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丝绸博物馆用织锦残片,拼出一件国宝,还证明陵阳公样的传说
相关推荐
-
一场多是复(仿)制品的展览为什么值得一看?
11月20日,成都博物馆<锦行天下--中国织锦文化展>在一场梦幻走秀中拉开序幕.点亮丝绸之路的蜀锦,色泽华丽.质地坚柔的宋锦,图案精美.锦纹绚丽的云锦,和色彩斑斓.极具特色的壮锦,无不昭示 ...
-
缂丝的历史沿革
中华锦绣,衣裳天下."锦绣"二字,概括了纱.绡.纨.缟.缣.绮.缦.绨.锦和刺绣.以"锦绣"冠之,是织锦和刺绣最美,尤其织锦,绚丽.灿烂,工巧.锦,唐人颜师古释 ...
-
4部古董悬疑小说,揭开神秘的宝玉器面纱,传递千百年的文化密码
国家宝藏 系列节目大火让这些沉睡在陈年博物馆中的文物走进了大众心中,原来历史上的人们在追求美的道路上付出过那么多精巧的创意,一点点改变着人类的生活. 除了去博物馆,或者阅读知识普及书籍,也有一些独具匠 ...
-
2021年1月31日,来自中国丝绸博物馆的纺织品保护专家周旸同志经过仔细的清理挖掘,终于惊喜地在编号为4的一个祭祀坑中发现了一种至今仍让人啧啧称奇叹为观止的黑色物质。丝绸腐朽腐烂后留下的残留物! 它证明了在30
三星堆考古首次发现这种物质,轰动了世界,确证了中国历史无误! 我们知道三星堆的文化遗址坐落于四川省广汉市境内,是一个发源于夏朝晚期到商朝初期的这么一个史前遗址. 1929年,由一对农民父子在屋后挖沟渠 ...
-
中国丝绸博物馆之“染缬”
染缬即古代丝绸防染印花工艺的总称,可分为灰缬.绞缬.蜡缬和夹缬四类.染缬始于秦代,唐代开始盛行,明清时期达到一个新的高峰.下面让我们一起来看一下中国丝绸博物馆特展"锦绣世界"中的染 ...
-
中国丝绸博物馆特展“锦绣世界”之中亚地区扎经染丝绸
(玫红色染经长袍 乌兹别克斯坦 19世纪) 中亚地区在古代丝绸之路上发挥着重大的作用.从考古学的角度来看,当地至迟在公元3世纪已开始进行丝绸织造生产,在6-7世纪则以粟特织锦最为流行.但时至19世纪, ...
-
【每日黄诗】2019年3月16日:《中国丝绸博物馆》
万勿误会:"每日黄诗"的黄字,不是涉黄的黄,意思只是说,每日推送一首黄亚洲的诗作,或者是,每日推送一首黄亚洲举荐的好诗. 黄亚洲的举荐,不讲人情关系,入得法眼,惟优是举.若将一年 ...
-
中国丝绸博物馆镇馆之宝!白缎刺绣阳伞:本想出国赚洋人的银子
灶物者说 上个月去中国丝绸博物馆,在展厅中,老远就看到一把白色带流苏的伞静静安置在一个独立展柜里,形状很"现代",马上就反应过来,这就是博物馆的镇馆之宝之一--白缎刺绣人物太阳伞. ...
-
把学会的钩编花样拼出几件美衣,每天都能换着穿!(附教程)
钩针花样你学会了几种?一些小花片的样式,除了拼成围巾披肩被子一类,还可以拼起来做几件美衣,还有那些镂空的花样钩法,一根线就能钩到底,短时间就能钩出一件,绝对让人忍不住要拥有几件!
-
农民挖水渠挖出一件国宝,无偿上交国家后,意外解开3000年的谜题
文物被保护,不仅仅是因为它有多么珍贵,更是因为它的意义是深远的.专家们发掘文物,了解中国历史,了解中国人的习性,过去的故事已经过去,但过去的许多事情都能给现在的我们许多启示.正如屈原在<离骚&g ...
-
1950年,一名战犯为减刑,主动献出一件国宝,他到底是何方神圣?
随着<国家宝藏>这档节目的大火,人们仿佛又重新回到了那个曾经铸就辉煌的古代,也重新回望了一遍百年前那段动荡的岁月.因为战争,人们流离失所,而我国的国家宝藏也难以逃脱颠沛流离的命运. 如今, ...
-
不足3平米的2600年古墓,为何挖出200件国宝?专家:墓主是盗墓贼
在外界看来,考古队干的活和盗墓贼是差不多的,但是其实是有很大区别的,为什么呢?盗墓贼挖掘古墓无非就是惦记墓中的文物,然后拿去贩卖:而考古队是不相同的,考古队不会主动去挖掘古墓,除非古墓出现必须得挖的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