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伤寒论》注释荟萃(第1条)
相关推荐
-
《医理真传》2.6:太阳经证解(译文)
按:太阳一经,以寒为本(太阳之上,寒气主之故也).少阴为中气(肾与膀胱为表里),太阳为标(主外,是本经之标.本.中三气也).太阳一经为病,有经病(本经自病),有伤风证(经证中之兼症),有伤寒证(经证中 ...
-
晨雨老师讲《伤寒论》33,34条
33.太阳与阳明合病,不下利但呕者,葛根加半夏汤主之. 葛根(四两) 麻黄(三两,去节) 甘草(二两,炙) 芍药(二两) 桂枝(二两,去皮) 生姜(二两,切) 半夏(半升,洗) 大枣(十二枚,擘) 上 ...
-
晨雨老师讲《伤寒论》35,36条
35.太阳病,头痛发热.身疼腰痛.骨节疼痛.恶风无汗而喘者,麻黄汤主之.方五. 麻黄(三两,去节) 桂枝(二两,去皮) 甘草(一两,炙) 杏仁(七十个,去皮尖) 上四味,以水九升,先煮麻黄,减二升, ...
-
晨雨老师讲《伤寒论》23,24条
今日学习<伤寒论>第23条 太阳病,得之八九日,如疟状,发热恶寒,热多寒少,其人不呕,清便欲自可,一日二三度发,脉微缓者,为欲愈也.脉微而恶寒者,此阴阳俱虚,不可更发汗.更下.更吐也.面色 ...
-
晨雨老师讲伤寒论第7,8条
今日学习 第7条 病有发热恶寒者,发于阳也:无热恶寒者,发于阴也.发于阳者,七日愈,发于阴者,六日愈,以阳数七,阴数六故也 这一条只讲了发热恶寒与无热恶寒症状表现来判断发于阳还是发于阴.只讲 ...
-
倪海厦《伤寒论》文字稿:条辨十五
十五:「太阳中风」,阳浮而阴弱,阳浮者热自发,阴弱者汗自出,啬啬恶寒,淅淅恶风,翕翕发热,鼻鸣,干呕者,「桂枝汤」主之. 伤寒金匮中的方剂,大概有百分之六十的处方都是用桂枝汤做加减,经方家认为桂枝汤是 ...
-
陆渊雷先生《伤寒论今释》第一条
陆渊雷先生《伤寒论今释》第一条
-
晨雨老师讲伤寒论第1,2条
1.太阳之为病,脉浮.头项强痛而恶寒. 太阳之为病,简称太阳病,就是现代的感受风寒,病邪在表的感冒,临床症状表现,脉浮,轻取应指,按之有力,与阳气大虚或夹表邪的浮脉不同,按之脉微无力.因此鉴别虚实, ...
-
倪海厦《伤寒论》文字稿:条辨十一
十一:「太阳病」欲解时,从「巳」至「未」上. 因为病在阳,六天足尽,到第七天的中午,事实是足六天,就是巳时到未时,中午的时候解掉. 所以开给病人处方的时候,如果是太阳病,晚上九点吃药下去,十点的时候, ...
-
倪海厦《伤寒论》文字稿:条辨十
十:「太阳病」,头痛,至七日以上自愈者,以行其经尽故也:若欲作再经者,针「足阳明」,使经不传则愈. 头痛,如果自己会好,一个星期就好了,感冒到第七天还没好,就要赶快去看医生了. 太阳病,有时候传阳明或 ...