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65纳米到5纳米,中微半导体耗时15年,打破国外刻蚀机垄断
相关推荐
-
阿尔法大揭秘之三——产品差异看北方华创与国外半导体巨头的差距
半导体行业是一个非常复杂的行业,从上游硅片制备到中游晶圆制造.封装.测试,这个过程涉及拉晶.滚磨.切片.清洗.光刻.沉积.刻蚀.离子注入等很多多道工序,在每道工序中均要以相应的高性能设备作支撑.在晶圆 ...
-
全世界超一半的刻蚀设备都有尹志尧参与领导与开发的身影
全世界超一半的刻蚀设备都有尹志尧参与领导与开发的身影
-
尹志尧揭秘:中微是怎么从初创公司,做到全球领先的刻蚀机大厂
9月15日,中微半导体设备(上海)有限公司创始人.董事长.总经理尹志尧在公开演讲中探讨如何打造高质量.有竞争力的半导体设备公司时,表示目前半导体公司的设备主要可以分为四大类,光刻机.等离子体刻蚀机.薄 ...
-
来得太快!1nm,ASML正式官宣了
光刻机是芯片生产制造的必要设备,目前,最先进的光刻机技术掌握在ASML手中. 数据显示,ASML研发生产的DUV光刻机,能够生产7nm以上的芯片,而EUV光刻机则能够生产制造7nm以下的芯片,两款光刻 ...
-
中微尹志尧:员工期权激励和全员持股制度是高科技公司发展的生命线
(ID:icbank) 文章原标题:<中微尹志尧:打造能高速,稳定,安全发展的半导体设备公司,把自己的事办好> 2021年1月16日,中国芯片公司CEO和顶尖投资机构合伙人面对面深度交流的 ...
-
此人突然回国,让我们不再受制于人,他创造的东西打破西方垄断
华为的麒麟芯片,在近年来已走向世界的舞台,这背后离不开中微公司的技术和帮助,创造了安装55亿颗晶体管的奇迹.所有的一切,都要感谢一位叫尹志尧的人.他在1944年出生在北京的一个爱国家庭,由于自己的祖父 ...
-
60岁美籍博士毅然回国,赤手空拳发明我国专利半导体,打破垄断|尹志平
人类最有价值的道德是什么?那就是爱国心.--拿破仑 正所谓科教兴国,自从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各方面都在飞速发展,取得了非常瞩目的成绩,尤其在科技方面,进步非常明显,很多研究几乎已与发达国家持平,但因为 ...
-
中微半导体董事长:一条5nm芯片生产线,需要100亿美元
在中微半导体董事长兼总经理尹志尧看来,美国集成电路能够发展到今天,华人起到了重要的作用.尹志尧接受采访时表示,芯片行业是一个投资巨大的行业,像是5nm的芯片生产线,一条到投资就需要100亿美元,其中大 ...
-
从科创板中微半导体的四轮研发费用资本化问询,窥见中介机构与交易所的见招拆招!
我国准则趋同国际准则(IFRS),都将研发支出区分研究阶段和开发阶段,开发阶段准予资本化,而美国准则(US GAAP)将研发支出均费用化处理,没有资本化的说法.我国准则资本化的5条要求如下: 在我国的 ...
-
中微半导体为什么令人垂涎?
在我国半导体芯片行业,有一家引人注目的知名企业,一个攻下5nm蚀刻技术.令美国都垂涎的公司--中微半导体设备(上海)股份有限公司. 中微公司成立于2004年,主营业务为开发大型真空微观器件工艺设备,主 ...
-
中微半导体投资两家半导体设备厂商
为完善业务布局,中微半导体设备(上海)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微半导体")正在加速产业投资,近日出手投资了两家半导体设备厂商. 12月28日,中微半导体发布公告,公司基于经营战略 ...
-
【检测表征】扫描电镜在材料微纳米尺度结构表征中的应用
随着当代材料从宏观尺度发展到纳米尺度,其对复杂的显微镜技术的需求也急剧增加.扫描电子显微镜(SEM)被认为是科学研究中最通用.功能最强大的工具之一,因为与光学显微镜相比,它具有更高的空间分辨率(高放大 ...
-
Phys Rev Mater:原位高温纳米力学测试——探索准晶体微纳尺度力学和相变
准晶是固体结构中除了晶体和非晶体之外的第三种状态.准晶具备结构长程有序,但不具备平移对称性,这一点和晶体不同.1984年,Dan Shechtman等在Physical review letters ...
-
纳米级羧基化的聚苯乙烯微球和纳米级荧光聚苯乙烯微球
纳米级羧基化的聚苯乙烯微球和纳米级荧光聚苯乙烯微球 有各种尺寸的单分散聚苯乙烯微球,具有单一粒径范围,可广泛用于色谱学.显微学.细胞测量学.组织分离技术.癌症医治和DNA技术等. 表面羧基化的单分散聚 ...
-
纳米/微米级标准聚苯乙烯微球PST-粒径分步窄 单分散性好
纳米/微米级标准聚苯乙烯微球PST-粒径分步窄 单分散性好 聚苯乙烯微球 标准聚苯乙烯微球PST 纳米.微米级的聚苯乙烯微球粒径均一性好,单分散系数高.通过动态光散射(DLS)的粒径分步曲线可以说明聚 ...
-
脂质纳米颗粒在基因治疗中的光明未来
本文节选自来自美国麻省药学与健康科学大学副教授和药物科学项目主任Hongwei Zhang发表的评论文章<A bright future for lipid nanoparticles in 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