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羽被杀,如果刘备听诸葛亮劝不讨伐孙权, 魏蜀吴结局会如何?
相关推荐
-
夷陵大胜之后,孙权明明占据战后的主动权,为何向刘备求和?
三国的时候有几起非常重要的战役,官渡之战,赤壁之战和夷陵战役.夷陵之战是刘备与孙权之间的战役.说起这场战役的原因,关系到一个重要的人物,就是关羽.关羽的被杀,只是这场事件的导火索.荆州的丢失,整个蜀汉 ...
-
刘备发动征东吴之战其实是有其考虑的
公元219年,孙权派兵袭取荆州,关羽被擒杀,吴蜀两国结怨.围绕这个中心,刘备发动了夷陵之战.公元221年刘备称帝后不久,就打造战船,发动军队进攻东吴. 实际上,汉中之战后,刘备分封麾下的文武百官,势力 ...
-
孙权既然能背盟偷袭荆州杀关羽,为何没有在诸葛亮北伐时攻打蜀汉
公元208年赤壁之战前,因为面对曹操强大的现实威胁,孙权与刘备结成政治联盟,共同抵抗曹操,以求共同生存,赤壁之战结束后,曹操的势力仍然是天下最大的,孙权与刘备继续联盟,孙权为了拉拢刘备,甚至把自己的2 ...
-
刘备该不该攻吴?不要纸上谈兵,孙权已将刘备“逼上梁山”
公元221年7月,刘备发动了夷陵之战,最终东吴守住了荆州,蜀汉受到重创,元气大伤,彻底成为三国中最弱的一个. 一般认为,孙权袭杀关羽,强占了荆州,激怒了刘备,于是刘备怒而兴兵,犯下兵家大忌.从这个角度 ...
-
三国故事:夷陵之战,若法正在,刘备能不能赢?
夷陵虽小实重地,荆襄锁钥控河山. 雄城危形踞今古,江风水影动樯帆. 汉气黯黯归白帝,火色离离映青天. 烟灰飞落八百里,一将功成陆伯言. 很高兴和大家来聊一聊夷陵之战.关于夷陵之战的情况,现在比较普遍的 ...
-
刘备身边有个卧底,坑赵云,害关羽,杀张飞,连诸葛亮都被他骗了
众所周知,三国时期刘备的创业之路异常艰辛.他不像曹操.袁绍.孙氏兄弟一样个个都是士族出身,二十几岁的年纪还在卖草鞋,只能一步一个脚印,用积攒起来的人脉和一场场胜利得到天下诸侯的认可,后来,刘皇叔带着众 ...
-
如果刘备听诸葛亮的建议夺取襄阳,就用不着关羽北伐了
刘备投奔刘表之后,因为刘备转战四方,奔走多年,又所到之处礼贤下士,所以他到荆州不久,就吸引了一些荆州当地的豪杰之士前去投奔他,供他驱驰.刘表知道这个情况后,觉得刘备对他有威胁,就让刘备驻军新野,以防变 ...
-
关羽被杀后,为何诸葛亮毫无伤感之情?4个字早注定了关羽的结局
回想当年刘关张三人桃园结义还历历在目,可是多年后关羽却落得身首异处的下场,确实还是令人非常唏嘘的!确实这3个人的性格非常的不同,刘备性格沉稳但城府极深,张飞看似粗狂实则心细,而关羽呢,关羽更加令人称赞 ...
-
关羽被杀前,曾多次请求向孙权投降,为何却被孙权一口气拒绝了?
阅读<三国演义>时,常会发现这么一件事,那就是罗贯中很尊敬关羽.在叙述关羽事迹的时候,很少直接称呼其名,一般都是用"关公"或"云长"这两个称呼来代替 ...
-
刘备刚刚称帝便讨伐孙权,诸葛亮等人都反对,为何他仍一意孤行?
文/格瓦拉同志 在三国鼎立的局面中,曹魏一家独大,蜀汉.东吴只能联合在一起,才能阻止它的吞并.然而,刘备刚刚创建蜀汉,便打着为关羽报仇的旗号,悍然举动东下讨伐孙权,就连诸葛亮.赵云等人劝阻也无济于事. ...
-
关羽死后刘备愤而举兵讨伐孙权,看似为二弟报仇,实则另有目的
据<三国演义>描述,关羽死后,刘备执意举兵伐吴是要替自己的二弟报仇,并以此证明自己是个重情重义之人. 然而,事实真的是这样吗? 刘备讨伐孙权,这期间固然有为二弟关羽报仇的因素存在,但这种因 ...
-
关羽被杀谁才是罪魁祸首?不是孙权,而是你意料之外的一个人
说起关羽"大意失荆州"和"败走麦城",人们首先觉得关羽存在决策性失误.蜀汉的粮草供给不足,而后就会说曹操恩将仇报,当年关羽放他一马,换来的确是曹操大兵压境,给了 ...
-
得知关羽被杀后,诸葛亮冷冷说了11字,刘备听后果断赐死长子刘封
建安二十四年,关羽率领荆州军围攻襄樊,由于久攻不下,便多次要求驻守在上庸的刘封和孟达派兵前来援助,但此二人却因上庸三郡刚占领不久,民心不稳,不能轻易离开为由给拒绝了. 之后的事情我们也都很清楚了,关羽 ...
-
关羽被杀荆州被夺,蜀汉损失惨重,为何诸葛亮要劝刘备赐死刘封
刘封是刘备的养子,刘备在公元207年之前没有亲生儿子,这个时候刘备已经46岁,不孝有三,无后为大,为了防止断绝香火,同时需要有人来继承事业,所以刘备收养了刘封为养子,刘封原本是罗侯寇氏的儿子.长沙刘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