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故:做人要低调是为人处世的大玄机

做人要低调似乎是个老生常谈的话题,但绝对是为人处世的一大玄机。所谓低调也就是放低自己、抬高别人,这样可以迅速拉近与他人的距离,避免成为别人的敌对目标。低调做人说起来如此简单,但当一个人功成名就的时候,能做到低调做人的又有几人呢?

有了一点成绩就洋洋自得,自以为高不可攀,这样的人注定要摔大跟头。更多的人本来就在别人的屋檐下,也就更需要适时低头。民间有一句俗语,叫“人在屋檐下,不得不低头”。就是说,人在力量不如别人的时候,不能不低头退让。这句话,可以说洞彻世事人情,非常有智慧。然而,仔细看这句话的后半句,我们会发现“不得不”一词里隐含着太多的勉强和无奈,这是一种消极的、不情愿的低头,既然是勉强和不情愿的,做起来就不免流露出不满的情绪,这种不满如果让对方看到,很可能会影响你处世的效果。因而,我们要把这句俗语改成“人在屋檐下,一定要低头”。把“不得不”改成“一定要”并不是在玩文字游戏,而是要求权势和力量不如对方的人要积极主动地低下头来,变消极为积极,变不情愿为心甘情愿。

所谓的“屋檐”,通俗点说,就是别人的势力范围,也就是说,只要你在这势力范围之中,靠这势力生存,那么你就在别人的屋檐下了。这屋檐有的很高,任何人都可抬头站着,但这种屋檐不多,以人类容易排斥“非我族群”的天性来看,大部分的屋檐都是非常矮的!也就是说,进入别人的势力范围时,你会受到很多有意无意地排斥和限制,以及不知从何而来的欺压,除非你强大到不用靠别人来过日子的程度。即使如此,你也不能保证一辈子都可以如此自由自在,不用在人屋檐下避避风雨。所以,在人屋檐下的心态就有必要调整了。

所以,只要是在别人的屋檐下,就“一定”要低下头,不用别人来提醒,也不用撞到屋檐了才低头。

“一定要低头”,起码有这样几个好处:你很主动地低下了头,不致成为明显的目标;不会因为头抬得太高而把矮檐撞坏。要知道,不管撞坏撞不坏,你总要受伤的,尽管你的头是“铁”的,但老祖宗早就有“伤敌一千,自损八百”的古训。不会因为脖子太酸,忍受不了而离开能够躲风避雨的“屋檐”。离开不是不可以,但是必须考虑要去哪里。要知道,一旦离开,再想回来就不那么容易了。在“屋檐”下待久了,就有可能成为屋内的一员,甚至还有可能把屋内人赶出来,自己当主人。

在历史上,各种斗争极其复杂,忍受暂时的屈辱,低头磨炼自己的意志,寻找合适的机会,是一个欲成大事者必不可少的心理素质。西汉时期的韩信忍胯下之辱正是这种“一定要低头”的最好体现。因为他不低头就把自己弄到和地痞无赖同等的地步;奋起还击,闹出人命吃官司不说,还很可能赔上一条小命。

另一种“一定要低头”,属于更高一个层次,就是有意识地主动消隐一个阶段,借这一阶段来了解各方面的情况,消除各方面的隐患,为将来的大举行动做好前期的准备工作。隋朝的时候,隋炀帝十分残暴,各地农民起义风起云涌,隋朝的许多官员也纷纷倒戈,转向农民起义军,因此,隋炀帝的疑心很重,对朝中大臣,尤其是外藩重臣,更是易起疑心。唐国公李渊(即唐太祖)曾多次担任中央和地方官,所到之处,有目的地结纳当地的英雄豪杰,多方树立恩德,因而声望很高,许多人都来归附。这样,大家都替他担心,怕他遭到隋炀帝的猜忌。正在这时,隋炀帝下诏让李渊到行宫去晋见。李渊因病未能前往,隋炀帝很不高兴,多少有点猜疑之心。当时,李渊的外甥女王氏是隋炀帝的妃子,隋炀帝向她问起李渊未来朝见的原因,王氏回答说是因为病了,隋炀帝又问道:“会死吗?”

王氏把这消息传给了李渊,李渊更加谨慎起来,他知道隋炀帝对自己起疑心了,但过早起事又力量不足,只好低头隐忍,等待时机。于是,他故意广纳贿赂,败坏自己的名声,整天沉湎于声色犬马之中,而且大肆张扬。隋炀帝听到这些,果然放松了对他的警惕。试想,如果当初李渊不主动低头,或者头低得稍微有点勉强,很可能就被正猜疑他的隋炀帝杨广除掉了,哪里还会有后来的太原起兵和大唐帝国的建立?

“一定要低头”的目的,是为了让自己与当时的环境有和谐的关系,把二者的摩擦降至最低;是为了保存自己的能量,以便走更长远的路,更为了把不利的环境转化成对自己有利的力量。这是一种柔软,一种权变,更是最高明的生存智慧。

在人屋檐下是我们经常遇到的情况,它可能会以很多不同的方式出现,当你看到了“矮檐”,请不要“不得不”,而要告诉自己:“一定要低头”!

感悟:出来混的人,一定要懂人情世故!这是个最基本的要求。如果不懂人情世故,一个人还出来混什么呢?因为从一开始就注定了没有成功的可能,这样折腾下去也只是白白浪费精力。而一个对人情世故运用纯熟的人,哪怕刚开始能力差一些,出来混还是大有希望的,因为只要他掌握了这一独门绝技,就迟早能够迎来命运的转机。哪怕你是一名武林高手,如果不懂人情世故,也混不长久,肯定会混到走投无路的地步。这是真理。只要你稍微动脑想一想,就能想出很多身边的事实。你会发现,真正的聪明人做人做事恰到好处、滴水不漏,不仅收获了实利,也落下了美名;而有的人则刀子嘴豆腐心,不少帮别人的忙,却没有一个说他好,培养了不少敌人在身边。这大都是不懂人情世故的缘故......文/单眼老表

(0)

相关推荐

  • 为人处世,不亢不卑,不骄不诌,方是正道!

    作者/邹謇 圣贤自有中正之道,不亢不卑,不骄不傲. 做人,应用中庸正直的处世之道,不飞扬跋扈.不卑躬屈膝,不骄傲自满.不谎话连篇,人当如是也. 人活于世,坚守本真,坚守初心. 顺境当戒骄戒躁,更不应得 ...

  • ​最好的活法:低调做人、高调做事

    ‍ 古人云:"欲成事先成人." 人生就是两件事,做人与做事. 一个人最好的活法应该是:低调做人,高调做事. 低调做人,你会一次比一次稳健:高调做事,你会一次比一次优秀. 01 低调 ...

  • 一个睿智的人,懂得做到刚柔相济、适时弯腰

    有一句很简单却很深刻的哲学谚语:"成熟的稻谷才会弯腰". 成熟的稻谷之所以会弯腰,是因为它经过默默地孕育,已经结出了丰硕的果实. 在人生的道路上,无论你是谁,都要学会在合适的时候弯 ...

  • 高调做人,低调做事的4大星座,内心具有大智慧,值得深交

    社交是一门大学问,大家都说要低调做人,高调做事,才能够赢得更多人的尊重,一个人只有能控制自己的情绪,才能有所成就,对比来说,有些人在生活中还没有多大的成就,就急着向别人邀功,说实在就是打肿脸充胖子.正 ...

  • 鬼谷子智谋:越是低调做人者,越能成就大事业 ;

    [原文] 古之善摩者,如操钓而临深渊,饵而投之,必得鱼焉.故曰:主事日成,而人不知;主兵日胜,而人不畏也.圣人谋之于阴,故曰"神";成之于阳,故曰"明".所谓主 ...

  • 杨绛:做人要低调,不在三件事上跟人争论,会越活越高级

    图/源自网络 闲暇时,我喜欢随手拿起手边的书来看,不管是小说还是散文,总能很快沉浸进去,然后就会发现,所有的烦恼全都烟消云散了. 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黄金屋,读书的乐趣,大抵只有真正热爱读书的人才 ...

  • 做人有心机做事有手腕大全集

    人在旅途,暗流汹涌,变幻莫测:命运之路,荆棘丛生,陷阱密布.人生中,不光需要勇敢.坚强,还需要心机.手腕,需要高明的处世方略.做人要有"心机"是让你在为人处世的过程中,讲究方法,讲 ...

  • 做人要低调,为人要和善,人捧人,越捧越高,人贬人,越贬越低

    春节即将放假,记录一下今年的心理历程,来整理一下心情,为明年的意气奋发做好准备.前几日,与几位同学吃饭,饭后久久不能释怀,于是今天早上在朋友圈发了一段话"人心永远不要去试,利益面前没有几个能 ...

  • 做人要低调

    众所周知,如今的网络世界无比嘈杂,键盘侠的声音从未停止,他们仅凭借双手以键盘为武器,就可以让网络这片江湖掀起惊涛骇浪,也可以迅速地让一些人的生活变得胆战心惊.如履薄冰.不过,大多数人还是主张为人处世应 ...

  • 小学生作文《做人要低调》走红,老师笑的肚子疼,网友:太精彩了

    小学生是现代社会的一股清流,他们想法活跃,思维清新,有的小学生还很有才华.有时候不把聪明放在正路上,却让老师们又爱又气. 从进入小学开始,孩子们就成为了一名真正的学生,要学习各科知识.语文是我们的国学 ...

  • 一位低调的全才国画大咖 山水篇谢临风(1...

    一位低调的全才国画大咖 山水篇 谢临风(1924--2012),原名启江,又名渔.泠风,自号烟波渔子,苦道人,白石道人.蜀中著名画家.1924年生,四川德阳人.生前为四川省文史研究馆馆员,四川巴蜀书画 ...

  • 【老祖宗留下来的为人处世6大谋略,道破人...

    [老祖宗留下来的为人处世6大谋略,道破人间百态洞穿人性玄机,人生阅历不足的尤其要多学习多补课] [1]不摸锅底手不黑,不粘烂人心不灰.我们每个人的手,自来都是干干净净的,可一旦碰上锅底,就会被染黑.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