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玉学步(143):从“一面坡”到“汉八刀”

(0)

相关推荐

  • 古玉界:从西周的“一面坡”,到汉代“汉八刀”技法的传承

    斜刀技法,又称"一面坡"技法,是西周时期玉器纹饰雕琢常见的技法之一.其线纹沟槽之两壁一为垂直,一作斜坡,横截面略呈直角三角形. 根据"一面坡"的特殊形态推测,应 ...

  • 玉剑探源(二)

    明制战汉式西王母信仰虎图腾崇拜道教法器--古玉剑 一柄玉剑(见附图1,以下简称"此剑"),通长63.5厘米,重1160克,通体由剑首.剑茎.剑格.剑鞘.剑身五部分组成.和田青白玉雕 ...

  • 古玉学步(185):战汉玉剑具浅浮雕兽形纹饰的演进

    原创一夫之2019-10-11 08:31:10 战汉时期流行玉具剑,玉剑具成为这个时代的玉文化符号. 战国晚期至西汉的玉剑具常以浅浮雕兽形纹为纹饰,此种纹饰往往配合器形与视点变化而设计不同的纹饰图案 ...

  • 古玉学步(64):战汉浮雕怎减地 高浅之间存差异

    汉代制玉是中国古玉工艺的又一个顶峰时代,留下了很多精美绝伦.后代难以企及的玉作艺术品,浮雕工艺即是其中之一. 浮雕动物纹盛行于汉代,按浮雕的高低分为高浮雕动物纹玉浅浮雕动物纹两类.这两类纹饰在视觉效果 ...

  • 古玉学步(90):西周制玉工艺多 详释勾撒一面坡

    西周制玉工法最显著的特点就是"勾撒一面坡"(也简称"一面坡").这种工法在西周玉器上虽然不是全部,但是多见,是西周制玉工艺的典型特征之一. 题图:西周,曲沃晋侯 ...

  • 古玉学步(4):图说古玉塌缩不可仿

    一夫之 拙文<古玉不可仿的几个特征>帖出后,有藏友回复:你的紧扣不可仿,立意不错,可惜没有例子供大家学习,遗憾! 现就第三个<古玉的塌缩不可仿>举例如下: 因气候变化或其它因素 ...

  • 古玉学步(166):难分伯仲真与仿 究竟何处出真章

    九成的一眼仿与百中一的开门古都相对容易轻松辨识,但是极少数的高仿与真品几乎难分伯仲,要见辨识赏玩的真功夫了. 如果用<真假古玉图文对比>是很好的揣摩学习,但是估计如果不作解说,即使真假对比 ...

  • 古玉学步(207):古玉管钻何作工 现代石艺异曲同

    原创一夫之2021-04-16 14:08:43 古玉管钻取料打孔工艺的现代模拟演示 管钻是古玉制作打孔.取料的一个重要工艺环节,参见<古玉学步(59):红山蹄形良渚琮取芯技巧辨古工>和& ...

  • 古玉学步(206):高古沧桑蚀伴砂 仿古嫩皮无文化

    2021-04-14 11:44:03 古与仿古观一皮即可鉴真伪,所以有"瓷看底玉看皮"之说. 古与仿古制玉,皆离不开皮壳的打磨工艺,区别在于古工用解玉砂打磨,砂痕粗细.长短.带入 ...

  • 古玉学步(99):接砣精准显刚劲 些微偏砣微调整

    一夫之 古砣工的刚劲与机仿工的绵软是因工具所决定的天然差别,无法改变(参见<古玉学步(85):痕迹软弱与刚劲皆因工具古与新>). 古砣由于人力的原因,每一砣(刀)留下的轨迹长度都是有限的, ...

  • 古玉界:张家坡西周贵族之美玉

    1983年至1986年,社科院考古所对位于陕西省长安县张家坡村的西周丰镐遗址进行了发掘,共发掘西周初期至西周晚期的墓葬390座,其中有4座带墓道的大型贵族墓,是西周重臣井叔家族之墓.长安张家坡西周墓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