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依据de独立思考

我特别喜欢有人提出问题。

能提出问题来的,说明求知欲比较强。

能提出关键提问,肯定是有独立思考。

前天就有条留言。

大概说的是,为什么10月底市场那个低点选择了加1手压压惊,而不是9月底那个低点加仓呢?

先情况大屏幕,如下。

标注的9月底与10月低位置。

如果横向对比,其实低点差不多。

而且两次都是临近“破位”,给人一种快撑不住的感觉。

只不过之后反弹上涨的力度,明显10月底之后这波,比9月底之后那波强很多。

首先前两周说过,自己看好的品种正好到了“次点”位置。

其次就是当时市场情绪,已经从极度低迷转到绝望期。

那绝望盘的离场,自然也可以当成市场短期最后的抛压。

除此之外,这就不得不提,“真假破位”了。

那为什么觉得那次临近“破位”是假的呢?

首先从市场历史走势看,多数真破位前,都会有一波带量诱多。

其次真破位的目的,必然是套住某个区域里所有的资金。

既然想套你,那还搞什么缓慢下移啊,让你看着一点点要“破位”前离场?

比如2018年初那波走势。

一波回撤,直接把几个月前买入的全部套住。

真想套你,那指定是一梭子按下去。

哪还给你犹豫的机会。

真给你机会想的时候,那就是该让你去想,这要不要割肉的时候了。

而急跌后企稳后,往往很多人是不会割肉的,没准还得补上几手给市场来点增量。

心理分析:都跌那么多了,算了,等反弹吧~

所以市场的本质就是人与人在用资金进行博弈。

那这里面,肯定也需要一些心理战。

----------

不知道大家发现没有。

无论我说什么看法或观点。

我绝对不会只说结果,不说过程。

因为任何东西如果没有了依据,仅从主观去思考的话,那肯定会失去客观标准。

虽然有的东西,有的时候会看对,有的时候会看错。

但从分析过程以及分析逻辑中,能把有用的咀嚼咀嚼后进行吸收,转化为自己东西才是最重要的。(此处略带味道~)

那下次遇到其它问题,必然就会自己独立思考了。

这也是有的时候,我废话比较多的原因。

毕竟有的人只想知道答案,而有的人更喜欢看思考过程。

----------

说下市场。

过新高后已经连续回撤三个交易日了。

三天盘整急跌后拉起,都是下影线。

近三个交易日回撤的品种其实主要还是此前主攻板块。

所以和之前说的一样,戏都演到这份上了。

盘中调整或往下回撤都不是什么坏事。

该担心的就是 “开始放量”。

这里不用我解释了,前几天用心理分析说的很清楚。

如果把市场以年来划分,其实激情的时候还是短暂的。

但不是有句话这么说么~

上了这条“贼船”,那我们就要开心的像个“海盗”。

祝大家周末愉快!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