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枚信销猴票的故事

(0)

相关推荐

  • 我用30年,集全"蝴蝶票"!

    我是从上个世纪50年代后期开始集邮的. 那时还是一名中学生,因为家穷,没有零用钱买邮票.唯一的办法是采集"信销票",从一些亲朋好友來往的信件中获取,我们那个年代的集邮者,大都是这样做的. 我记得,那时 ...

  • 回味集邮之乐(作者:陈恩浩)

    陈恩浩 闲着无聊,一时心血来潮,整理书柜,无意间在柜子的底层,发现储藏着好多装帧精美的集邮册,还有一些零星的邮票,而这些,曾经被当成宝贝的东西,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地沉默,就这么被我.被岁月冷落和遗忘了 ...

  • 李玉田:我集邮缘自寄第一封信!!

    1965年秋,我15岁,从鄂西北山区到江苏徐州读中专.给父母亲写信时,在彭城路邮局买到的第一枚邮票竟然是毛主席像(后来才知道是纪109<遵义会议三十周年>),出于尊敬和好奇,我又买了一枚毛 ...

  • 我的集邮 . 我的梦

    作者 :荣昌赵良 看到这个标题,可能有的朋友会说,我又不集邮,对这个话题不感兴趣.这没关系,我这里谈的主要是同集邮有关的一些轶闻趣事,就当茶余饭后聊天吧. 我是上世纪七十年代接触集邮的.那时我的大哥从 ...

  • [1]1901年八国联军统帅瓦德西明信片实寄一件、贴德国票一枚、销外文戳[2]清八国联军侵华时期被破坏的建筑物和军人明信片旧一件、贴清客邮加盖2仙一枚

    4705267 成交 #279912006 赵涌在线 [1]1901年八国联军统帅瓦德西明信片实寄一件.贴德国票一枚.销外文戳[2]清八国联军侵华时期被破坏的建筑物和军人明信片旧一件.贴清客邮加盖2仙 ...

  • 庚申年猴票诞生背后的故事

    文化是民族的血脉,邮票是国家的名片,设计是桥梁纽带.邮票设计过程,可以让思想升华,让创意落地,让精彩无限.邵柏林先生作为新中国唯一一位邮票总设计师,是中国邮票标志性人物. 今天,我们就从1980年&l ...

  • 曾经最具活力的信销票,如今还有多少人收集?

    信销票收藏曾经是集邮活动中绝对的主力,如今四五十岁,甚至是六七十岁的集邮界前辈们,几乎清一色是从信销票收藏步入集邮活动中来的. 可是,如今信销票收藏似乎已经走进了死胡同,集邮市场上几乎难觅其踪迹,就是 ...

  • 信销票:最美好的集邮时光在这里!

    记得第一次拿到集邮册,翻开不是成套的珍邮,却是一些在现在看来很不起眼的信销票,正是那些花花绿绿的纸片,萌生了我对集邮的兴趣,并且为之坚持了二十年. 小学时,正是自己集邮的启蒙期,经常到父亲的办公室最喜 ...

  • 信销票收集处理过程,你也是这样的吗?

    作为集邮最基础的信销票处理,就自己的一点经验同大家做些交流,希望能对新手有帮助. 一.信销票来源. 1.相信稍微有些年头的集邮爱好者都经历过从信封上剪下信销票的经历,这里首先要说的就是,请务必不要轻易 ...

  • 集邮往事‖我为邮展捐出了一枚“猴票”

    我集邮,从学生时代起,已经60年了.集邮使我益智,明理,怡情,奉献. 邮票作为一种文化收藏品,会随年逐步升值,1980年发行的第一轮"猴票",面值只有8分,经过40年的不断攀升,现 ...

  • 信销票的几种特别收集方式

    集邮爱好者对信销票并不陌生,或多或少都收集有一些信销票.信销票常规的收集方式无非是集全套,要求盖戳清晰.票面整洁.齿孔完整等.然而一些集邮爱好者别出心裁,玩信销票也有别样的玩法. (图1) 山西太原的 ...

  • 谈谈个人收集信销票的一些体会

    一枚枚花花绿绿的邮票是我的挚爱,记得从上世纪八十年代我开始集邮,当时家里穷,没有钱买新邮票,只好收集各种信销票,所以在上学期间及部队服役时,门岗成了我常去之地,看到好的邮票,就主动做了投递员,送到收信 ...

  • 信销票收藏,一定要记住这几点!

    小时候我们喜欢收集邮票,估计有不少朋友就是从信销票开始爱上邮票的.但直到今天收藏信销票的人已经极少,品相好的信销票更是难以寻觅到,如果你还一直坚持着这个纯粹的初心,我很想给你30个赞,但不如给你说点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