脉法部位表里虚实主病提纲

(0)

相关推荐

  • 《伤寒论》注释荟萃(第1条)

    宋本第1条:太阳之为病,脉浮,头项强痛而恶寒. 金栋按:目前标准的.权威的<伤寒论>读本,是国家中医管理局组织编写的中医古籍整理丛书刘渡舟主编<伤寒论校注>,也是官定本. 主编 ...

  • 记录.师承学习小组第1期,太阳病提纲讨论

    时间:2016年10月14日16时 地点:林佳明老师办公室 讨论人:林佳明.周志阳.梁天.刘敏 林佳明:我们今天主要讨论对太阳病提纲(太阳之为病,脉浮,头项强痛而恶寒)的一些认识及看法,大家各抒己见. ...

  • 脉是号表里寒热虚实,不是号脏腑的,为什么?

    本订阅号是北京中医药薪火传承3+3工程胡希恕名家研究室主办.胡希恕先生是我国近代著名中医经方临床家.教育家.被赞誉为"中国有独特理论体系的.著名的<伤寒论>研究者.经方家&quo ...

  • 伤寒悬解~脉法上篇提纲

    脉气流行,应乎漏刻.呼吸有数,动静无差,是为平脉.一有病作,而浮.沉.迟.数.大.小.滑.涩诸变生焉,乖常失度,偏而不和.始于毫厘之参差,成于度量之悬隔. 仲景脉法,自微而著,由始及终,精粗悉具,洪纤 ...

  • 脉法三字心法

    一.浮脉 (一)脉学三字诀 脉象歌 轻取有,重按无,飘飘然,肉上游. 主病歌 浮为阳,表证候,秋常见,久病愁: 表风热,有力浮,若血虚,无力浮. 分部主病歌 左寸浮,是伤风,或风痰,聚在胸: 左关浮, ...

  • 研读清末民间中医手抄本《医道捷径》之脉法(二)

    研读清末民间中医手抄本<医道捷径>之脉法(一) 清末民间中医手抄本<医道捷径>之脉法第二篇: 提纲要脉,不越浮.沉.迟.数.滑.涩六字,以足该表里阴阳.冷热虚实.风寒燥湿腑气血 ...

  • 脉法三字心法!

    一.浮脉 (一)脉学三字诀 脉象歌 轻取有,重按无,飘飘然,肉上游. 主病歌 浮为阳,表证候,秋常见,久病愁: 表风热,有力浮,若血虚,无力浮. 分部主病歌 左寸浮,是伤风,或风痰,聚在胸: 左关浮, ...

  • 脉法与辨证

    发个病例,女性,60岁,右侧下眼睑抽搐多年,眨眼时候抽搐,平时不发作.大家讨论讨论. 眼睑抽搐,就是风,肝里面有风,身体里面有风是肝引起的,血虚都能引起的风,也有可能是这样的,但你要把情况讲清楚,就是 ...

  • 脉法三十八与三十九,脉滑与脉弦,

    图为上海名医,姜春华老师 10脾胃虚寒--姜春华医案 何某,女,40岁.近月来白带增多,清稀如水.腰酸乏力,素有胃寒,纳差,口淡,大便亦溏薄,舌淡白,唇色亦淡,脉沉滑.辨证属中焦虚寒,气血不足,以桂枝 ...

  • 脉法大礼:中医脉法四言真诀(附:十二部简易诊脉法)脉诊

    中医四言诀之辨脉提纲 调停自气,呼吸定息,四至五至,平和之则. 三至为迟,迟则为冷:六至为数,数即热证. 转迟转冷,转数转热.迟数既明,浮沉当别, 浮沉迟数,辨内外因.外因于天,内因于人. 天有阴阳, ...

  • 秘传脉法绝学

    杏林飘香公众号I导读:周慎斋(公元1506-1585年),名子干,明代江东太平县(今安徽省太平县)人.周氏医术高明,救治病人甚众,在当时享有盛名.<本草述钩玄>载:"自明以来,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