璋大封功臣,授刘基为开国翊运守正文臣.资善大夫.上护军,封诚意伯,食禄二百四十石. 明朝建立之后,朱元璋论功行赏,先后一共封了150位功臣爵位.其中,公爵25位,侯爵79位 ...
-
刘伯温临死前称:刘家9代后必出奇才,百余年后预言成真
"功盖三分国,名成八阵图.江流石不转,遗恨失吞吴."杜甫这首描述诸葛亮的诗,用简单二十个字就概括出了诸葛亮的经历与遗憾.诸葛亮就是刘备的智囊,每当说到神机妙算时人们都会不由自主地想 ...
-
最可悲的开国功臣,占有六州之地,封爵亲王,死后皇帝庆贺三天
在中国古代封建社会,王朝末期动乱之时,都会涌现一大批能人志士,当然也会有乱世枭雄出现.唐朝末年,藩镇割据皇帝已经无法管制,尤其是黄巢起义被平定后,真正掌握天下大权的,都是那些割据的藩镇.朱温篡唐自立建 ...
-
明朝开国功臣,一代军师●刘伯温经典名言语录(附出处、解释)
刘基,字伯温,谧号文成公,浙江青田县南田山(今属浙江文成县)武阳村人.明初大臣.军事家.谋略家.文学家.元至顺间举进士,被任命为江西高安县垂,后又任元帅府都事.但是他的建议往往得不到朝廷的采纳,后隐居 ...
-
明朝开国功臣,一代军师●刘伯温所著《传家宝》建议家长收藏学习
传家宝 刘伯温 勤俭立身之本,耕读保家之基. 大福皆同天命,小富必要殷勤. 一年只望一春,一日只望早晨. 有事莫推明早,今日就想就行. 明日恐防下雨,又推后日天晴. 天晴又有别事,此事却做不成. 夏天 ...
-
明朝历史人物——蓝玉(明朝开国功臣)
蓝玉(?-1393),定远(今属安徽)人,汉族,开平王常遇春的内弟.初隶常遇春帐下,有谋略,作战英勇,屡立战功.由管军镇抚积升至大都督府佥事.洪武十四年封永昌侯.二十年拜为大将军,屯蓟州.洪武二十一年 ...
-
明朝历史人物——李善长(明朝开国功臣)
李善长(1314-1390),明朝开国丞相.字百室,汉族,濠州定远(今属安徽)人.少读书有智谋,策事多中.元末迎谒朱元璋,从下滁州,为掌书记.拜右相国.被朱元璋称为"在世萧何",他 ...
-
明朝历史人物——冯国用(明朝开国功臣)
冯国用(1323年-1358年),中国明朝开国大将.濠州定远(属今安徽)人.自幼喜爱读书,精通兵法,元末与弟冯胜武装起义,长于计谋,至正十四年(1354年)投靠朱元璋,太祖尝从容询天下大计,攻占集庆( ...
-
明朝历史人物——冯胜(明朝开国功臣)
冯胜(?-1395),明初大将.初名国胜,又名宗异.回族.安徽定远人.冯文质次子.喜读书,通兵法.元末农民纷纷起义,他与兄国用结寨自保,后归附朱元璋义军,从破滁州.和州,拔采石:取太平.镇江.宜兴.绍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