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伤寒论》原文第37条

(0)

相关推荐

  • 每天学习一条伤寒论 (第37条)

    从头学中医 让更多人了解中医 每天学习一条伤寒论 (第37条) 讲者:孙洁  编辑:东旭 37.太阳病,十日以去,脉浮细而嗜卧者,外已解也.设胸满胁痛者,与小柴胡汤.脉但浮者,与麻黄汤. 小柴胡汤方 ...

  • 郝万山讲伤寒论11桂枝汤适应证

    郝万山讲伤寒论 第十一讲 桂枝汤的适应证 桂枝汤的第一个适应证,太阳中风证 桂枝汤的第二个适应证就是指,凡是太阳病,不管是已经治疗过,还是没有治疗过,只要见到了头痛.发热.汗出.恶风寒的,就用桂枝汤. ...

  • 三焦经脉解伤寒论37

    太阳病,十日已去,脉浮细而嗜卧者,外已解也.设胸满胁痛者,与小柴胡汤.脉但浮者,与麻黄汤. 小柴胡汤:黄芩三两 人参三两 半夏半升(洗) 甘草(炙)生姜各三两(切) 大枣十二枚(擘) 金·成无己< ...

  • 【中医】伤寒论之小便不利37条解析

    特别提示 本篇内容仅限于中医临床医师辨证论治使用,禁止非医护人员采用,若因私自采用出现的任何后果,与本平台无关. I导读:作者从<伤寒论>中涉及小便不利的条文出发,条分缕析其发生机理及治法 ...

  • 伤寒论原文第35条

    太阳病,头痛发热,身疼腰痛,骨节疼痛,恶风无汗而喘者,麻黄汤主之.[35] 麻黄三两,去节桂枝二两,去皮 甘草一两,炙 杏仁七十个,去皮尖 上四味,以水九升,先煮麻黄,减二升,去上沫,内诸药,煮取二升 ...

  • 伤寒论学习:37条-39条

    伤寒论学习小组讨论记录 主持人:刘敏 参与者:林佳明老师.林利城老师.梁天.符英.刘敏.李仁昌.陈小芳.周志阳及诸位同仁(不一一列举) 时间:2017年05月30日20:00-21:00 地点:中医临 ...

  • 《伤寒论》原文第35条

    太阳病,头痛发热,身疼腰痛,骨节疼痛,恶风无汗而喘者,麻黄汤主之.方五.[35] 麻黄三两,去节 桂枝二两,去皮 甘草一两,炙 杏仁七十个,去皮尖 上四味,以水九升,先煮麻黄,减二升,去上沫,内诸药, ...

  • 伤寒论原文第17~21条解读

    第十七条原文解读. 太阳病三日,已发汗,若吐,若下,若温针,病仍不解者,此为坏病,桂枝不中与之也.观其脉证,知犯何逆,随证治之.德惠市人民医院中医科邢卫光 "太阳病"者,表阳病,表 ...

  • 伤寒论原文第108/109条

    伤寒,腹满谵语,寸口脉浮而紧,此肝乘脾也,名曰纵,刺期门.[108] 本条和109条不太容易理解,一般教科书也不做解释.感受外邪,出现腹满谵语,这种情况很少见,往往有内在病因,或者是宿疾,因外感而诱发 ...

  • 《伤寒论》原文第206条:点刺放血治疗牙痛一例

    阳明病,面合色赤,不可攻之.必发热,色黄者,小便不利也.[206] 阳明病,面色红彤彤的,说明火热亢盛,偏于肤表肌肉,面部脉络火热充斥.这一般提示是无形火热,不能用攻下阳明腑实的承气汤一类的下法.这种 ...

  • 《伤寒论》原文第64条

    发汗过多,其人叉手自冒心,心下悸,欲得按者,桂枝甘草汤主之.方二十七.[64] 桂枝四两,去皮 甘草二两,炙 上二味,以水三升,煮取一升,去滓,顿服. 发汗太过,必然会导致正气损伤,尤其是伤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