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时扬州城内,陈山农重病卧床,自觉身体渐...

古时扬州城内,陈山农重病卧床,自觉身体渐渐枯朽。忽见有位少年骑马从门外进来,将自己提到马上,疾驰出门。陈山农大声呼救,却无人理会,任由那快马载着自己出城去了。

快马驰了三天三夜,这才放慢速度。陈山农瞥见路旁立着块去思碑,这才知到了陕西咸阳城,耳边听得那少年自言自语道:“急急赶来,却还是连累别人遭受了三日的痛楚!”

当即又赶马入城,停在一家门外。少年进去一会又出来了,将陈山农拽到屋内,里面正有个妇人躺在床上挣扎,看上去非常痛苦。少年将他往妇人身上扔去。

陈山农顿时觉得头脑发昏,接着就好像掉进了一个曲折幽深的山洞里,四周腥味扑鼻,入眼一片魆黑,心里怕得要死,疾步往前赶去。

也不知走了多久,见前方微微有些明亮,于是更卖力的往前赶,只见那洞口越来越亮,蓦地一脚踏空,掉了下来,忽听耳边传来许多道贺声:“生了个好儿子!”

陈山农睁开眼,见好几个男人妇女挤到面前盯着他看,心里更觉害怕,张开口却说不出话来,只能大喊大叫。

谁知喊出来的声音又细又小,像极婴孩的声音,再用手摸摸耳朵鼻子,皆小如婴孩,这才知自己已经投胎重生了。

他每日叫喊啼哭,旁人都以为他是饿了,只管抱着他喂奶逗趣。慢慢地,他也就习惯了,每日吃饱喝足,就只剩睡觉了,再也不去想前世的事儿。

陈山农六岁时,有一次他的父亲到江南经商,回来时带了一条绸缎,骗他的母亲说:“这个缎子珍贵的很,是我在江南花几十两银子买来的!”母亲听了,将它看作宝贝似的,叠放在枕套中。

陈山农有一次将缎子抽出来玩,母亲拿父亲的话来禁止他玩。他笑道:“父亲是骗你的,这是濮院的粗绸,不过几两银子罢了!”

父亲听了大惊,坚持问他。他便将事情的原委说了出来,还说:“我来这里投胎时,儿子已经十几岁了。他现在早已成年了,名叫陈大壮,家住扬州清河村,父亲下次去江南,可以顺便拜访一下。”父亲点头答应了。

年底父亲又去了趟江南,果然见到了陈山农的儿子陈大壮,当下便告诉了他实情。陈大壮正想去外地经商,刚好借这个机会,和他一起回来。

陈山农和儿子见了面。儿子长着稀疏的胡须,而父亲却还像个小孩一样。儿子觉得事情过于诡异,一时怔在那里,不敢前去相认。

陈山农只好细举了几件家事,最后还说道:“村东头李济欠我们的钱还没还,后院的水瓮下埋着三百两银子,是我留给你结婚用的,你回去取出用吧!”

陈山农两世为人,说起前世的一些事情,只觉得仿佛身在昨天,心中唏嘘不已。

儿子也不胜悲伤,不久回到家中询问,果然全都应验了。

陈山农二十岁时,继承父业去了江南。到了那里,他先去了趟故居,此时前生的儿子已不在人世,家里破败简陋,只有满头白发的老妻和一个孤零零的孙子相依为命。

陈山农见状,心中感慨万千,留下三百两银子以资二人用度,接着来到自己前世的坟前,酒祭三次,黯然离去。

故事出自《子不语》之 陈姓父幼子壮

(0)

相关推荐

  • 父亲到妓院寻儿子不成想自己也沦陷了-古代骗术解密之引嫖骗

    有个富翁叫左东溪,只生了一个儿子叫少山.从小娇生惯养,成了一个花天酒地的浪荡子. 一次,左少山跟父亲说要出门做买卖.他父亲考虑到,让儿子出去闯荡一下也好,就答应了儿子要求.于是,左少山带着一千两银子当 ...

  • 民间故事:树洞里的秘密

    明朝初年,应天府经济繁荣,商贾云集,到处都是一片欣欣向荣之景象.男子贾世昌是一个土生土长的本地人,他头脑灵活,善于经商.十五岁时,就跟着父亲做起了丝绸生意.到了永乐年间,经济中心由南至北发生了转移.应 ...

  • 【陈昕雅】桂林之旅

    桂林之旅 福清市实验小学 五年一班 陈昕雅 指导老师  王瑜云 人们都说:"桂林山水甲天下,阳朔山水甲桂林".今天我带着好奇.向往的心情与爸爸妈妈来到桂林,欣赏这美丽的风景. 吃完 ...

  • 借清朝一对父子的荒唐行径,足见“可怜之人必有可恨之处”这句话绝非虚言

    陈百顺,道光年间的延平府永安县人士,自幼随父走南闯北贩卖杂货,十三岁时跟随武林高人练过武艺,刀枪棍棒,样样精通.成年之后,独自经商,娶妻赵氏,生有一子,名叫小宝. 小宝自十四岁起,便跟随在父亲身边,父 ...

  • 老扬州传说34:牙齿穷光了

    [往期回读] 老扬州传说29:包袱客 老扬州传说30:贫协主任 老扬州传说31:石人头 老扬州传说32:瓜皮帽与长衫 老扬州传说33:投子寺 <老扬州传说>里的每个故事非常耐读,读后让人回 ...

  • “好色”之徒

    告别了美丽的春城普洱,为的是赶在年十五前回京跟95岁高龄的父亲一起过元宵节. 一下飞机北京凛冽的寒风吹透了全身,回到家室温18度但感觉冷冰冰的,调大了暖气的热度室温缓慢提升到了20度方感舒适.赶紧将收 ...

  • 陈赓大将之子的离休生活:重病时笔耕不辍,15年执意出席阅兵仪式

    一年前9月13日,我国著名高级工程师.革命英雄陈赓王根英之子,陈知非老先生因病医治无效,在北京航天中心医院逝世. 和蔼可亲,建树颇多 9月17日10时-11时,陈知非同志遗体告别仪式,于北京八宝山殡仪 ...

  • 故事:知县路遇道士,得知父亲在阴司现状,方知父亲多年苦心

    很多年前,有一个叫陈三的年轻人,常流连于赌坊不务正业,但陈三却有一个对他很好的妻子王氏,不管陈三在外面怎么胡作非为,王氏始终对他不离不弃. 在王氏怀有身孕之时,陈三依然我行我素,一年后王氏替陈三生了一 ...

  • 曾国藩推崇的夫夷三老

    晚清时期,新宁县夫夷江岸有三位老人受到了曾国藩的大力推崇.曾国藩是清朝末期同光中兴的重要人物,也是湘军的领袖,他一生没有到过新宁县,但他对新宁县的风土人情知之甚祥,对新宁县一往情深,对那三位老人有着发 ...

  • 陈培:把自觉养出来

    今天,我和大家聊一聊关于"自觉"的问题.先说个历史上一件真实的事情. 1945年,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一批投降的日军及其家属被关在东北某地的集中营,等待被遣送回国.集中营物资缺乏 ...

  • 回陈某重病康复后的一封信

    养胃五点"少点慢点淡点软点暖点" 回陈某重病康复后的一封信: 治好一些肿瘤恶性病,患者消息一传出就会有相关圈子的人找上来,五经富把这现象称为蛇洞穿到青蛙洞,又称之为蚁路(蚂蚁的路子 ...

  • 清朝中期扬州画派陈撰六幅精品花鸟绘画作品赏析

    琴棋书画,古代被称作文房四艺,是文人墨客颇为称许的娱乐活动,古人认为,抚琴.弈棋.写字.作画,或者只是听琴.观棋.赏字.阅画,领会诗情画意,能赏心悦目,陶冶情操,有益于健康和长寿.古画中出现的那些生活 ...

  • 扬州名士陈含光的篆书秀劲挺拔、素净古朴,深得《神谶碑》之神髓

    陈含光 自清中期以来,因为各种原因篆隶书法得到了极大的复兴和发展,以至于出现了自秦汉以后的第二个高峰.在此期间,精篆善隶的文人学士不胜枚举,比如有邓石如.吴让之.赵之谦等都是其中的骁楚代表.他们除了对 ...

  • 薛家是否算计过林黛玉?贾宝玉重病卧床,宝钗一个玩笑道出答案

    <红楼梦>之金玉良缘.木石姻缘一直被认为是对立的两方,宝钗.黛玉为了一个宝二奶奶的位置互相争夺,各种算计. 其中,由于宝.黛两人从小青梅竹马,本是郎才女貌,黛玉又自小多病,父母双亡,读者便 ...

  • 公元721年,“一代名相”姚崇重病卧床,...

    公元721年,"一代名相"姚崇重病卧床,临终前握着大儿子的手,悲叹大道:"我一死,姚家怕是要有灭门之祸!你们一定要按我说的做,或许还有一线生机."家人们吓得冷汗 ...

  • 陈根:从自觉信息到自发信息,信息的意义

    文/陈根 这是一个属于信息的时代.当前,信息已成为衡量经济发展和科学进步简单而直接的指标,人们能够说的出来的对人类产生巨大影响的发展创造,一大半都和信息有关,比如电话.计算机.互联网.移动通信等等. ...

  • 【榜上诗家】陈显滨||诗痴磨砺渐灵光,不与虚名话暖凉。

    文学家园 诗词美刊 榜 上 诗 家 诗家简介 陈显滨,男,1968年生人.诗词爱好者,祖籍山东,现居冰城. 佳作欣赏 次韵唐·柳宗元<溪居>咏世象 屈膝腰受累,襟短神偏谪. 总嫌无友邻,粗 ...

  • 春天发陈,用它们清理身体的这3种垃圾!

    原创乐乐 活法儿 今天 身体垃圾多令人衰老,春天发陈解郁,身体就像是沉寂一冬的土地,趁着春天生发的本能,好好疏松一下,翻腾翻腾,把垃圾运走,如果总是闷着,身体不能推陈出新,自然就会老的快. 这几个地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